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糖的人是不是一定得糖尿病?

喜欢吃糖,过量、频繁吃糖只能说大幅提高诱发糖尿病的几率,但最终这个人会不会得,那还真不能下定论。我也见过爱吃糖,常吃糖的人他们连普通的高血糖症状都没有,同样也见过平时规规矩矩吃饭,少碰糖的人,他们偏偏就得了糖尿病,总之糖尿病是很综合诱发的疾病,光是爱吃糖这一点是不能决定的。

为什么会有糖尿病?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分泌中的胰岛素出问题了,胰岛素是叫“胰岛”的一个器官分泌的激素,它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但可惜之处就是,它是我们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所以一旦它有问题了,高血糖、糖尿病就会找上人。胰岛素出现问题有很多原因,有些原因可能直接和遗传基因相关,比如这个人先天胰岛素分泌量就不足,或者胰岛细胞就受损了;也可能是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无法正常作用于靶细胞,无法发挥它的效力;还可能是胰岛素的效率太低了,即便正常分泌了胰岛素,它的作用也显得力不从心;也可能是因为胰岛感知血糖变化出了问题,正常在某个血糖值上就应该分泌胰岛素了,但它却没感觉到血糖的变化。


爱吃糖的人是不是一定得糖尿病?

糖尿病也因为不同的诱发因素分为了多类,比较常见的是“二型糖尿病”和“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也被大家俗称为“富贵病”,通常就是爱糖爱油,饮食不节制,运动量过低造成的,很容易发生在肥胖人上,大部分的胖子都有“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素无法作用于靶细胞,而且胰岛素自身都有点“累了”,因为肥胖人群细胞数量多,体积大,但每个细胞都需求胰岛素的作用,胰岛负荷大,逐渐就有胰岛素抵抗。大部分胖子也爱吃高油高脂的食物,油脂的过度摄入对糖代谢也有影响,对胰岛素的分泌来说更是火上浇油。

而“爱吃糖”的人群就更容易因为糖分摄入过量而诱发肥胖,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最大的因素之一比起爱吃肉的人群来说,其实爱吃糖更容易让人发胖,肉类、油脂类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它们很容易满足大脑,让人的食欲得到更好地控制;另一方面,脂肪、蛋白质对血糖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威胁,对胰岛来说产生不了太大负担。吃糖就不同了,它直接影响血糖,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此以往胰岛就会有负担,由于频繁地分泌,胰岛素感知血糖的变化也可能会下降,胰岛素敏感度低;另外,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脂肪、糖原的合成,减少脂肪、糖原的分解”,这会让我们有饥饿感产生,反倒不易控制食欲,去吃更多东西。所以吃糖可能有的后果就是:肥胖、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胰岛素负荷增加,它们对产生糖尿病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爱吃糖的人是不是一定得糖尿病?

但不得不说,糖尿病和遗传的因素联系非常大,祖父辈有糖尿病家族史,那么后代就有很大几率会诱发糖尿病,就更需要注意保护血糖的平稳。但如果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刚好又遗传了一个好的胰岛,能分泌优质的胰岛素,胰岛素效率高,这样的人或许爱吃糖,他也能逃过糖尿病,当然,并不是说自己觉得自己胰岛素水平好像还行,就能敞开门随意吃糖了,那也是有可能被糖尿病找上门的。上天往往不公平,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胰岛特点,虽然不能说吃糖绝对能诱发糖尿病,但可以很明确地说,对于每个人,如果能控制糖分的摄入,那是绝对能有效减少糖尿病的诱发率的

总之,也不用去惧怕吃糖,控量吃糖不影响健康,糖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自己难以控制喜爱糖的那种欲望,有问题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加工类食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菜做饭控制自己添加糖分的量,平时少买,并且少囤加工类食品(如膨化零食、甜点、冷饮、糖果)。偶尔一次吃多了糖不要焦虑,但一定要提醒自己,年轻的时候咱吃多了糖可能没事,但40岁后就真的指不定了。

爱吃糖的人是不是一定得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糖尿病   糖原   胰岛   糖分   敏感度   胰岛素   血糖   激素   食欲   肥胖   脂肪   细胞   人群   因素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