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01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本条内容不多,但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这一条分成两句,第一句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出现了柴胡汤证的表现,只要有某一个症就可以确定使用柴胡汤了,不必所有的症状都出现。这里“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可以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中的任何一个,临床上只要见到了某一个就可以确定是柴胡汤证了,就可以使用柴胡汤来治疗。但是我们要注意,如果病家除了柴胡汤证,还有其他的疾病,这时不能单纯使用柴胡汤,还得配合其他方剂一同使用,就像是前面的98条的内容,病家确实存在“胁下满痛”的柴胡汤证,但还有“小便难、渴、饮水而呕”的水饮病,这种情况下只是用柴胡汤就是不对的,还得配合祛水的茵陈五苓散,再比如后面的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这就是既有柴胡汤证,又有桂枝汤证,所以需要柴胡汤跟桂枝汤同时使用。


第二句是说病家确定只有柴胡汤证,但接诊的医家却用了泻下的方法,使用以后病家的表现仍然是柴胡汤证,也就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这时候依然使用柴胡汤进行治疗,但是因为误下,总归损伤了气血,所以病家服用柴胡汤以后,会出现瞑眩反应,表现出心里烦热,然后身体有寒战,接着发热再出汗,这样疾病才能痊愈,正常服用柴胡汤是不会寒战、发热、出汗的,因为误下损伤了身体正气,也就是邪盛正虚了,所以用药以后才会有瞑眩反应。我们需要明白,这不是身体正常的反应,而是瞑眩反应。


第二句除了告知瞑眩反应外,还有一个重要提示——人体不是那么虚弱的,不会一经误治就接着出现严重的病变,病家依然可以保持原本的疾病状态。这个病家一开始是柴胡汤证,误治以后依然是柴胡汤证,治疗上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也就是看病家当下的脉象、舌象、症状,根据现在的情况来治疗的,现在是柴胡汤证,所以依然选择柴胡汤来治疗。


——【归去来兮 京藏骑行】途中,20210708,山东烟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病家   茵陈   脉象   伤寒论   寒热   桂枝   柴胡   寒战   伤寒   心烦   损伤   症状   也就是   身体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