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先生,我们一起聊聊吧

文|醉美团队

“想和年轻人聊聊天”的莫言,开了一个公众号。

8月9日,微信公众号“莫言”发布了一篇题为《莫言开公众号啦!》的文章。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宣布,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莫言先生,我们一起聊聊吧

(图源:莫言公众号)

莫言总是这样,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就会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出现。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就“消失了”。

直到7年后,2019年5月16日,首届吕梁文学季最后一场活动在汾阳中学举行。许久没有公开露面的莫言走进校园,与首届吕梁文学季的创始人、汾阳籍著名导演贾樟柯一起,来到学生们中间。

在汾阳,莫言说自己“乡村是根,北京是枝叶”。只不过那一次,他没有出现在“山东高密东北乡”,而是“山西汾阳贾家庄”。

莫言先生,我们一起聊聊吧

▲莫言在首届吕梁文学季研讨会上(图/中新网)

66岁的年轻人

公众号发文后,有网友留言:莫言老师好,我是一个快五十岁的年轻人。

莫言回复:“你好,我是一个66岁的年轻人”。

“饭量大,睡眠少,体力好”,这是莫言在公众号里对自己的描述。

这三个词汇,貌似更应该用来形容当下的很多年轻人,要“和年轻人聊聊天”的莫言,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年轻人”。

《光明日报》评论,此前,通过文学作品,人们看到的是那个写尽了高密东北乡故事的作家莫言;而通过公号,人们看到的是更具亲和力的莫言。

▼点击视频,1分钟快问快答了解莫言(来源:莫言公众号)

视频加载中...

在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下,年轻人也更喜欢并习惯于阅读短平快的文章,而这对于写小说的莫言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被问及如果不当作家最想做的职业时,莫言的回答是“打铁”。

因为童年时给打铁师傅拉过风箱,青年时在棉花厂给打铁师傅当过帮手,所以莫言喜欢铁匠,见到铁匠就倍感亲切。

在66岁的时候,他仍然把成为一名铁匠当成人生的第二职业选择,看来这个被“文学耽误的铁匠”还是想回归生活、回归本真,而这与他小说里的风土故事,也有了联系。

澎湃新闻评论称,这是一名诺奖作家与年轻人的“打铁”方式,如果能让更多年轻人成为“铁粉”,那莫言会取得文学上的另外一种成就。

喝完美酒写文章

1986年第3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惊艳了整个文坛。

2001年,对于莫言创作上的突出成绩,中国作协表示,《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莫言小说世界。

“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先生,我们一起聊聊吧

▲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莫言凭借《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

莫言是喜欢酒的,要不怎么会写出《红高粱》呢?

在吕梁文学季的荣誉典礼上,莫言曾获得“年度作家奖”,在现场,莫言接过奖杯后,即兴说:“‘人说山西好风光,杏花村外贾家庄,朋友来了喝美酒,喝完美酒写文章’,这四句顺口溜,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莫言先生,我们一起聊聊吧

▲首届吕梁文学季期间,汾阳籍著名导演贾樟柯为莫言颁发“年度作家奖”

是的,他当时所在的杏花村,就是“美酒的故乡”。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吕梁作协副主席马明高曾说自己,“嗅着你幽幽的清香味儿,来到了杏花村”。

在马明高看来,汾州府里杏花村,悠然品喝老白汾。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有古意的优雅事儿。“所以,先拿瓶老白汾酒来!三朋四友,你呼我唤,啧啧啧的,一会儿浑身就洋溢了不少酒意。”看来和莫言一样,文人喝酒也是一样豪气。

高密之于莫言,是成长,是那片红高粱里藏着的酒香。而汾阳,则是经历,是那一段难忘的清香往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汾阳   杏花村   吕梁   诺贝尔   作协   高密   铁匠   高粱   美酒   文学奖   公众   年轻人   作家   战争   体育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