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在刚刚过去的“12.13”这个特殊的日子,我看到朋友圈都刷爆的一条信息,就是“勿忘国耻”,对此我想说几句话,但是我还是打住了,因为我“不会游泳”,还是避免被水军的口水“淹死”。这让我想起鲁迅《野草题辞》所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其实我可以随意复制其他人的图片和文字,再转发一下,以此来表达我的想法,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这并不是我的真实想法,这样做也不真诚。如今,我感觉自己陷入一个怪圈:想要真诚,就不能从众;想要从众,就无法做到绝对的真诚。你有没有跟我一样“中枪”了呢?不过,我还是发表几点杂感,仅供大家参考。


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1 永远的“批判性”


在成功学有一个惯用的伎俩:某个成功人士来自农村,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带着光宗耀祖的梦想出来城市打拼,但是现实就如此残酷,每天的两点一线,辛辛苦苦北漂好几年,钱没赚到,更看不到希望。在偶然的机会,遇到某个成功学导师,就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于是义无反顾地跟着他混。但还是一贫如洗怎么办?这跟钱没关系,只要有这个决心,就一定能够实现财务自由!这意味着什么?你家底好坏都不重要,只要你愿意花钱,100%认同这个老大,言听计从听话照做,一定带你走向成功,改变家族命运。更有煽动性的会说“我不是富二代,但我的后代一定是!”然而,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做销售的人,最喜欢读的就是《羊皮卷》,我记得里边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我什么都没有,靠什么可以成功呢?靠这几张羊皮卷就可以做到……”羊皮卷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经历了几百年前的变化,而你的思想还停留在“靠这几张羊皮卷”这样的认知,那真的只有“我靠”的份了。最近这几年,都有不少的“机会”等着我们去挖掘,之前的抖音,然后就到微视频、再到直播带货,现在又兴起社群团购……更有一个“风口”理论,只要你站在风口上,就可以飞起来。但是,你会发现,每一个“风口”跟着跟着,就跟不上了。并不是你不想跟,而是你的思维能力始终都是个硬伤。社会变化了,你思想还是原来的思想,永远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既然如此,那我能不能在思想上先超前几步呢,有点高瞻远瞩的眼光呢?不好意思,这也很难!我们把这看作是“上游思维”,拥有上游思维的人,都是启蒙者。启蒙者的难度在哪里呢?“眼见为实”这都是人的本性,“上游”往往都是启蒙者根据现在的情况,经过自己的逻辑分析,推测出来的,预测的结果往往还没这么容易看得出来。一个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蔡桓公刚刚发病,就被扁鹊看出来了,但还是逃不过领盒饭的命运。所以,扁鹊这个角色,真的难上加难,没有什么实质的利益,谁愿意做这个丑人呢?


更扎心的时候,启蒙者还会被看作是“疯子”。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主角狂人指正他大哥,说“这样的人吃人,长此以往,最后都会灭绝,没有人可吃了!”但是,大哥勃然大怒,大喊“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的!”说实在的,小说里边的狂人,才是真正的启蒙者,但却被贬为疯子,是不是很可悲?谁阻挡着启蒙者的脚步?主要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宽容”,也就是让你“看开点呗,你哪怕知道又能够如何,既来之则安之”;另一种就是“建设”,意识就是“你这么做,就是破坏了某人的好事啊,万万不得!”


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我们重点讲讲第二种,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奴才跟傻子吐槽,说住的地方很差劲,傻子听了以后,二话不说,到奴才的宿舍正准备砸一个窗口,结果奴才这回翻脸了,说有人要破坏他们的家园,硬生生把傻子赶走了。作为启蒙者的傻子,问题出在哪里?本来奴才主和奴才,都是在“密切合作”的,这么做就破坏了他们辛辛苦苦创造的“生态链”,那不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2 历史不是用来“勿忘”,而是用来“反省”的


