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万毕业生,会有人因就业压力而过度包装吗?

909万毕业生,会有人因就业压力而过度包装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女孩帮改简历助3万人求职成功”,此话题登上热搜。在今年909万毕业生,对于初入职场的他们来说,简历可就是第一关。但若是过度地进行包装简历,或许这就会涉及注水、包装,犹如加上美颜滤镜。

909万毕业生,会有人因就业压力而过度包装吗?

其实,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其就业无疑也是从简历制作开始。而一些优质的简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让求职事半功倍。于是乎,一些电商平台、招聘网站上推出了撰写简历、提供模板、简历优化等服务,并明码标价。虽说对于生初入职场大学生们,且欠缺求职经验,从而这让他们更容易选择简历优化服务,以便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倘如是这些毕业生请人代写简历,其中不乏伪造学历或实习经历等情况,这不仅是失信行为,欺骗用人单位,还可能构成对他人的不正当竞争,以致于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且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事实上,虽说简历很重要,但本质上仍属一种自我介绍。用人方翻阅简历,更多的是在挑选与自己所需人才相契合的内容,而非简历是否豪华、精美。因而,简历中的弄虚作假,是不可能给自己求职加分,因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凭一纸简历就录用学生,还有笔试、面试等考察求职者的环节,以及入职后的试用期考核,如果求职者被发现简历造假,将留下很大的人生污点。对于有经验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来说,仅凭一份“优化”出来的简历是包装不来一个人的能力,也是瞒不过用人方的面试交谈、试用期等环节。

909万毕业生,会有人因就业压力而过度包装吗?

而值得注意的是,若是简历存在造假可能涉嫌违法。伪造、交易实习证明等材料,已经涉嫌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由此来说,对于网络平台上的简历优化服务,不是不能有,但要进行规范引导,引导简历优化服务提供者附加更多职业规划指导的作用,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精准就业。而对于涉嫌提供简历造假服务及泄漏、买卖求职者个人信息的商家,要依法依规予以惩治。

总的来说,在求职时,要有明确的择业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结合就业形势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根据择业目标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不能漫无目的地“海投”简历。另外,每个人进入职场,都必须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要持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总之,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绝对不是简历,而是毕业生自身的能力,没有能力不可能靠包装简历获得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滤镜   毕业生   加分   试用期   求职者   用人   环节   需求   目标   能力   买卖   简历   经验   社会   更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