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子张第十九19.12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十哲之一。“十哲”认定依据,先进篇,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游和子夏,都以文学见长,所以有“学术”讨论和争议。

  本篇第一章19.1回顾了《论语》中涉及子张的章句,19.4回顾了涉及子夏的章句。下面回顾一下涉及子游的章句,更便于全面了解其思想观点。

  为政篇,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里仁篇,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雍也篇,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阳货篇,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游和子夏是师兄弟,都有门人弟子,如何教授学生,传承老师孔子“之道”,两人有不同见解。子游认为,子夏的门人弟子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消耗在“洒扫、应对、进退”上了,虽然学的都不错,但这只是“道之末”,而非“道之本”,担忧这些学子们未来“咋办呢?”子夏听了,不以为然,对子游之惑进行了反驳:学君子之道,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因人而异,自有其顺序。比如灌溉花草树木,阳光雨露,各取所需。而践行君子之道,怎么可以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呢?洒扫、应对、进退是基础,此为“学之始”,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阶”,有始有终,一个都不会少、不能少,即便是圣人,不也是这样走向成功的嘛?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当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故云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孔安国曰:“噫,心不平之声。”)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包咸曰:“言先传业者必先厌倦,故我门人先教以小事,后将教以大道。”)譬诸草木,区以别矣。(马融曰:“言大道与小道殊异。譬如草木,异类区别,言学当以次。”)君子之道,焉可诬也?(马融曰:“君子之道,焉可使诬言我门人但能洒扫而已。”)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孔安国曰:“终始如一,唯圣人耳。”)【疏】“子游”至“人乎”。○正义曰:此章论人学业有先后之法也。“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本之则无,如之何”者,子游,言偃也。门人小子,谓弟子也。应,当也。抑,语辞也。本,谓先王之道。言偃有时评论子夏之弟子,但当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今子夏弟子于其本先王之道则无有,不可奈何,故云如之何也。“子夏闻之,曰:噫”者,噫,心不平之声。子夏既闻子游之言,中心不平之,故曰噫!“言游过矣”者,谓言偃所说为过失也。“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者,言君子教人之道,先传业者必先厌倦,谁有先传而后倦者乎?子夏言,我之意,恐门人闻大道而厌倦,故先教以小事,后将教以大道也。“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者,诸,之也。言大道与小道殊异,譬之草木,异类区别,言学当以次也。“君子之道,焉可诬也”者,言君子之道,当知学业以次,安可便诬罔言我门人但能洒扫而已。“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者,卒,犹终也。言人之学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终始如一,不厌倦者,其唯圣人耳。

  朱熹《论语集注》:洒,色卖反。扫,素报反。子游讥子夏弟子,于威仪容节之间则可矣。然此小学之末耳,推其本,如大学正心诚意之事,则无有。别,必列反。焉,于虔反。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区,犹类也。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但学者所至,自有浅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类固有别矣。若不量其浅深,不问其生熟,而概以高且远者强而语之,则是诬之而已。君子之道,岂可如此?若夫始终本末一以贯之,则惟圣人为然,岂可责之门人小子乎?程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又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独。”又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贯通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朱熹按:程子第一条,说此章文意,最为详尽。其后四条,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虽殊,而理则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末而求本。盖与第一条之意,实相表里。非谓末即是本,但学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如何教育是个大课题。今天的我们,一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育后代、教育学生、教育孩子,是先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的基本礼节、生活技能呢,还是先全力以赴学习“应试”知识与技能,努力赢在起跑线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论语   武城   殊异   之子   夫子   章句   本末   门人   进退   礼节   草木   圣人   弟子   君子   大道   小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