除了“12.13”以外,还有“9.18”、“7.7”等日子,反正一年总有三次让我们“勿忘国耻”的日子。我也曾经看过《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对于日本人那种侵略的恶行,我也同样是恨之入骨。但是,我更多的是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为什么日本侵略者如此的肆无忌惮?我们只看到的是表面,只会做情绪的宣泄。当然,情绪的宣泄这是很正常的本能,但作为一个思考者,其实可以想得更多。比如,为什么日本人能够轻易屠杀这么多同胞,明知道是死路一条,为什么不反抗,眼睁睁地把自己往死里带?他们是不是认定了自己死翘翘,就不想做无谓的反抗了?明知道是死路一条,为什么他们不拉一两个日本人垫背呢?留给我们的疑惑,真的非常多。


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当然,我不会游泳,也不想给水军淹没,所以只能留几个问题大家自己思考,浅尝辄止。再说说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冷冻产品都带有病毒,感觉这个疫情是不是遥遥无期?也有不少水军说,赶紧关闭进口冷冻食品啊!为什么不关闭进口,我也没有权利过多的评论。但是,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给,这个经济学规律是牢不可破的。如果没有人购买,那么商家就无利可图,进了这么多的货卖不出去,他们还会继续进口吗?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些水军,一边说“不要进口冷冻食品”,一边去超市采购一大堆。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你想要不进口,先别管其他人怎么行动,反正自己带头不买就好了呗!只要没有人购买,还怎么可能会进口?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3 成功未必为“王”,失败未必为“寇”


前面我说了“勿忘国耻”,但是每年也有两次狂欢的日子,就是“8.15”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及“9.3”反法西斯胜利。在几十年前,我们都一直歌颂着,全国人民英勇善战,加上聪明的智慧,把日本人打败了。当我们看电视,都会看到无数的抗日神剧,都有统一的剧本,就是把那些日本侵略者的智商都描述得非常地低,他们开枪也打不准,而且轻信民间的英雄,最后把自己带进坑里。我不禁怀疑,难道这些日本侵略者都会这么傻吗?要是智商都这么低,那么抗日战争怎么可能持续8年这么长呢?就凭我们的套路,很快都已经把他们送回到岛国了啊,还有这么惨重的死伤数字吗?


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所以,在抗日战争胜利几十年,我们除了要记住这些抗战英雄们的丰功伟绩,更加要自我反省:为什么八年抗战取得胜利,要以这么沉重的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是不是每次都只能用血肉之躯来赢得战争,能不能用我们老祖宗《孙子兵法》所提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呢?一时的胜利,只是在零和博弈中获得某次胜利;但是,相对于自己而言,为了取得一次胜利,耗费的多大的成本呢?


相比之下,日本作为战败国,他们的经济却很快恢复过来了。前几年,很多的愤青们都在大闹“抵制日货”,但是,每年的长假又有多少人义无反顾,到日本旅游扫货,把日本商场的货架都扫荡一空,日本的商家一个鞠躬,给到土豪们独特体验,自己的腰包也瞬间膨胀了。在此场景下,战败国还是“寇”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日本输了;但是,在商战中,谁是赢家?


走近鲁迅 | 做到绝对的“真诚”,到底有多难?


我一直在思考,假如鲁迅活过1945年,在历史上会不会被人批为“汉奸”?其实,早就已经有人把鲁迅批为汉奸了,因为他跟一个日本商人内山完造很熟,甚至是铁哥们这样子。然而,是不是意味着,哪怕是跟日本的普通民众走得近,都能沦为汉奸,这样真说得过去吗?其实,更多的原因,就是鲁迅写的文章,带有批判性的色彩,不太适合某些人的口味,他们看完这些文章内心非常难受,所以就借着“日本人都是坏人”,往鲁迅身上泼脏水,对此鲁迅也是“无辜躺枪”的。


所幸的是,现在的Z世代也成长了,他们都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他们的爱国会更加的理性,能够单独分析与思考的能力,而不会盲目地随波逐流。同时,后浪们也敢于表达自己,不论是美丑,管你这么多,我先表明态度再说,哪怕说得是否靠谱,都没关系。这是一个好现象,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社会的前进,正需要这样的声音,需要这样“真诚”的人。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非常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我是@狂人先生,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一点点收获,我们下次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鲁迅   扁鹊   战败国   真诚   都会   水军   侵略者   奴才   风口   汉奸   日本人   日本   羊皮   狂人   傻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