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1949年11月,寂静的大徐家村,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

他行色匆匆,来了之后就直奔当地的村委会,手里拿着一封来自北京的信,说要交给一个叫石顺香的女人。

“村子里谁叫石顺香?”

在那个贫困落后的村庄里,女人一直被大家以丈夫的姓氏来称呼,就觉得名字有些陌生,好在这时有人想起来了。

“石顺香不就是徐家的嫂子嘛?”

那个小伙子被人领去了石顺香的家里,把军区司令员写亲笔写的信交给了她。

只见信上写着,“请娘来北京相见。”

看过信后,石顺香满眼泪水,她哽咽着开口:

“我的儿,原来你还活着。”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 徐深吉

原来写给她信的人,正是她十几年前在战场上“牺牲”的儿子。

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石顺香的儿子是谁?他经历了什么?

这就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说起了。

离家打仗

石顺香老人的儿子叫徐深吉。

家里的条件不好,徐深吉也没上过几年学,就辍学在家放羊。

16岁那年,他就和父亲一同加入了农民协会领导的农民运动,投身革命。

后来更是参加了黄麻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在多年的斗争之中,他逐渐从一个乡村放牛娃,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的革命者。

他逐渐不满足于在家乡附近革命,想要争取全民族的解放。

1930年8月,他带着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离开家乡,投奔我军。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2

也正是这次离开,让他与母亲分离数年。

在加入我军后,由于多年在革命中积累的经验,他很快就脱颖而出,多次升迁,从班长一直到营长。

不久之后,他就光荣加入了我党。

职务的升高并没有让他觉得沾沾自喜。

因为他深知职位越高,责任就越大。

忙于革命工作,自然无法顾及家里,自古忠义难以两全,他一直盼望着战争可以早点胜利,回家看望母亲。

崭露头角

后来战事越加吃紧,徐深吉忙到再也没有思念家人的时间。

在苏家埠战役打响之时,徐深吉带领全营的战士,负责外围援助任务。

这是他第一次部署如此大型的战斗,不敢掉以轻心,亲自带领着全营的士兵,提前熟悉好了地形。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3

当天夜里,他和营里的几个骨干人员,一同设计了战斗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终于战争正式打响,面对残暴的敌人,他毫不畏惧,带领着身边人,深入敌人腹地,冲在了队伍最前面。

下面的战士们看到自己的营长都冲在了最前面,也嗷嗷叫的冲了上去。

最初,队伍在徐深吉的带领下,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

然而当他们走到一个有水围子的村庄附近时,情形却陡然发生改变。

这时,徐深吉发现一向安静的村口,竟然人声嘈杂,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难道前面有大量的敌人?”

果然不出他所料,前面有数百名敌人集结。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4

徐深吉连忙叫停了部队,没有轻举妄动,他看到敌人并没有发现自己,就躲在草地里,仔细观察着敌人即将行进的方向。

这可让他发现了个绝佳时机,原来这伙敌人正准备逃跑。

熟悉作战的都知道,人逃跑的时候,是追击的绝佳时期。

然而他看了自己的周围,只有几个人。

而且都是司号员,通信员等人。

就凭这点兵力,想要击败敌人数百人,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错失这个良机,再想找到这么好的机会,就难上加难了。

虽然思考了这么多,但也只是几秒钟的时间,正当徐深吉准备无奈撤退时,看到了身边的司号员,突然计上心来。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5

他召集了身边的几个人,小声嘱咐了几句。

随后,他突然从草丛中冲了出来,只听“啪!啪!啪!”的三声枪声响起。

这原来是徐深吉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故意朝天上打响的。

枪声刚落,司号员就吹响了冲锋号!

徐深吉和身后的士兵们,则是高喊着:

“交枪不杀!冲啊!同志们,杀死他们!”

