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黑名单”,为城市风景增添一定色彩?

用好“黑名单”,为城市风景增添一定色彩?

近日,文旅部发布了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根据《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的审定,对此前在八达岭 “长城刻画城砖的3名游客”,将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便给予期限3年。截至目前已有38人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

用好“黑名单”,为城市风景增添一定色彩?

其实,近年来市民爬山、看日落、赏春城夜景的最佳观赏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但随着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到来,也有部分人将“文明”两字抛到了脑后,随手丢弃的垃圾让文明“蒙羞”,不仅与美景格格不入,更令人担心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对旅游不文明行为,舆论诟病许久,“到此一游”的留念、“刻画留痕”的证明等,屡被曝光。可见,提升游客的文明素养,势在必行,并且不能一味停留在呼吁、谴责层面。

事实上,旅游,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文明旅游,直接反映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的文明素质。但是近期,一则《一位少年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已有3000年历史的埃及神庙浮雕上》的消息,更是引起民众广泛谴责。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成为旅途中的不光彩一笔,不但让眼前的美景“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心情和体验,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由此而言,文旅部近年来逐渐尝试推行相关举措,提高相应行为的代价和成本,以鞭策、倒逼游客文明出行,定期公布不文明行为记录及纳入黑名单人员,是举措之一。

用好“黑名单”,为城市风景增添一定色彩?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人在长城上刻画的新闻刚刚曝光时,很多人就呼吁,若是违法,就应移交司法机关;若是不违法,则应纳入黑名单,短期内禁止其再次进入长城。如今,“进黑名单3年”的处罚,终于落地。这意味着,进入黑名单并非终身之事,而是有时间期限的。按照严重程度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分级,体现了人性化。《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中,根据不文明行为的严重程度,划定了3个类别并规定了1年~5年的信息保存期限,实施动态记录和管理。这样既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也能给犯错者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总的来说,在旅游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的现实语境下,用活用好旅游黑名单制度,是很有必要。其目的是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归根到底还是要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只要厘清惩戒原则和边界,寻求惩罚与警示的平衡,才能让不文明行为得到更好遏制。毕竟,经济处罚和拉进黑名单都不是目的,促进游客养成文明习惯、提升自身素养才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持续约束,把管理和个人的自觉结合起来,真正让崇尚文明成为风气,逐步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文明旅游的社会风尚,让文明旅游为风景增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黑名单   埃及   目的   改过自新   长城   素养   举措   美景   期限   色彩   程度   素质   市民   游客   风景   社会   城市   体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