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玉:汾酒之美在于“清、香、味、格、性”

文|醉美团队

只有更好的美酒才配得上更好的时代。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认为,在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繁荣时代,自然要品味能够彰显大国之韵的上佳美酒。“历经千载历史积淀、百代工匠传承,清香汾酒始终与国运同心、同行、同向。”

7月5日,青花汾酒40·中国龙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举行。这是继去年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发布千元价位带的青花汾酒30·复兴版之后,汾酒再度发布高端价位产品。

宋书玉:汾酒之美在于“清、香、味、格、性”

在参会嘉宾宋书玉眼里,汾酒是始终在伴随着我们的这个时代前行,“品味清香,有如品读千古名篇,既有大气磅礴之势,又具匠心独具之妙;既有高雅极致之格,又具静水流深之量。”

那么,汾酒又是如何“配得上”这个美好时代的?宋书玉从清、香、味、格、性,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清在酿酒秘诀

宋书玉认为,汾酒之清在其秘诀,或称为七诀: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

宋书玉所说的“七诀”,来自于我国著名的微生物专家方心芳。

1933年,方心芳造访汾酒,与汾酒的大掌柜杨得龄老先生一见如故。两人一起研究分析,认真论证,方心芳对汾酒酿造过程中所用到的几百个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全面总结了汾酒的酿造工艺,汾酒酿造“七大秘诀”。

后来,汾酒人在华罗庚优选法的启发下,将经济数学方法应用到了汾酒科研之中,并结合传统酿酒工艺,将方心芳提出的“七大秘诀”升华为了“十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并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巨浪,奠定了汾酒工艺“教科书”的地位。

香在花果之韵

宋书玉认为,汾酒之香在于花果之韵。

“青苹果的清雅,清桂圆的羞涩,杏仁的脱俗,茉莉花的清新。此乃清香香之所韵。”

史书记载,太原申明亭井水甘冽,是酿造汾酒的最佳之选,以之酿酒,斤两独重。“得造花香”四字,正是由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傅山为太原申明亭亲笔题写,意在赞美太原申明亭井水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泌人心脾。

宋书玉:汾酒之美在于“清、香、味、格、性”

味在甘爽之魅

宋书玉说,汾酒之味在于甘爽之魅,清雅的花蜜,烘焙的糕点,煮熟的粮谷,润和甘爽,此乃清香味之所雅。

有人说,清香的味道就是大自然的味道,汾酒的香是清香,是天然的香味。

汾酒的味在于“甘”。上文提及了酿造汾酒的秘诀里,“水必得其甘”,正是这里的水给予了汾酒甘爽之魅。

杏花村背倚交城山脉,傍临汾河水系,经交城山上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岩石的过滤,从郭庄泉的地下流经杏花村,于霍州涌出地面。因为杏花村地处郭庄泉的上游,所以地下水,干净、清爽、甘甜可口。

著名导演贾樟柯曾说,“酒是种超越语言的东西,就跟电影一样,不同文化的、背景的,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一杯酒就可以沟通情感。特别是我老家的汾酒,我带着它走遍了五湖四海,就像是带着我家乡的泥土。”

这就是汾酒的味道,有着家乡的思念,也有清香的记忆。

宋书玉:汾酒之美在于“清、香、味、格、性”

格在净余之魂

宋书玉认为,汾酒之格在于净余之魂,香的干净,可谓净香,净香乃纯粹之香。

味的纯粹,可谓净味,纯之净味,乃味之绝妙。

在1965年举行的第三届“人代会”上,酒界泰斗秦含章曾对坐在身旁的邓颖超说:“如果总理一定要喝酒,建议还是喝点汾酒吧。”

邓颖超问及缘由,秦含章答:“汾酒纯净。”

劝饮“纯净”的汾酒,不仅蕴藏着一位老科学家对总理的敬爱,也佐证出了汾酒的优良品质。

难怪宋书玉评价汾酒,“净而有余,净余之余,此乃清香余之馥郁,绵延余长。”

宋书玉:汾酒之美在于“清、香、味、格、性”

同时,汾酒高质量的“地缸发酵”避免了土壤细菌对酒醅的浸入影响,最本真地反映粮食发酵的香味,酒醅更清洁、干净、卫生。

汾酒最著名的工艺特点就是“清字当头,一清到底”——茬次清,酒醅清,机械设备、生产工具日日清,工完料尽场地清,环境卫生清。

此外,地缸在发酵过程中有导温作用。发酵前期,能保持酒醅的温度上升,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和代谢;发酵后期,利于醅温降低并保持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后期香味成分的生成。同时,在不同的季节,也起到了限制酒醅升温过快、升酸过量,使其达到微妙的平衡。

性在于温

宋书玉认为,汾酒之性在于温,温饮而品味,净香的升华,净味的芬芳,净余的持久。

温饮之愉悦,美不胜收。此乃清香饮之所妙。

清香致雅,美在底蕴。品味清香,品味的是文化,是岁月。

宋书玉表示,清香汾酒,源于悠久历史,成于岁月留芳。延绵千载的清香佳酿孕育出多少诗酒佳话和美酒故事,汾芳怡畅、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霍州   交城   杏花村   净余   太原   青花   井水   清雅   美酒   清香   秘诀   香味   干净   味道   工艺   体育   宋书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