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1949年,刚解放的南京城,有这样一个乞丐:

他衣衫褴褛,戴着老式阔边眼镜,龟裂双手的不时挠动散乱的头发。

穷酸而羸弱的他在南京市政府门口,对着全副武装的战士大喊大叫,指名道姓要见当时的新任市长刘伯承。

并声称与刘帅是“战友”。

但得知他叫徐梦秋后,刘帅立即下令将其逮捕。

那么徐梦秋是谁?为何会沦落为乞丐?刘帅为什么在听到他的名字以后,将他抓捕?

接下来就让我们顺着历史的回声,拨开重重迷雾。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 徐梦秋

走进先后教出六位学生、六大开国将军的智者——徐梦秋的一生。

求学流转 初出茅庐

1895年,这个不平凡的乙未羊年,在安徽最为贫困的一个小县城,寿县。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徐梦秋呱呱落地。

徐梦秋,出生于一个相对优渥的家庭。

与大部分生存在温饱边缘的农民家庭不同,富有的家庭环境为他的成长埋下了种子。

自幼聪明,学习勤奋,记忆力非常好的徐梦秋,并不是一个执拗的读书人。

他也和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样,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己。

在他19岁的一个春天,机会来了。

当时的徐梦秋就读于一所养蚕技术培训学校。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2 贫苦百姓的生活

学霸人设并加持学生会主席的光环,也为他展现出色的管理和号召能力提供了便利。

他看到无能校长对同学们的日益剥削,伪善教员利用职务便利,对女同学图谋不轨,且愈加放肆。

徐梦秋内心的愤怒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他把同学们聚集起来,发动了这样一场反对校长教员卑劣行径的学生运动。

但是阻力巨大,学生的热情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拍打。

这场学校的起义也以失败而告终,他也被迫休学。

徐梦秋心目中的火种也一直在翻飞跳跃,企图将那些伪善之人的丑陋面孔暴露在正义的阳光之下。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3 年轻时的徐梦秋

在他刚满20岁的那个夏天,徐梦秋在一所商业学校就读。

但是他对经商没有什么兴趣,学习经商也不是为了经商而谋得管温饱的职位,而是学习英文和数学。

这也为他深厚的知识沉淀奠定了坚实基础。

之后,徐梦秋又凭出色的领导力,被同学们选择为学生领袖。

很快,徐梦秋因为校长的虚假本性组织了一次大停课。

以此来对学校施压,进行无声的抗诉。

但是又因为学生的摇摆立场,使得这场学生运动没有经历多久。

最终以失败告终。

具有独特性格,敢于直接挑破黑暗泡沫的徐梦秋,其求学历程可谓有趣丰富。

这也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早在中学时期,徐梦秋就开始阅读进步书籍。

1922年,徐梦秋与弟弟来到上海,进入我党进步分子于右任担任校长的上海大学就读。

当时,上海大学的教师队伍有不少是我党先进分子,例如瞿秋白、恽代英等人。

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中国道路的探索。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5 瞿秋白

在这些优秀分子的提携与个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徐梦秋接触到马列思想,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并于在一个月后又加入了党组织,与进步人士并肩作战,踏上了寻觅真理的光明大道。

真理大道 成长之路

1923年暑期,遵循上级组织工作安排。

徐梦秋与同事柯庆施、同乡曹蕴真等我党先进分子组织成立我党支部,从上海返回家乡安徽寿县。

在艰苦的条件下,着手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寿县小甸集特支。

在组织的筹备与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地组织成立后,徐梦秋在瓦曲和小学任教。

在教书的同时,徐梦秋扰乱敌人视线,进行组织号召活动,为培养新的我党接班人而做准备。

在此之前,徐梦秋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就受到大众肯定。

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他毫无压力。

但宏大的心智始终牵引着他,向高远的目标不断攀爬。

徐梦秋不愿意把满身才华拘泥于一个不出名的的山中村小里。

从他的自我描述来看,成为富人才是徐梦秋的价值追求,而为穷人服务是让他嫌弃的。

由此可看出,徐梦秋在最初就偏离了与党组织的路线。

在离开村小之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上海大学学习。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黄埔军校

由此离开了基层的学生教育工作岗位。

1924年冬天,黄埔军校下发通知。

预备从上海大学,抽调优秀代表参军,培养军事人才进行浩浩荡荡的北伐。

“打倒列强,除军阀!”

这则通告的下发,唤醒了徐梦秋心中尘封的梦想:

我要成为一名战功显赫的军事将领!

