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在1986年,迄今为止都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人为灾害之一。

有数据统计,事故所放出的辐射总量相当于 400 枚核弹爆炸。当时爆炸产生的辐射量相当于 1945 年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辐射量之和的 100 倍之多。总计造成 9.3 万人死亡,27 万人患癌,参加核爆炸抢险的部队官兵及工人以及志愿者居民们,其中 2 万人在两年内迅速死亡,20 万人残疾。

无论哪个数字都令人万分悲痛。而在这次事件之后,切尔诺贝利便从昔日的荣耀之地成为了禁区。

不过禁区并非完全的无人区,爆炸发生后仍有大量工作人员在禁区里活动。

如今在事故发生的四号机组旁,直线距离不到 700 米的两栋办公大楼里,还有工作人员上班。在这里上班的工作人员需要频繁换岗,以保证全年所受到的辐射值保持在正常范围。

除了有工作人员上班外,切尔诺贝利还开辟了旅游路线,建起了旅客服务中心,出乎意料的是,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接下来就来看看切尔诺贝利之行是怎样的吧!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切尔诺贝利入口

因为有政府军队驻守,故想要进入禁区就必须跟着有资格的旅行团进入。

游客可以在 SoloEast Tours 报团,选择英语团或俄语团,还可以选择切尔诺贝利禁区一日游或两日游,两日游能够参观更多的遗迹,其中包括居民楼房、幼儿园、医院、摩天轮、啄木鸟雷达等地点。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另外由于核辐射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影响巨大,所以官方有严格规定,年满18岁以上才能进入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旅行团从基辅出发,导游在大巴驶离基辅市区时会故意问一句 “你们确定要继续往下走吗?” 故意营造一种恐怖严肃的气氛。乘坐约两个小时的大巴车就能到达切尔诺贝利。

进入禁区要经过两次护照检验,一次是在离中心 30km处,另一次是在离中心 10km处。

慢慢地接近禁区,车窗外的一切似乎与平常无异,但游客可以从探测器的警报声中感受到切尔诺贝利的恐怖--测得辐射值超出人体安全辐射值(0.3左右)时,探测器会发出警报声,靠近中心 10km处的土壤时,数值都已经 6.0+了,所以当进入切尔诺贝利时警报声就开始时刻相伴你左右。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真正的死城—普里皮亚季


参观大多是在普里皮亚季进行的。

这是一座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专门修建的城市,距离核电站仅三公里远,曾经是苏联 “五星级” 城市。

这个城市存在的目的就是给在核电站工作的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一个完美的家园。苏联当时所有搞核工业的科技人才都以在切尔诺贝利工作,在普里皮亚季居住为荣。

毫无疑问,普里皮亚季是当年苏联人民的骄傲,这里拥有现代城市的一切设施,15所幼儿园,6所学校,3所医院,35个公园,此外还有文化宫、酒店、电影院、游乐场、大型超市等一系列设施。

然而这份骄傲并没有持续多久,普里皮亚季在 1979 年正式修建,但寿命只有短短 7 年,到 1986 年 4 月 27 日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死城”。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防护口罩

城区内对游客开放的公寓非常少,能够进入的只有危险系数较低,行走没有太大困难的废弃公寓。

普里皮亚季的楼房里说是真实版鬼屋体验也丝毫不夸张。你还会在公寓里看到当时留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玩偶,或者谁的一只鞋……

前方高能预警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当时居民撤离十分匆忙,被告知必须在两个小时内离开,因此很多物品根本不能带走,只能携带身份证件以及少量衣物和食品。

很多家的门口都贴上了纸条写了不舍得离开的话:亲爱的好心人,请不要在这里寻找贵重物品,我们没有贵重物品,想要什么请尽管用,但是请不要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我们会回来的。

由于官方刻意隐瞒,许多居民以为他们还会回来,但是此生却再也没能返回这里。一位普里皮亚季的居民后来回忆时说:“载满人的大巴,排成长队驶离城市,就像巨大的甲虫,一公里一公里地缓慢行进,也许只有经历二战的人才能想象类似的景象。”



重头戏—参观新盖的“石棺”


这里曾是人类与看不见的自然作斗争的地方。石棺是共用 7 千吨钢筋和 40 万立方米的混泥土,建造成的一个 270 米长、150 米宽、100 米高的钢筋混泥土建筑,将发生事故的四号反应堆封死在里面。

经过多年,当初的“石棺”已经破旧不堪,无法抵御内部核辐射的扩散。2012 年重新动工修建新“石棺”,设计寿命 100 年。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在参观过程中,说不定你见过的某一块金属就拥有超高的辐射量。远离,然后快逃!

是不是想象中进隔离区应该是全副武装,穿着全套隔离服。其实旅行社只提醒你穿长袖长裤,尽量用衣物覆盖大部分身体,以及穿底子厚实的运动鞋。

在隔离区被猫猫狗狗咬伤或者被昆虫叮咬都不是小事儿,因为那些动物可能已变异。

在隔离区也千万不要接触自然水,为了安全碰都不要碰一下。一般来说,有辐射标志警示牌的地方那里土壤都自带高辐射,远离!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警示牌

游客的切尔诺贝利之行,一方面是探秘,一方面也是缅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这起核事故,这里也是能让人感到人类文明荒芜的地方,以前的希望之城现在却只剩下一片废墟,切尔诺贝利旅游带来的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类的反思。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苏联战士用生命封锁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竟已经开发旅游线路


说到这里你对开辟切尔诺贝利旅游线路有什么看法呢?你想拥有一场切尔诺贝利之行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苏联   基辅   辐射量   无人区   警示牌   核辐射   旅行团   核电站   石棺   禁区   战士   公寓   工作人员   居民   游客   物品   生命   城市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