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1981年7月,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带着儿子和一些工作人员,来到了宿州市盛圩村。

他的到来,让这个平凡的小村庄不再平凡。

原来这个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震将军。

只见他走进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家里,满眼热泪。

老妇人一脸诧异的看着他,仿佛并不认识眼前这个男人。

没想到张震将军一把拉住了她的手,激动的说:

“我来实现40年前的一个承诺”“当年要不是你救了我,就没有我的今天了。”

名叫孔秀英老人一脸迷茫,还没认出来眼前的人究竟是谁。

张震将军为什么说老妇人救了他?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 张震将军

他和孔秀英老人之间,又有什么样曲折离奇的故事?

一切都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说起……

初出茅庐

1930年5月,那一年,张震刚刚参加我军。

在经过数次战斗的考验后,当年8月份,他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

当时敌人的阵地里地雷密布,电网林立。

面对装备优良的敌人,我军顿觉束手无策。

好在这时有人想到了一个破敌制胜的办法,就是采用战国时期的“火牛破阵”的办法。

所谓“火牛破阵”,就是趁敌人不备之时,用狂奔的火牛袭击敌人,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 张震(右)

张震的任务就是把尖刀磨锋利,绑在牛角上,然后又在旧棉花上浇油,并捆到牛的尾巴上。

当天晚上,这场战斗正式打响。

趁敌人不备,张震等和战友直接高举火把,把牛尾巴上的棉花点燃,牛受到火的影响,顿时受惊奔向前去。

本想靠着这些飞奔的火牛去趟掉地雷,冲掉铁丝网。

然而没想到,变故又一次发生。

火牛尚未进入敌人的阵地,就被敌人的机枪疯狂的扫射,数十头牛中弹倒下。

有的牛受伤仍在狂奔,一时间,整个战地乱成一团。

当时,有的牛连铁丝网的边上都没有碰到,就直接向后乱窜,反而伤到了我军战士。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3

这项计策可谓是失策了。

然而张震和战友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变故打乱阵脚,既然计策行不通,那就与敌人硬碰硬吧,张震心想。

他们继续包围敌人,坚守阵地。

面对敌人优良的武器装备,我军则稍显不足,但是张震等人仍然毫不退缩,宁死不下阵地。

那段时间,战士们精神高度紧张。

将士们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要紧紧握住手中的枪,更别说睡觉的时候了。

在同敌人对峙了整整十多天后,我军才撤离长沙。

这场战斗之后,张震也是反思了当时计策的失败。

他知道战国时期冷兵器时代,用火牛攻敌的方法很实用。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4 商讨作战计划

然而现在是热兵器时代,子弹的射程远,反而不适用。

因为这次战斗的影响,张震在随后的战斗中,都会因地制宜的思考对敌方略。

正是他这种爱思考的习惯,让他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出敌制胜。

那是1934年7月,当时张震正好担任红十团三营的代理营长,防守蜡烛形阵地。

当时敌人和我军之间的距离,只有四五百米远,最前方八连的阵地与敌人相距,只有一道小山沟。

距离如此之近,打起仗来无异于一场恶仗。

但张震毫不在意,他直接派出了联络员,深入到敌人的阵营中,开展统战工作。

直接在敌人的阵地范围内宣传“穷苦人不打穷苦人”的口号。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5 我军急行军的真实照片

正是因为这个口号,张震和对方商定,互不攻击,维持现状。

表面上,张震是和国民党反动派相处比较融洽,甚至两方只见还与其开过一次不带枪的联欢会。

实际上,张震是在给自己的部队赢得时间,当时我军武器装备和粮食上远远不够。

筹集粮食和装备就需要一段时间。

张震当时也抓到了对面敌人的思想,知道他们也不愿意打仗,知道他们怕死,就这样赢得时机。

麻痹敌人之时,张震也没有因此掉以轻心,他猜测敌人一定是要有所行动。

果然不出他所料,敌人暗中早已露出了狐狸尾巴。

有一天,对面阵地的国民党反动派,突然朝他喊道:

“对面的兄弟们,你们辛苦了,该换我们来接防了。”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6

这句话对本来没有什么问题。

但直觉告诉张震,对方必定有一场大行动。

他仔细观察对面,发现还有修路的声音。

这下可让他更加怀疑了,他分析这可能是敌人想要大举进攻的一个暗示。

为了谨慎起见,他一面命令部队进入阵地,另一面直接向团部请求支援。

团部在听到消息之后,直接调来了两挺机关枪。

那一天,全营进入了一级战斗警卫状态。

果然不出张震所料,第二天黎明时分,敌人的几个团率先向阵地发起攻击。

好在事先准备充分,士兵们并没有惊慌失措。

但是,敌人毕竟装备优良。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6

在阵地最前方的五连,由于武器装备远远不及低敌人,打得异常艰难,几乎大部分壮烈牺牲。

随后,敌人并没有放松侵略的脚步,又向张震驻守的蜡烛形阵地疯狂的攻击。

敌人不光有陆军,甚至还派出了飞机进行疯狂扫射,大口径重型山炮等。

更是疯狂的摧毁我军的防御工事,丝毫不在乎同胞之情。

再好的计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难以望其项背。

张震所在的营指挥所直接被敌人的炮弹打飞,甚至连电话线都被切断了。

张震知道,越是这种危险时刻,自己越要谨慎。

他爬出交通壕,观察敌情。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7

看到敌人密密麻麻的涌上阵地,立即指挥全营进行反击。

终于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

然而随着敌人炮火的越来越猛烈,再加上人数上,压倒性的优势,很快冲进了我军的阵地。

张震直接调来其他连队,进行反冲击。

在各连队的密切配合之下,终于把冲进我军阵地的敌人,全部消灭。

这场战斗从当天的黎明,一直打到了下午。

全营的弹药几乎耗尽。

张震看到仅剩的一些战士,心中自然无尽悲伤。

他知道此时如果分散作战,那必定很难以自保。

于是他把全营剩下的人员都集中在一起,打算与敌人进行最后一次殊死搏斗。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8

他本想着即便自己身死,也要让敌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可是,抱着必死决心的张震,突然接到命令:

率部转移到驿前地区。

原来这时敌人集中兵力,转移到了驿前地区,情况十分危急。

张震连忙带着一个连队,前去支援,就在支援的途中,他险些中计。

途中他遇到了,一股我穿着我军军装的战士,打了这么久仗,终于见着了自己人,张震顿时放松了警惕,就想上前打招呼。

但这时他却突然发现事情不对。

这群人有的目光躲闪,有的甚至面露凶光,根本与我军将士形象格格不入。

顿时一个念头涌上心头,难道他们是敌人假扮的吗?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9

张震瞬间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一身冷汗,他连忙下令:

“不要向前!”

敌人看出张震发现了自己的企图,当即开展行动,一时间,枪炮乱飞。

张震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打了一辈子鹰,竟然被鹰啄了眼睛。

在这次战斗中,因为敌人突然开火,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张震无处躲避,仓促间右臂受伤。

再加上突发疟疾,被送到了医院。

短暂的治疗之后,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很快就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之中。

1934年,张震跟随着自己的部队,开始了漫漫长征之路。

在长征途中,他所在的部队负责警戒工作,经常有阻击敌人的任务。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0

数次战斗让他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战士,成长成了优秀的指挥官。

死里逃生

很快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开始了合作,张震的敌人变成了日本鬼子。

那是1941年11月10日,当时张震屡次升迁到了新四军的四师,担任参谋长。

当时他从驻地,来到宿东地区检查工作。

在一次会议上,他义愤填膺激烈的和将士们,分析了我党和敌人的实际情况。

那次会议极高的调动了抗战热情,从白天开到了深夜。

因为还有别的工作,所以,会议结束之后,不顾同志们的挽留,张震执意带人离开。

他们连夜去到了盛圩村宿营,就是在这个村子里,他险些命丧敌手。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1

也正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孔秀英老人救了他的性命。

凌晨时分,张震等人终于抵达了这个小村子。

初来乍到,他们根本没有住的地方,眼看大家就要露宿街头了。

张震带人敲响一家又一家的门,但是都没有等到回应,即使他一再的解释说:

“老乡,您放心,我们是打鬼子的部队。”

村子里的人早已经由于惊弓之鸟一般,根本不敢开门。这地方,经常有鬼子扫荡,他们常常深夜而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所以,敲了半天,没有一家开门。

这时,孔秀英听到了外面的敲门声。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外面的部队军纪严明,一定不是鬼子伪装的。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2

于是,和丈夫商量之下,孔秀英打开了房门。

张震本来以为自己一行人要露宿街头了,突然有人开门让他喜上眉梢,连忙走上前说:

“我们途经此地,希望能借住一晚。”