但事与愿违,老家突然来信说父亲重病在床,行将就木。

所以,徐梦秋选择了回到老家奔丧。

而与他一起同行来上海,并报名的7位同学都去了黄埔军校。

而他因为现实原因不得不落单。

三年后,也就是1925年,徐梦秋接受上级指示:

去安徽省首府安庆工作,并在安庆着手组织筹备我党及共青团的下地组织。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8 徐梦秋(前左五)等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

1925年7月,徐梦秋从老家安庆返回策源地上海,并在机关工作逾一个月。

8月,徐梦秋又奔赴广州,本想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弥补上次未能参军的遗憾。

但是,事与愿违,结果并不符合徐梦秋的预期。

抵达广州以后,党组织并未他纳入黄埔军校就读。

而是根据他的能力,任命徐梦秋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着手统领政治工作,担任第一师政治部的主任。

主管宣传,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9 国民革命军

他的愿望再一次落空。

在北伐战争中,徐梦秋随军参加若干场大大小小的战斗,饱受战火的洗礼。

1926年,蒋介石发动了政变,很多进步人士都遭到迫害。

但在黄埔军校同事王亚樵的帮助下,徐梦秋侥幸躲过一劫。

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迷惘时代,我党的事业正处在低谷期,为了减少损失,党内人员的活动都十分谨慎。

徐梦秋也因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只得躲在法租界内想办法养活自己。

徐梦秋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在租界隐藏时,隐姓埋名,潜心研究历史。

因他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还曾发表过不少观点新颖的文章。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0 成仿吾

引起郁达夫、成仿吾等当时文坛代表人物的注意。

徐梦秋也曾在图书馆做校对员和编辑,还以“孟明”为笔名出版过几本书籍。

例如《朱元璋派评传》、《南明衰史》、《中国抗倭史》、《戚继光》等书籍。

后来,他在与郁达夫、成仿吾接触之后才发现,彼此既是文坛耕耘的大家,也都互为共事的同志。

徐梦秋也因此重新获得了与党组织的联系。

战友结识 人生转折

1930年,徐梦秋被上级委派到江西苏区工作。

先后担任过红大教员,西施军校政委等职,后奉命前往苏联中山大学进修。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1 相互学习

从苏联回国后,徐梦秋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秘密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央革命军师委员会秘书长。

当时刘伯承担任委员要职,两人也因此结下战友关系。

后来,徐梦秋被调到红军大学担任政治部主任。

主要工作就是向学生们传授我党思想。

他授课时,红军的六大高级干部都来听他传道授业解惑。

韦国清、张爱萍、刘震、刘亚楼、苏振华、李志民等我军高级指挥员都是他的学生,后来也都成了开国上将。

同时,作为老师的徐梦秋本人也深受学生们尊重。

高级领导人们都对徐梦秋委以重任,期待他的存在能不断培养新的好苗子。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2 合影

为我党发展培根铸魂,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

徐梦秋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才华横溢,是闻名苏区的“笔杆子”。

党的重要领导人经常在闲暇的时候与之交流,如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高材生秦邦宪,也叫博古;

党的著名理论家张闻天,也叫洛甫,等二人与他都有很深的交情。

另外,徐梦秋也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经常因此受到表扬。

但出色的工作能力、精悍的办事手腕,也换不来现实的怜悯。

因为执行错误的路线,我党在与敌人的“第五次”灵活周旋中,惨遭失利。

由此开启了考验意志与钢铁之处的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3 长征

在长征“过雪山”的过程中,他的左腿被冻伤。

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徐梦秋只得被迫截肢。

战士们最后用担架将其抬到了陕北。

红军到达陕北后,敌人对我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我军的物资紧张,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我党依旧厚待徐梦秋。

他每个月都可以领到一斤的猪肉,半斤鸡蛋,和两斤黄豆。

后来到我军大本营延安,由马海德大夫亲自主刀为其截肢。

党中央格外照顾他。

后来,中央考虑到徐梦秋的腿伤严重,甚至还安排他去苏联疗伤。

但行至迪化时,国际风云变幻,听闻苏联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敌人运动”,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4 过雪山

徐梦秋只得暂时留在了西域。

再三考虑后,徐梦秋打算前往德国安装假肢。

可是苏德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硝烟让他打消了念头。

徐梦秋最后只好滞留在西部。

西部变局 沉沦终章

当时在西部的“一把手”是盛世才,掌管西部的军事大权,割据一方。盛世才为人狡猾,左右逢源,是一个实打实的心怀鬼胎的政治操盘手。

苏联得势时,当时西部的盛世才见风使舵。

为获得斯大林的支持,邀请了不少我党的干部到西部担任要职。

徐梦秋便身在其中。

最初,盛世才与徐梦秋友好相处,并款待有加。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5 盛世才

后经党中央的同意,徐梦秋化名孟一鸣,担任教育厅厅长,盛世才还任命其为教育厅副厅长。

但其实,这是盛世才的阴谋。

苏德战争爆发之初,法西斯的魔爪不断东进,苏军的连连败退,让其打消了投靠苏联的念头。

盛世才认为苏联已靠不住,便逐渐向蒋介石靠拢。

总裁夫人宋美龄甚至亲自飞到迪化,向盛世才传达蒋介石的“旨意”:

逮捕我党骨干,并要求盛世才清党。

随后,盛世才便撕扯了原有伪善的面具,暴露了其吃人的本相。

皖南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十分紧张。

根据蒋介石的指示,盛世才与我党撕破了脸皮,开始在迪化清党。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6 蒋介石

以陈潭秋,林基路等140多名我党早期骨干分子,也因此先后被捕入狱。

紧接着,蒋介石派出军统特务头子季源博乘飞机赶往迪化,主持对我党被捕先进分子的审讯。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大部分被捕干部都坚贞不屈。

但也有个别同志选择屈服。

以潘同,刘希平等我党高级骨干为代表等人,率先声明脱党,面对酷刑,徐梦秋最终没能守住底线,也紧随其后叛变。

还主动写下脱党书。

盛世才与季源博沆瀣一气,最后决定要把这一消息藏在肚子里,不让外界得知。

由于迪化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7 国民党

再加盛世才把口关把握的十分严实,以至于我党认为以上三位仍旧相安无事。

最终,党中央还是从共产国际得知这个痛心的消息。

但只知道盛世才逮捕了大批我党先进干部。

对于潘同,刘希平,徐梦秋三名我党高级干部的叛变,一无所知。

我党一直非常关注事态的发展。

1944年,指示正在重庆谈判的林伯渠,要求国民党释放在迪化

被捕的我党重要代表,同时还表示要“重点营救”徐梦秋。

足可见到消息封锁之严。

若干年后,我党才知道徐梦秋叛变的消息。

投敌叛党不够,徐梦秋为自保性命,还故意捏造陈潭秋,化名周润的主席之弟毛泽民策划暴动的虚假事实。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8 毛泽民

最终导致周润与陈潭秋的身份被暴露出来。

在1943年的9月,周润和陈谭秋的坚决抵抗下,盛世才见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在迪化秘密迫害了这两位革命烈士。

这件事也一直无人知晓。

当时我党领导人,并不知道两名烈士已经英勇就义。

直到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的军队无力抵挡我军势如破竹的进攻。

在河南和湖北解放以后,部队清理战场,我党在一些资料中,才发现了徐梦秋早已成为他人喉舌的罪证。

不久后,盛世才因职务调动到重庆。

蒋介石派军统头子吴忠信,接任新政府主席。

因吴忠信与徐梦秋同为安徽老乡,加上徐梦秋在三人中处级别最高之首。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19 徐梦秋背叛我党

因此对他十分照顾,最终把他送到了重庆的办公室里。

徐梦秋的命运与张国焘有点相似,叛变之后没有受到重用。

到重庆后,他被安排到军统担任特研组的少将组长,没有什么实权,每天读书看报打发时间。

此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之时。

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蒋介石指示:

凡是我党的叛徒均不在撤退范围之内。

军统红人,被称做“军统四大特务之一“的毛人凤根据这个命令,将已在赴台途中的徐梦秋半路拦截了下来。

让他留在大陆潜伏。

徐梦秋得知留下来的下场,见台湾去不成,便回到家乡改名换姓隐藏了下来。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20 败退台湾

南京解放后,党的重要领导人刘伯承担任市长。

因徐梦秋在苏区时,曾在红大做过教员,而刘伯承曾担任过红大的校长,两人的接触比较频繁。

由此,他准备去南京见见这个“老战友”。

徐梦秋除了会写作外,他没有任何特长。

很快他的积蓄花光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去找老战友刘元帅。

想着刘帅能念在以前的交情上,给自己一条出路。

可是其所作所为已经伤透了党员们的心,铁面无私的刘伯承没有理会他的求情。

刘伯承对叛徒无比愤恨,见徐梦秋自投罗网,二话不说,立即下令将其逮捕,送到公安局受审。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21 刘伯承

当刘帅说出:“难道你不记得那些被你变相迫害的同志了吗?”

徐梦秋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败露了。

法院在经过审判后,判处徐梦秋无期徒刑,关押在老虎桥监狱。

1976年,81岁的徐梦秋病死狱中,结束了毁誉参半,高开低走的一生。

从我军高干到叛党小人,他背叛的不仅是自己的同志,更背叛了自己入党时面对誓词的那一片初心。

而把同志往敌人虎口送,以卑微的蝼蚁姿态,渴求敌特施舍生的欲望。

最终也让徐梦秋尝到了自己亲手酿成的苦果,晚节不保、被世人笑话。

他曾是部队里的人才。

1949年,一乞丐赴南京求见刘伯承,声称是战友,刘帅:立即抓捕

图22 最终离世

若他有半点血性,也不至于沦为千古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寿县   黄埔军校   党中央   迪化   苏联   军统   苏区   我党   南京   党组织   我军   蒋介石   上海   战友   盛世   乞丐   组织   体育   学生   刘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