水——生命之源

古人云: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之于水,食之于土,饮食着者,人之命脉也。世界上许多物质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水。地球上的水97.2%是海水,淡水只占百分之二点几,而全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不足淡水量的1%。这仅有的不可替代的的资源,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珍贵。

水在人体结构中的比例:

水在人体中比例如果用“人”字结构打比方,水应该是一撇,其他营养素是一倷。有了水和其它营养素的支撑,才有了生命。水约占人体组成的70%,男性体内含水分比女性多。年轻人比年长的多,新生儿体内含水量约为70%——75%。在人体各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分布于骨骼和软骨中的水分占骨总量的10%,脂肪当中的水约占脂肪总量的20%——35%,肌肉中的水分已高达肌肉总量的70%左右。而血液血浆里面,除了6%——8%的血浆蛋白,0.1%左右的葡萄糖和0.9%左右的矿物质,其余的成分全是水,占血浆总量的91%——92%。

水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1)帮助消化: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须经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润湿,经食道到肠胃,才能完全消化而被吸收,这些过程都需要水分来帮助,缺少了水,消化功能便无法完成。

(2)排泄废物:食物经消化和吸收以后所剩余的残渣废物,必须由汗,呼吸和大小便来排出体外,排泄方法虽有不同,都需水分帮助才能顺利进行。

(3)润湿关节:人体的关节如果没有润滑液,骨骼之间发生摩擦就会导致活动不灵活,水就是关节润滑液的来源。

(4)平衡体温:水与体温的关系非常密切,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减少,水分也不容易排出体外,体温才能保持平衡,夏天,血管膨胀,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增加,这时,水也就借着血液流到皮肤,由汗腺排出皮肤表面,体温就保持平衡了。

(5):维持细胞: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细胞的成分大部分是水,只有水才能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

人体对水的需要量:

人体对水的需要量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运动量,身体健康状况及食物摄入量等而定,没有绝对的标准。

多数人认为每天喝八杯水(约2000毫升)有益健康,近几年,国内外有些报道提出不同意见,不一定每天喝足八杯水,喝太多水会为身体带来麻烦,营养专家指出:喝水和摄入热量一样。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目前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说多喝水就能多排毒,而且,水喝太多,

有电解质不平衡(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流失。那么,究竟太多太少是指多少量呢?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恰当?研究指出:人体每天从尿液,汗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是1800——2000毫升,健康成年人每天须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应该把食物中的水分一起计算进去,每天所吃食物里含有很多水分的。水果90%以上都是水。而鱼类,鸡蛋也有大约75%是水,大概估计,我们吃一餐饭,55可以由食物或汤粥里获取300——400毫升水,因此,扣除三餐里摄入的1000——1200毫升的水,哦们每天只要在喝1000——1200毫升的水,就算基本达到要求了。

所以,人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外什么环境下都离不开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需要量   血浆   营养素   体外   骨骼   废物   关节   体温   水分   总量   细胞   血液   食物   皮肤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