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初二的语文,文言文比重增大,由初一时每个单元一篇,变成有两个单元全部是文言文。文言文和古典诗歌中涉及到的典故也增多。掌握以下的文学典故,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学习初二上册的语文。

一、谢灵运和才高八斗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谢灵运

第11课短文二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康乐是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关于谢灵运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才高八斗”的故事。谢灵运为人轻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意味天下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二、采薇

第13课唐诗五首,王绩《野望》有“长歌怀采薇”一句。

采薇,《诗·小雅》篇名。《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商之后,商末孤竹之子伯夷、叔齐“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

三、黄鹤楼的传说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黄鹤楼

第13课唐诗五首,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重建于1985年。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诗中有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这里谈到了有关黄鹤楼的传说。《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费祎(yī),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也有传说说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楼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称黄鹤楼。

四、公孙衍和张仪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大秦帝国》中公孙衍剧照

第22课《孟子》三章的《富贵不能淫》中有一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名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魏国犀首(官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对其有这样的评论:“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人因以“犀首”称之。公孙衍最初出仕魏国,后为秦惠文王所用为秦将,因替秦国收复河西,而受封大良造。后离秦,再仕魏国,首倡联合山东诸国共同抗秦。曾佩五国相印,名盛一时。后因合纵失败,加之不断卷入列国政争,而被魏国、韩国弃用。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大秦帝国》中张仪剧照

张仪是公孙衍的对手。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连横”破“合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五、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第22课《孟子》三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个句子旁征博引、富有气势、激励人心,句中连续出现了6个经历磨难后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历史人物,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史称“虞舜” ,轩辕黄帝八世孙,华夏民族共同始祖之一,“三皇五帝”之一。“发于畎亩之中”是指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了尧的继承人。

傅说(yuè),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留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名句。“举于版筑之间”是指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胶鬲,商周之际时期人物。贤能而为周文王、周武王所重视,曾作为内应,帮助武王伐纣。“举于鱼盐之中”是指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管夷吾,即管仲。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举于士”是指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后得到齐桓公的重要。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 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楚庄王独霸南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举于海”是指孙叔敖一开始隐居海滨,楚庄王指导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百里奚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举于市”是指百里奚本来是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任用为大夫。

六、荆轲刺秦王与燕昭王招贤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第25课诗词五首,李贺《雁门太守行》大量用典。

“半卷红旗临易水”,“易水”涉及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为他送行,就在易水河边,荆轲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诗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相传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相传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李贺引用这两个典故,表达壮士为报知遇之恩,舍生忘死的决心。

七、赤壁之战

掌握以下典故,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比重增大也不怕

赤壁之战

第25课诗词五首,杜牧《赤壁》。

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引用了赤壁之战的典故。“周郎”即周瑜,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打败曹军。“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即江东乔工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相传曹操发动攻打东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得到二乔。诗人杜牧作了假设,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赤壁之战必然会以东吴的失败告终,那么二乔将会被曹操得到,关在铜雀台。

八、鲲鹏与海上仙山

第25课诗词五首,李清照《渔家傲》。

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语出《庄子·逍遥游》。《逍遥游》中记载,有一个鸟叫鹏,是由鲲变化而来,其体型巨大,需要乘风才能飞起。“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文言文   连横   魏国   典故   国政   秦国   易水   公孙   东吴   赤壁   东风   黄鹤楼   黄鹤   上册   比重   百里   语文   体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