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阳货第十七17.13

17.13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涂,同“塗”,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道听途说,是“弃德”的表现。增长“见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一是实践中学习;二是通过研读文献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三是“听别人说”获取消息。孔子这里说的“道听途说”,是特指把街头巷议、乡人的臆测、不负责任的揣测,不加思索研判,当成真事、真理去“接棒”传播。按今天的说法,信谣传谣。

  朱熹说:虽闻善言,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

  王安石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听涂说,则弃之矣。

  邢昺说:此章疾时人不习而传之也。涂亦道也。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为有德者所弃也。

  汉语表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朱熹、王安石、邢昺的理解释义的差异中,可见一斑。朱熹的解释,“虽闻善言,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意思是在“道”上“听”闻善言,不潜心学习,为我所用,而是未经思想加工,直接人云亦云给“途说”了,是“弃德”的表现。王安石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听涂说,则弃之矣”,王荆公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对“前言往行”的历史加以多学“多识”,不断增“蓄”自己的“德”行,而不是“闻道”而“途说”之,不自修自省,专心匡正别人,这就是“弃德”。邢昺说,“此章疾时人不习而传之也,涂亦道也。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为有德者所弃也”,邢昺的解释和如今大家的理解比较一致,是说听了“小道消息”,不去判断正谬,就当“新闻”给联播出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前言往行   道听涂说   耳听为虚   论语   孔子   善言   汉语   眼见为实   接棒   为我所用   朱熹   时人   道听途说   君子   道路   知识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