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子张第十九19.11

19.11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德”分大小,是子夏的“创举”,但如何区分大小呢?是个问题。

  闲,栅栏,笼子,引申为“法”、规则、规范。

  子夏的意思是说,“大德”之人能自觉不逾越“法”的规范,“小德”之人却自觉不自觉的会突破或违反某些“法”的规范。孔子曾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或许就是子夏说的“大德”境界。

  朱熹说: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吴棫说:此章之言,不能无弊。学者详之。

  邢昺说:此章论人之德有小大,而行亦不同也。闲,犹法也。大德之人,谓上贤也,所行皆不越法则也。小有德者,谓次贤之人,不能不逾法。有时逾法而出,旋能入守其法,不责其备,故曰可也。

  做不了“大德”之人之事,努力做个“小德”之人之事,尽量不做“缺德”之人之事,坚决不做“无德”之人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论语   从心所欲   孔子   之子   大节   朱熹   大德   创举   小节   缺德   笼子   栅栏   法则   自觉   学者   境界   大小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