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中国包揽乒乓球女单冠亚军

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中国擅长的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继续凯歌频传,为国争光。但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似乎共同都在经历寒冬,让人堪忧。

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女足2:8负于荷兰,被淘汰出局

中国男足,自不必说了,不管是国家队还是国奥队,这些年就没有让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候。让人扼腕叹息的是昔日的铿锵玫瑰“女足”,如今也沦落到被荷兰8:2碾压的地步。

中国男篮无缘东京奥运会,连续9届参加奥运会纪录就此终结,中国男篮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东京奥运会上的三人制男篮也未尝胜绩。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后,一些老队员退役。在5年的奥运周期,新生力量似乎无法扛起中国女排辉煌的大旗。一个主力朱婷的受伤,就能严重影响整支队伍的实力,三连败后,出线堪忧。

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作为“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非常成体系,中国家长大多喜欢送孩子去学乒乓球

要知道,一个国家在某个体育项目上的强大取决于这个项目的群众基础多广,青少年参与人数有多广。作为一名从教十余年的老师,我最直接的体会是,在我这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每接到一个新班,班上都有从小接受乒乓球专业训练的学生,年级上会有一批这样的学生,他们甚至能在市区的青少年乒乓球赛上进入前三名。班上也会有很多喜欢打篮球的男生,但都是打个热闹,自己瞎练,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班上几乎没有喜欢踢足球的学生。每天课间活动,学生偌大的足球场,很少有人踢足球。学校想举办一个足球比赛,各班连凑一个完整的足球队都办不到,于是学校只有退而求其次,举办五人制足球比赛。

东京奥运会上表现出来的中国三大球的衰落,应该在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一、家庭层面

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家庭方面,其实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我们感叹,中国足球落后,篮球衰落,排球后继无人时,我们作为父母,你会送自己的孩子去学足球、篮球或者排球吗?记得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做过有关足球的一期节目,主持人汪涵回答“你会送你的孩子去学足球吗?”这个问题时,说的是“那怎么行,我那可是亲儿子。”汪涵的这翻话当然是由调侃的意味在里面,为了制造节目的喜剧效果,但也充分反应了很多家长的心态。

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如果家庭教育方面,有更多地对“三大球”的积极引导的话,会激发孩子更大的兴趣。

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现在“三大球”在青少年中开展的现状是:篮球的群众基础还不错,但“瞎玩”的居多,专业化训练的少,足球几乎无人问津,排球更冷门,很多地方的公共体育场地,连排球场地都很难找到。

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很多地方实行把球类运动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选考

地方上,教育局和体育局合并为教体局已经好几年了,但教育和体育的结合还有很长一段路有走。有些地方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开始把球类运动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选考的范围,记入中考成绩。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从政策上、场地上、教练上能有更多有效的措施。

三、学校层面

东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球衰落背后的教育反思

可以把篮球、足球、排球纳入体育授课。也可以抓住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延时服务的契机,把“三大球”作为兴趣课程,让孩子们去选择。在校园里,大力营造“三大球”的文化氛围,让青少年有更多的熏陶。

中国三大球要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至少应该让青少年有更多的参与,让三大球将来后继有人,这样才有振兴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东京   中国   球类运动   体育   荷兰   排球   乒乓球   中考   奥运会   青少年   篮球   孩子   地方   足球   学校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