敌人本来就想逃跑,现在听到战士们冲锋的声音,早就犹如惊弓之鸟一般,躲着不敢露头,根本没想过看看对方有多少人。

徐深吉的计谋果然成真,敌人一时之间摸不到头脑,数百人乱成一团。

就在这时,附近我军几个营的士兵闻声赶来,直接把这伙敌人包了饺子。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6

因为徐深吉作战得当,这小伙敌人被全部歼灭。

战后统计,在这场苏家埠战役中,我军共杀敌人三万余人,俘虏了一万八千多人。

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利。也因为在这次战斗中的优异表现,徐深吉得以晋升为副团长。

战前见母

在徐深吉升任副团长后没多久,敌人就开始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

当时,徐深吉正好好指挥一个营的兵力,在七里坪组织防御战斗。

刚刚抵达七里坪时,和他一同再次作战的洪美田,知道徐深吉就是当地的人,他便叫来徐深吉说:

“这些年你都没有回过家,现在好不容易离家近了,就回家看一眼吧。”

徐深吉本来觉得战事吃紧,不愿回家看。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7

但是洪美田又怎会看不出来徐深吉的小心思呢,他安抚他说:

“咱们上战场的人,都是在刀尖上舔血,难保哪天就不在了,能去看一眼父母,就去看一眼吧。”

这句话彻底触动了徐深吉的心。

为了节约时间,他从洪美田那里出来,就骑了匹快马,飞奔前往老家。

一路上,徐深吉可谓是近乡情更却,脑子里无数遍描绘了自己的家人见面的场面。

但想象只是想象,现实是无比残酷的。

骑在马上的徐深吉远远的,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她瘦小的身影独自坐在家门口,呆呆的望着远方。

看到此情此景,徐深吉再也忍不住喷涌而出的泪水。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8

他翻身下马,跪倒在母亲的身前,哭喊道:

“娘,爹,我来看你们来了,你们这些年还好吗?”

看到了仿佛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儿子。

母亲石顺香根本不敢相信,她仿佛身处梦境一般。

直到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她才终于确定眼前这不是梦。

听到儿子的话,她的眼泪随即流了出来:

“你爹年初的时候就病死了,你的弟弟妹妹,都被那些反动派杀掉了家里,现在就剩我一个人了。”

母亲的声音颤抖,一字一句的打进了徐深吉的心上。

他没想到,自己没有离开家之前,一家五口人开心快乐,再次回家之时,却是天人永隔。

这个铁打的汉子,彻底到瘫软在地上,痛哭起来。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9

他嘴里止不住的嘟囔着:

“儿子不孝,没有为父亲您养老送终。”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怎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呢。

母亲也被徐深吉勾起了愁肠,母子俩抱头痛哭。

很久之后,两人才止住哭声,相互询问了这些年的生活。

得知母亲这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自己生活时,徐深吉只能呆呆的看着母亲,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说出来。

知子莫若母,石顺香看到儿子的神情,又怎会不知道儿子有难言之隐,便主动问道:

“你要说什么就说吧,妈还是能接受的。”

“我可能现在就要离开了,战争马上就打响了,我不能离开太久。”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0

听过儿子的话,母亲十分不舍,她没想到自己刚见到儿子,他就要离开了,哀求着对儿子说:

“那你好歹吃顿饭再走吧。”

“不了,没有时间了,等儿子把敌人赶走,就回来吃您做的饭。”

说罢,徐深吉起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他害怕自己回头看一眼母亲,就没有了离开的决心。

石顺香在后面呆呆的看着儿子的背影,心里默默的说着:

我等你回来,一起吃饭。

但她并不知道,她再次得到儿子的消息时,确是儿子中弹身亡的消息。

当时,那场七里坪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我军的因为兵力和武器远远不及敌人,惨遭失败。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1

战士们的鲜血甚至染红了河水,成堆的尸体填满了山涧。

徐深吉由于一直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也不慎重中弹,倒在地上。

当时,那颗子弹距离他的胸口只有不足三毫米。

因为失血过多,没得到及时医治,他昏迷在了战场上。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牺牲了。

直到古峰岭战斗的最后,一些战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看到了尚有呼吸的徐深吉,才急急忙忙的把他送到了医院。

但是,在这之前离开的人,大多都以为徐深吉已经命丧战场。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徐深吉的一位老乡,因为眼睁睁的看见他中弹倒地,再也没有起来。

回家之后,就跟石顺香说起了这件事。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2

石顺香在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悲伤不已。

整日昏昏沉沉,无心吃饭。

当机立断

乡亲们看到,石顺香这样下去也不是什么办法,就全员行动起来,每天出一户人家,邀请石顺香到自己家里吃饭。

在知道徐深吉的事情之后,感慨于徐深吉为保护人民做出的贡献。

他们就在徐深吉牺牲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衣冠冢,以作纪念。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石顺香总会带着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些粮食,放到徐深吉的坟前,陪他说几句话。

