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我们在哪里?

汉武帝文韬武略,继文景之治后开创汉武盛世,为何仅100多年,大汉帝国就被王莽篡夺,就此风雨飘摇?

唐太宗睿智勤勉,开创开元盛世,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记忆,为何最终没能保住唐帝国永坐江山?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策马中原,扬鞭西亚,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不世功勋,为何子孙建立的元朝,享国不足百年?

《三国演义》开篇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对了结局,却没解释原因。最后只能感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如果,我们把人类活动放在宇宙级别上审视,就很容易看清楚背后的那只手——由气候变迁引发的成王败寇、兴衰交替,也就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气候的宠儿——唐太宗

1

我们知道,气温是随时在变化的。

一般来说,白天高,夜晚低,这是因为地球表面的温度,绝大部分有赖于太阳的普照。而地球在自转,太阳有时照得到,有时照不到,再加上大气环流造成的云、雨,导致气温变幻不定。

但大体来说,北半球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则是一定的。造成这种温度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呈椭圆形公转,有远日点和近日点。

但很少人知道,太阳也自转,自转一圈要25天左右,同时它还绕着银河系的核心公转,公转一圈需要2.2亿年。

同时,银河系也在自转,自转一圈要2.8-3亿年,它还绕着更大的星系——本星系群公转。鉴于人类的科学认知,它公转一圈到底需要多久尚未可知。

但人类可以确定的是,它的紧邻仙女座星系也在绕着本星系群公转,并且在遥远的未来,银河系将与仙女座星系碰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超大星系。

这就是人类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处境。

既然,一切都在周而复始地做圆周运动,那就一定有其运动规律。

这个规律就体现在地球气候之上。

结合太阳系运行的规律,我们大致可以判定:地球有46亿岁,太阳绕银核已公转20多圈,大的气候周期为1.6-3亿年,其中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周期。一般而言,气候变化的周期约为200年、400年和1000年。

大约在1.8万年前,地球处于最后一个冰川时代,距今1.1万年前开始,地球开始变暖(至今仍在这个大周期内,虽然里面又可分为若干小冰期和小暖期)。

如今,地球气候就处于相对稳定的小暖期,并在最近数年进入临界值。

这是我们对于目前气候环境的一个基本判断。

当然,除了天体(包括地球、月球、太阳、银河系)的运动外,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地壳的运动、太阳黑子的活跃与否、外力天体(如陨石)的撞击,以及人类活动等。

但大体上来说,与天体运动相比,其他因素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何以见得?

这种判断对人类的发展又有何启发?


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从宇宙尺度上考量,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

2

中国历史气候学奠基人竺可桢院士,曾对中国5000年历史的气候变迁做过研究。他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周期——

1、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我国气候处于温暖期,温度适宜,雨量充足,由此孕育了仰韶龙山文化,建立了殷商,黄河流域文明就此发端;

2、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我国处于西周小冰期,这时最有标志性的记载是,汉江开始结冰,结果是北方夷族因为严寒不得不南下侵扰西周,西周政权瓦解;

3、公元前850年到公元初年,我国处于第二个温暖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汉相争,唱响了中国思想史的最强音(百家争鸣);

4、公元初年到600年,我国处于第二个小冰期,这时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寒冷,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中国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动乱岁月;

5、600年到1000年,我国处于第三个温暖期,也称为隋唐暖期,唐太宗、唐玄宗前赴后继,开创了“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世;

6、1000年-1200年,我国处于第三个小冰期,这时正是两宋时期。即便赵匡胤、赵光义再文韬武略,也难逃北方民族的侵扰,北宋因此成了南宋,偏安一隅;

7、1200年-1300年,我国处于第四个温暖期,这是南宋中叶到元朝初年,虽然偏安一隅,但南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呈现短暂的繁荣局面;

8、1300年-1900年,我国处于第四个小冰期,也称之为明清严寒期。正是明末连年大旱,加上蝗灾,导致朱明王朝走上末路。

9、1900年至今,中国处于第五个温暖期。

综上,从趋势上来说,温暖期越来越短,而小冰期则越来越长。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如今正处于难得的温暖期。