孙秀英上下打量了他们,随后把他们领到自己家的四合院里。

张震观察周围地形,发现此地离村口很近,特别适合撤离。

在安排好警卫人员之后,其余人就随着孙秀英走进屋里。

这时,张震才知道。

原来收留自己的是,一对刚刚结婚的小两口。

丈夫叫盛维潘,而妻子就是后来的孔秀英老人。

那时候的孔秀英还十分年轻,本来就十分仰慕我军的风采。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3

现在自己仰慕的人住到了自己家里,更是殷勤招待。

她连夜就点上油灯,把自己家里西面的三间屋子,全部打扫干净。

那时候,孙秀英根本没想到,自己会与穿着军装的那个年轻指挥员,在四十多年之后,再次见面。

疲惫的赶路,张震等人睡得十分香甜。

黎明时分,孔秀英早早的就起来了,准备去村外面抱一些柴火,回来烧水煮饭。

寒冬时节,寒风刺骨,街道上雾气缭绕,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

好在孔秀英在村里待了多年,熟知道路,那还冻得直打寒颤,看着远方的雾气,她心想:

这要是来了敌人,可能都看不清敌人的方向。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4

孙秀英根本没想到真被她说中了,刚出村子不久,她就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

顿时让她心生警惕,她知道我军战士是不可能开车,那现在出现的汽车,一定就是鬼子。

她仗着熟悉地形的优势,连忙往家中跑去,寒冷的冬天,她的棉袄里都跑出了汗。

终于看到自己家就在前面,她一边奔跑,一边跑一边喊着:

“大家快醒醒,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我军战士听到她的声音,纷纷从梦中惊醒,拿起身边的武器,进入了一级战略防备状态。

就在这时,村外也传来了我军哨岗发出的警报枪声。

张震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院子里,和当时的几位领导干部,商讨对策。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5

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半点迟疑。

张震直接命令支队警卫连连长,带着全连的战士负责阻击敌人,为其他同志分散突围赢得时间。

张震则带领着突围的战士们,冲出院子,牵起正在槽子上吃草的战马就要走。

这时,孔晓英突然出现,对他们说:

“跟我走,跟我走,我知道路。”

随后,孔秀英就把张震等人,带到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巷子里,这条道只有本地人知道,鬼子根本不会从这里设下埋伏。

原来从这里出去,不远处就是窦家庄。

从窦家庄过去,就路过北沱河,现在正处于枯水季节,渡过北沱河就是安全地带了。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6 沱河位置及干流走向

孙秀英仿佛不知道危险一般,一直走在最前面,给大家指路。

天色刚蒙蒙亮,张震等人就到了安全地带。

他看向眼前的女人,激动的说:

“大嫂,感谢你,多亏了你,要不我们这些同志都没命了。”

他知道此刻不宜停留,就跨上战马,说了句:“如果有幸活下来,我一定会登门道谢的!”

带领着将士们绝尘而去,转眼就消失在一片浓雾之中。

孙秀英呆呆地看着他们离开,才回到家里。

这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但她没想到四十多年后,竟然等来了张震的道谢。

就在张震等人刚刚离开时,敌人就冲进了院子里。

他们整整来了十一辆汽车,车上坐满了日军和伪军。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7

即使敌我力量悬殊,我军留下的警卫连,也毫不示弱。

与敌人展开了猛烈的交锋。

一时之间,整个村子枪声弥漫,手榴弹的爆破声响彻云霄。

战斗从黎明一直打到天亮,担任阻击任务的警卫连,十八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平安离开的张震等人得知警卫连牺牲的消息,向村子方向注视,久久不动。

对曾经救他们一命的孔秀英,张震也是念念不忘,一直想找机会当面感谢。

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随后而来的解放战争,让他根本无没有时间,去找孔秀英老人当面道谢。

解放风云

1946年夏天,蒋介石在美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我军的解放区展开了全面的进攻。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8

为了迎击敌人的进攻,我军积极备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当年的7月26日夜晚,张震就从率领自己的部队,向鱼沟集方向前进。

就在这时,他发现敌人的九十二旅正在那里。

敌人相见,分外眼红,张震也不例外,他连忙观察周围地形。

发现敌人有部分兵力,驻守在东北高地之上。

如果仓促出兵,高地之上的敌人就会迅速支援,令我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状况之中。

面对敌人的重兵防御,张震考量,这是我军,在淮北地区的第一场战斗,必须谨慎稳妥。

如果首战就惨遭失败,对将士们的士气会有极大的影响。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8

于是,他没有直接向敌人的主力部队进攻,反而出其不意,先占领了东北高地。

扫出了进攻障碍之后,张震率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头攻打鱼沟集。

第二天的凌晨时分,战斗迅速打响。

由于张震指挥得当,敌人还未作出反应,我军很快就占了几个高地。

我军部队一面截击敌人,一面向敌人的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

敌人对我军的印象还停留在抗战之前,根本没想到我军如此勇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场战斗很好地打出了我军的威名。