其实在刚刚收到儿子的死讯时,石顺香就已心存死意。

直到乡亲们建立起了衣冠冢,才重新燃起了她生的希望。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3

支撑她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她知道如果自己走了,就没有人再为儿子扫墓了。

但是,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石顺香并不知道。

徐深吉在医院里躺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后,死里逃生,活了下来。

说起徐深吉,在医院里养身体的这段时间,对于他这个好战分子来说,可谓是相当折磨。

病床上的生活整天百无聊赖。

他一直封锁着消息,不让身边人告诉母亲自己身受重伤的消息。

这样阴差阳错之下,让母亲对他的死讯信以为真。

病床上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无聊的,还未等身体完全康复,徐深吉就在医院里坐不住了。

他多次跟组织请示,回到部队。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4

组织上本来打算让他养好身体,再归队。

然而当时红四方面军,因为未能打破敌人重兵的围剿。

1932年10月,被迫撤出鄂豫皖苏区,向西开辟新的根据地。

部队里正处于缺人之时,组织上就调徐深吉,到当地指挥工作。

红四方面军本来就属于仓促离开。

在翻越秦岭的时候,就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形势十分严峻。

此时,仓促离开的我军,和有备而来,装备优良的敌人,胜负可想而知,只能避其锋芒。

因为徐深吉作战经验丰富,他所在的营就被安排做了前卫先锋的工作。

徐深吉知道现在的情形对于我军来说,十分不利。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5

于是他就亲自率领一个营的兵力,在前面开疆扩土。

最初前进的道理一片平静,就在大量士兵逐渐放松警惕之时,队伍行驶到王曲镇附近。

一直警醒着的徐深吉,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支国民党的军队,正在和我军相向而行。

一旦敌人发现他们,大战就一触即发。

徐深吉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他急忙命令身边的通讯员报告团长李德堂,前方即将遭遇一群敌人。

随后,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该对敌人实行包围之势。

但是,团长李德堂却有自己的考虑。

他没有采纳徐深吉的意见,反而令队伍继续前进。

眼看就就要与敌人相遇,徐深吉果断的命令队伍就地阻击。

当时由于敌人人数众多,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对徐深吉所在营形成包围之势。

同时还把矛头直指团主力部队。

眼看着这场战斗,很难取得胜利,徐深吉已经报了必死的念头。

好在这时,我军一个师的主力部队赶到,方才化解了危机。

在这次战斗之后,组织上便对徐深吉所在团的干部进行了调整。

徐深吉因为指挥得当,被任命为团长。

战场风云

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时,日本人的铁蹄也踏入中华大地,全面抗战正式爆发。

我军的敌人也从国民党反动派,变成了日本鬼子。

因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需要整编队伍。

徐深吉调整到八路军的771团担任团长。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6

他依然秉承着以前的战斗风范,在战争中永远冲在最前面。

用兵如神的他,还曾创造过歼灭日军300人,而我军无一人伤亡的光辉战绩。

说起来,响堂铺战斗可谓是徐深吉最有名的一场伏击战。

那场战斗发生在1938年3月。

当时,我军获得情报,响堂铺一带将会有日军的辎重部队路过。

组织上决定派出三个团的兵力,在响堂铺一带伏击日军。

当时的响堂铺就在今天的河北省涉县。

这个村子的南面和北面都是高达一千多米的高山,两山之间还有深深的峡谷,可谓是个打伏击战的绝佳地方。

组织上对这场战斗十分重视,129师副师长的徐向前,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7

他挑选了三个营一同作战,战前也是下达了死命令: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徐深吉所在的771团,担任左翼队伍,在公路的北侧埋伏,与在公路的右侧埋伏的769团协同作战。

在接到任务之后,徐深吉很快就看出来了,这场战斗如果成功,必定收获满满。

随即,他就和政委吴富善等人,进行了周密的战斗部署。

31日,敌人足足来了两个连的兵力,181辆汽车。

此时,敌人并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就是死亡之地,浑然不知的向前走着。

徐深吉看到敌人逐渐走进自己的埋伏圈里,并没有轻举妄动。

而是聚精会神的盯着他们,等着指挥员下达作战命令。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8

第一辆汽车。

第二辆汽车。

......

