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公众爱心进行二次贩卖?

别拿公众爱心进行二次贩卖?

近年来,在一些社区出现各种各样的旧衣物回收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旧衣服回收问题。但这些形形色色的回收箱是什么机构放置的,回收的旧衣服流向了哪里?据梳理发现,涉及到多家企业且未经审批,擅自放置了几百余个旧衣物回收箱,让公众误认为是公益行为。后经协调,当地明确从6月开始对旧衣物回收箱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别拿公众爱心进行二次贩卖?

其实,路边看到的旧衣物回收箱里暗藏猫腻,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义常年开展旧衣物的收集、处理等业务,却将回收的爱心衣物拿去变卖或进行深加工牟利,而一部分旧衣物回收后未采取消毒措施就流入市场。由此可见,如何防止公众爱心被“售卖”,让爱心发挥最大价值?这些都是在开展旧衣捐赠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若是以公益慈善为名在各地开展旧衣物等捐赠回收活动,事后将公众捐赠的旧衣物进行销售牟利的行为已违反我国慈善法的相关规定。“非法”捐赠回收活动不仅损害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更会直接影响慈善事业的形象,因此对这一行为坚决不能纵容。

事实上,有关单位、社区在居民小区等地设置“爱心绿房子”,一方面方便居民换季或过时的旧衣物就近投入回收箱里,以作为爱心捐赠。另一方面有利于回收单位定期统一回收处理。设立爱心“绿房子”的目的是,对八成新以上完好无损的旧衣物进行分类整理、清洗、消毒后,转赠给贫困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对利用价值低的旧衣物,进行加工为其他产品再利用。然而,有些地方路边的旧衣物回收箱,却被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义常年开展旧衣物收集、处理等业务,变卖深加工牟利。

别拿公众爱心进行二次贩卖?

而值得注意的是,借公益慈善之名牟利,更是对公众爱心和善意的无情收割和消费,会直接导致社会信任感降低。以致于很多未经消毒清洗的衣物直接流入市场进行二次售卖,会给公众身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回收来的旧衣物本应经过筛选、清洗、消毒、熨烫等必要流程后,才可以二次穿着,但由于成本较高,很多倒卖者省去了这些必要环节,而未经消毒的旧衣物会携带大量细菌,给他人健康和社会公共环境卫生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总的来说,旧衣物回收在目前尚缺乏规范运作制度和回收标准,并存在监管盲区。按照旧衣捐赠回收的正常流程,这些爱心衣物本应捐赠给急需帮助的贫困群体,但实际上却被黑心商人利用来牟取暴利。这种利用消费公众爱心谋利的行为会极大削弱公众的公益之心,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更不容被忽视。总之,捐赠衣物作为社会性的公益活动,不能让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其中,亟须建立对爱心衣物捐赠项目的统一管理和规范标准。相关单位或部门要将爱心衣物捐赠项目的运作进行透明化公示,增加信息公开的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个旧   捐赠人   公众   爱心   衣物   慈善   名义   公益   路边   群体   流程   居民   房子   单位   价值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