从中我们也可以粗略地看到,气候变化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尚不明晰。接下来,我把这种气候变化与文明的发展结合起来阐述,大家就会更清晰地看到这种影响。

整体来说,中国地处东亚,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天高温而多雨,冬天低温而少雨。这样的气候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也因为水量充足,热量充沛,中国人靠耕种就可自给自足,因此侵略性很低,但又不得不抵御外来的侵略,久而久之形成了权力高度集中的帝国制。同样因为这种气候,适合高大乔木的生长,因此中国人的建筑以木制建筑为主。

再看古希腊,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而少雨,冬季低温而多雨,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它自古重视商业,侵略性强,实行的也是权力相对分散的城邦制,建筑则以石制建筑为主。


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竺可桢

3

我们再回到国内。

如前所述,春秋战国时期,全球气候处于温暖期,因此诸子百家、思想争鸣,后来还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同时期,古罗马帝国也进入辉煌时期。

到了西汉新莽时期,全球气候转入小冰期,旱灾频仍,虽然在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有所缓和,但依然是小冰期,最终黄巾军动乱,群雄并起,天下三分,中国就此进入了魏晋南北朝的“至暗时刻”。

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欧洲,匈奴西迁,辉煌的罗马帝国被气候“打垮”,欧洲也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这是一段漫长的艰难岁月。

直到600年以后,小冰期过去,人们终于迎来了稳定的温暖期。“八水绕长安”,水量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就此进入隋唐盛世。

然而好景不长,900年后,气候再次处于剧烈变化之中,大唐帝国就在此时垮塌,中国也进入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期。一直到1192年,这200多年间,都是小冰期,江淮一带甚至太湖都出现积雪、结冰现象,北方日益寒冷干燥,逼迫北方民族南下入侵宋朝。

此后,经历了短暂的南宋温暖期后,旋即又进入漫长的小冰期。在明朝中后期,气候干冷,即便万历、天启、崇祯三任皇帝勤勉务实,也想通过改革扭转颓势,却无力回天,最终变乱无可避免。

在欧洲,13世纪后同样进入了小冰期,各国之间的资源争夺愈发激烈,并最终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八水绕长安盛况再现


4

如今,在经历了长达900年的小冰期后,我们从1900年开始就处于温暖期,气温逐渐升高。这也是当前全球变暖的主因。

全球变暖对我们的发展好不好?很多人觉得不好,理由是会引发各种灾难。但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全球变暖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西方人觉得不好,那是因为它们属于海洋型国家。

气候变暖,首要影响就是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作为海洋国家,部分岛屿沉入水面,国土面积会减小,而对中国这种大陆国家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其次,气候变暖,雨水增多,江河湖泊面积扩大。原本的江南水乡会成为“泽国”,发展会呈现两极分化,治理得好动植物空前繁茂,治理得不好就是一片滩涂湿地。而原本的黄土高原、沙漠戈壁则因雨量增多,会慢慢变成绿洲,中国发展的战略纵深会得到极大的强化。相反,我们看西方,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等地,则可能会洪灾泛滥,灾祸连连。

再次,气候变暖,原本失落的文明会再度崛起,世界格局重新洗牌。以前靠小冰期崛起的新兴强国,优势不再会渐渐没落,而温暖期兴盛的国家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最后,气候变暖,将影响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原本,中国古代经济在中原、秦岭一代最为活跃,因为800年小冰期的影响,这些地方都干旱、寒冷,经济重心从南宋开始就向南方、东南沿海转移。如今,温暖期再度降临,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重心将再度向北方、西部迁移,这也是我们实行“振兴大东北”、“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气候简史:全球气温上升,老天帮忙,中国崛起谁也挡不住

沧海桑田,沙漠变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小冰期   气候   公转   帝国   银河系   星系   南宋   简史   公元前   中国   盛世   气温   老天   中国崛起   温暖   地球   人类   太阳   我国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