第八十辆汽车

当第八十辆汽车驶入到我军的埋伏圈后,徐向前终于发出了进攻的信号。

早已按捺不住的司号员连忙吹起号角。

徐深吉带领着部队,仿佛不要命一般冲了上前,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指挥的771团就犹如群狼夺食一般,气势如虹。

日军哪里见过这种架势,瞬间丢盔弃甲,仓促逃窜。

除了趁乱逃出去的几个人以外,我军足足消灭了日军四百多人。

而他们181辆汽车也被全部焚毁,缴获了无数战利品。

仓促逃出的那几名日军战士,急忙把情况报到他们的总部。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19

总部的日军恼羞成怒之下,派出了多支增援部队,都被我军战士各个击破。

这场战斗取得了伏击战教科书级的胜利。

但这次战斗胜利并没有维持多久。

当时日军为了巩固华北敌占区的统治,于1932年的时候,对我党根据地实行了“囚笼政策”。

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我军进行频繁的扫荡。

一时之间,抗日工作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一次,徐深吉带领着自己的警卫员和几个通信员一行人,到总部去领取命令。

没想到途中,遭遇一伙敌人,本来人数上就少,再加上敌人的火力猛烈。

徐深吉的警卫员当场牺牲。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20

就连徐深吉也未能幸免,左臂和左腿都受伤严重。

因为当时作战条件艰苦,伤口里有一个弹片,在十多年后才取出来。

因为在这场战斗中,受伤严重。

1943年,他便转到河北涉县担任干部培训任务。

那是在涉县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的第六分校,他被小平同志亲自点名为校长。

徐深吉深知自己从小没念过几年书,只是来部队之后,才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

所以,常常手不释卷,认真贯彻上级的办学方针。

对一个多年当兵的人来说,看书远比打仗还要累。

但他从不惧怕任何困难。

在学校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后,徐深吉又一次病倒了。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21

多年的战斗生涯,让他的身体常常不堪重负,多年遭受肺结核病的折磨。

但是,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高,所以他的病情一直没有痊愈。

即使在延安治疗过一段时间,但也没有痊愈。

1948年10月,他在完成了军政大学的组建充足任务后,病情加重,不得不离职休养。

1949年年初的时候,他到北京养病,有幸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

回想自己经历了多次浴血奋战,现在,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徐深吉的心里无比高兴,他知道这就预示着,终于可以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了。

因为公务繁忙,再加上身体不好,徐深吉无法亲自回到老家,去找寻母亲。

他只能写了一封信,派一名战士送回了家乡。

那是1949年11月,那名战士身穿军装,来到了这个平静的村子,四处打听石顺香老人的下落。

当他说出是石顺香老人的儿子,让他代为传达一封时,大家都面面相觑。

大家本来都对徐深吉的死讯确信不疑。

这时石顺香突然又冒出个儿子,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还是有人反应过来,把战士带到石顺香身边,激动的对她说:

“你儿子还没有牺牲,现在在北京当大官,要接你过去呢。”

石顺香颤抖地接过信,眼中热泪盈眶。

这封信被她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天大的好消息摆在她的面前,让她一时之间难以相信。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22

心里就想立刻看到自己的儿子。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跟着那名解放军战士,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在下车时,她还郑重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就想让自己看着更精神一些。

走下火车,石顺香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之中的徐深吉。

她呆呆的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徐深吉跑了过来,紧紧的抱着母亲在她耳边说道:

“这些年让你受苦了,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在这之后,石顺香一直在徐深吉的身边。

因为看到了儿子还在世,石顺香的心情好,身体也逐渐变好了,已经不需要别人帮助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也是一手承担起了照顾儿子的任务,母子俩一直相依为命。

儿子战斗时牺牲,母亲悲痛欲绝,17年后收到一中将来信:请娘进京

图23 徐深吉字

在石顺香的后半生中,徐深吉一直没有离开她。

其实,在战争年代,因为战乱生离死别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无数革命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幸福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应该牢记为新中国成立而浴血奋战的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涉县   司号员   儿子   母亲   反动派   作战   悲痛欲绝   我军   兵力   日军   中将   来信   战士   部队   敌人   牺牲   队伍   年后   身边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