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文|醉美团队

在白酒行业,国际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当前,白酒的国际化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和销售国际化走向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盯向海外,而汾酒,无疑是中国白酒“出海”的引领者。

7月20日,格鲁吉亚驻华大使阿尔奇尔·卡兰迪亚一行莅临汾酒。在山西杏花村,汾酒与格鲁吉亚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步伐。

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汾酒与格鲁吉亚的合作签约地是在山西杏花村,在这之前更多的是汾酒走出去,从品牌“新丝路”到品质全球行,汾酒围绕“国际化”战略动作不断,“白酒国际化路径”愈发清晰。

而这一次的“走进来”,则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们近距离看到了中国白酒的“根与源”,正如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所言,“杏花村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创造性和引领性的关键作用”。

从巴拿马说起

汾酒是中国白酒国际化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这一切都要从百年前的一条大河说起。

1912年2月,因巴拿马运河工程胜利在望,彼时美国政府宣布将于1915年2月在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并以总统塔夫脱的名义向世界各国发出邀请书。

一年后,中国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成立,袁世凯亲命陈琪任局长兼赴美赛会监督,成为中国参与巴拿马博览会的总负责人。

1914年12月6日,历经一年半的筹备后,中国代表团终于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的中国馆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定于1915年春开幕,但中国路途遥远,且所运物品数量庞大,类别繁复,到美国后尚要应付报关、点验、布置展场等诸多事情,因此1914年冬即提前出发。于是,由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承运,搭载展品的货船从上海装运,来自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也在其中。在海上漂泊了20多天后,这些中国展品一一被摆在了展会上。

此次参展,中国特产种类之丰富、品质之优良、工艺之精湛、价格之低廉都引起轰动,以至于外国人评价中国为“东方最富之国”,“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

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中曾对山西汾酒获甲等大奖章有所记载

根据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记载,巴拿马万博会最高奖项为甲等大奖章,而获得此奖的中国白酒品牌,仅汾酒一家。

汾酒的此次获奖,代表着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步伐,再进一步。一百多年后的2019年,被誉为“酒中奥斯卡”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CMB)“情定”山西汾阳。将这一国际赛事“请进来”,意味着吕梁再次把国际舞台搭到“家门口”,提升了中国白酒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从1915到2019,一百多年的世纪轮回,一百多年的历史脚印,刻下的是汾酒从一而终、初心不改的世界地位。

这就是“国际汾”的价值与魅力。但显然,汾酒的国际化战略还不止于此。

改革开放后汾酒的全球视野

或许可以说,1915年的甲等大奖章,是汾酒开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后,以汾酒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中国白酒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彼时的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1987年6月29日,新华社曾在报道中对汾酒做出这样的描述:“在中国酒行业,杏花村汾酒出口量最大,等于其他名酒出口量的总和”。

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1983年,汾酒3000吨扩建工程施工现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汾酒进行了三期扩建工程,用三年多的时间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名白酒生产基地。

在九十年代初,汾酒便更加深入的开启了市场化进程,先后成立股份公司和登陆资本市场,并成为中国白酒首家上市公司,这些规范化的运作和资本层面的先行,都为汾酒日后走向国际舞台积蓄了经验与资历。

在国际化方面,汾酒已经在标准、品质、文化、推广等方面早有储备。

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今天的中国汾酒城

早在2010年,汾酒就提出了制定中国白酒的国际标准,此后持续推动白酒标准化建设。并在2011年底形成了“汾酒标准国际化战略框架”,于2012年开始在全集团公司推行标准化管理。

2015年两会期间,李秋喜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建立白酒国际化标准”的议案。从2011年到2015年,利用四年时间,汾酒形成了高于国际、严于国内的食品安全企业内控标准。

“以汾酒等名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产业,对国际化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我们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用卓越的中国品质对标世界标准,以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传承,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同”,李秋喜说。

而汾酒与格鲁吉亚的多轮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是机遇也是挑战,是缘分也是大势所趋。

无论是汾酒集团与格鲁吉亚成功签订“一带一路”友好合作姊妹酒合约,还是这次杏花村签约深入合作,都是汾酒在纵深国际化战略上的坚实一步,从更长远的视野看,自改革开放初期算起,汾酒已经为这一刻,蓄力准备了40多年时间。

李秋喜带领下的汾酒,未来的目标是“全力建设世界酒业活态文化中心”。

三年改革后的“加速国际化”

2018年是汾酒进入改革时间后,国际化战略关键的一年。

从经济大背景看,从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经过5年多的时间,已经成为了中国联系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

曾有外媒评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此前外界对它的质疑。在此期间,中国一再强调倡议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与市场力量。

中国与世界的开放包容也推进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在2018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就有来自全国以及俄罗斯、西班牙、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经销商们齐聚广州,汾酒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杏花村里,越走越宽的国际路

2018年,汾酒以全面国际化的品牌行走、品质行走、文化行走、市场行走,形成了包括品质标准国际化、文化国际化、参与国际会议等在内的“白酒国际化路径”。

“只有在全球竞争的高度上构建发展战略,打磨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中华老字号的招牌才能更加闪亮。”在李秋喜看来,汾酒当前的竞争维度,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有“世界思维”。

汾酒的发展方向是“对标一流”,“对标一流,对标的目的是为了追赶,追赶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汾酒瞄准的一流不止是在行业内,还志在成为“世界上一流的企业”。

李秋喜表示,到“十六五”末,也就是到2035年,在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山西省建成“文化强省”的时候,汾酒要建设成为“世界酒业活态文化中心”,文化汾酒要成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卓越代表。

在酒行业,杏花村有着与生俱来的“名酒光环”和“世界属性”——这里不仅有6000年的杏花村遗址,代表中国白酒的源头;也有800年历史的杏花村酿酒老作坊,是现代化白酒酿造的创立者;还有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汾酒荣获甲等大奖章的辉煌历史,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杏花村   巴拿马   万国   国际   太平洋   奖章   山西   杏花   村里   白酒   中国   博览会   品质   战略   标准   文化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