歼敌一千余人,缴获火箭炮,两门,迫击炮四门,轻重机枪数挺。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19

随后,利用这场战斗的胜利,张震举兵乘机解放多地。

在张震的进程之中,泗县之战拉开帷幕。

8月7日下午,他率领部队,从泗县北面展开攻击。

当时因为连日下雨,护城河水暴涨,四周积水严重,原来准备的攻城器材全部失效。

万般无奈之下,将士们只能潜水渡河。

没想到却在此时遭到了敌人的火力封锁,伤亡严重。

最后,张震只能被迫退出了战斗,这也是我军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战。

张震率领部队撤退途中,再次遭遇敌人。

直接与敌人的一个整编师,鏖战八天八夜。

面对敌人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根本敌不过过敌人的猛烈炮火,陷入被动。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0

后来,为了改变战事僵局,我军直接集中了24个兵团的兵力,发动了宿北战役。

最初也经历了三次受阻,然而失败的次数多了,张震逐渐看清楚了敌人的方略。

他觉得应该首先破坏敌人的防御设施,加强攻坚的火力准备。

于是,他向野战司令提出建议,请求充分准备后,进行攻击。

我军根据他的策略出兵,终于攻破了敌人的防御,全歼守敌。

这场战役,因为张震的策略得当,我军共歼灭敌人二万余人。

其中,敌军的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被俘。

可谓是大获全胜。

当时政委李毅还把,自己缴获的戴之奇左轮手枪,送给了张震,作为这场血战的纪念。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1

张震也是把这珍贵的历史文物,珍藏了整整33年之久。

再见恩人

随着激烈的战争逐渐接近尾声,终于迎来了解放全国的脚步。

建国之后,张震战斗了一辈子,终于能得到了平静的生活,就在平静的生活中,他度过了40年光阴。

即便生活平静了,但他也一直没有忘记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那位大嫂。

这些年里,他因为公务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再回到曾经的那个小山村里,这也是他一直遗憾的事情。

1981年时,他已经在我军中担任高级职务。

此时,他更是无法忘记救过自己的房东一家。

终于,他决定前去那个村庄寻找恩人。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2

不过他只记得大概地点,记得房东大嫂是一个刚结婚的新媳妇,连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1981年7月,他便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工作人员,南下到了宿州境内。

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之下,驱车前往盛圩村。

看着眼前的村庄,张震不禁感慨无数。

曾经这里破败凄凉,到处都是破旧的茅屋。

但是现在田里早已长满了茂盛的庄稼,就连村民们的房子,也已经换上了瓦房。

因为时间久远,再加上村子人员众多,寻找工作也陷入了僵局。

张震便挨家挨户找到村子里年纪大的人,向他们询问。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找到了孔秀英。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3

此时的孔秀英已经六十多岁,儿孙满堂了。

在感谢了孔秀英老人后,他也向当地人询问了现在的生产生活情况。

随后他走到了村庄外的十八烈士的墓前,向他们致哀。

因为正处于夏季,雨水较多,18名烈士的坟墓四周,都被水包围着。

见到这一场景,张震顿时感慨无数,悔恨地说道:

“我们现在享福了,可是这些烈士们,还身处在水牢里。”

他在烈士的墓前矗立良久,随后对周围的干部说:

“以后要在这里建立一座烈士陵园,永久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让他们受后人敬仰。”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4 烈士纪念碑

在当地的烈士陵园建成之际,张震甚至亲自提笔,写下了“盛圩战斗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

这纪念碑的后面,只有连长石守良和女卫生员何宇晨留下了姓名,剩下的16人都是无名英雄。

烈士陵园建成之后,孔秀英老人带着丈夫子女们,专门在这里守护着。

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来吊唁烈士们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1999年的时候,已经86岁高龄的张震,更加思念在抗日战争时遇见的父老乡亲和牺牲的战友。

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拖着病躯又来到了盛圩村,来到了烈士陵园里。

40年前,开国中将找到安徽一村妇报恩,中将:我来实现40年的承诺

图25 张震将军

他来祭奠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们,临走之前,给陵园捐款了4000元,作为维修费用。

张震将军一生不忘恩人,不忘自己曾经牺牲的战友,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火牛   村妇   烈士陵园   安徽   高地   我军   烈士   村子   鬼子   阵地   中将   将军   战士   部队   敌人   没想到   年前   老人   时间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