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完第二天不疼,是练得还不够吗?

你们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

疯狂健身或者隔了好久再运动之后

第二天痛的走不了路

穿衣服都费劲

而且一痛就是好几天

痛就对了,不痛是没有效果的

······

对个P哦

练完第二天不疼,是练得还不够吗?


很多人都有这种误解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好好说一下


运动后的酸痛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

运动后的酸痛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

一般出现在运动后的8-24小时

这种酸痛的感觉可以维持24-72小时

具体因个人身体情况而异


为什么会酸痛?

其实肌肉酸痛和锻炼效果

没 有 直 接 关 系

导致运动后酸痛的主要原因

1

从事一项新的运动或完成一项新的练习动作

比如之前一直踢足球

现在改打篮球了


2

锻炼时变换动作的先后顺序

比如练胸肌

之前一直是先卧推再夹胸

现在改为先夹胸后卧推


3

增加运动的负荷强度

比如杠铃深蹲之前负重50KG

现在改为80KG


怎样衡量训练有没有效果?

衡量训练有没有效果

最重要的还是在训练时要体会肌肉的收缩

也就是说肌肉有没有充血发胀

能不能体会到“泵感”

因为当你在训练目标肌群时

肌肉收缩发力充血会让更多血液进入肌肉

让血液运送氧份和氧气到目标肌群

训练时能使肌肉扩容并轻微撕裂

而训练后为扩容的肌肉带来更多营养物质

撕裂部位进行重新修复

从而使该部位的肌肉纤维增大增粗

练完第二天不疼,是练得还不够吗?

如果说训练的时候不能够体会到这种感觉

可以说这种训练效果不佳

可能是自身练习动作、负重重量等原因


怎样才能感受肌肉的收缩

1

明白自己练的是哪一块肌肉

每个动作都有对应练的肌肉

比如练肱二头肌弯举时

要体会肱二头肌的收缩


2

体会“慢动作”

所谓的“慢动作”是指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降低练习重量,尽可能慢的完成整个动作

充分给目标肌肉更好的刺激

有的人就是因为做动作太快

根本没感受到肌肉的收缩


3

选择重量做到“宁轻勿假”

训练不是为了完成动作

而是真正做到肌肉收缩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宁愿轻一点

也要正确地、完整地完成动作

如果重量太大

身体的其他部位就要参加进来

比如练胸肌

胸肌没有感觉到发力

反而手臂、腰或肩膀酸的要死


最后总结一下

没有酸痛不代表没有效果

衡量有没有效果要看你在训练的时候

是否找到目标肌群收缩发力

以及是否体会到泵感

练完第二天不疼,是练得还不够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杠铃   慢动作   胸肌   范围内   酸痛   肌肉   部位   血液   重量   身体   动作   效果   目标   小时   更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