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对“快乐教育”中的“快乐”是不是有误解?

“虎爸鹰妈”们对“双减”等政策显然还不能完全接受。在此之前,对于所谓“快乐教育”的态度曾经一度嗤之以鼻:

“快乐教育”是最大的谎言!

对孩子最大的残忍就是“释放天性”!

教育“毒鸡汤”: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

——源自网络

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渐渐从推崇欧美的舶来品又回归到传统的“寒窗苦读”中

无论是“寒窗苦读”还是“快乐教育”,都能找出两者的正面和负面案例甚至流传甚广的故事作为各自的论据。

作为一个普娃家长,势必会在养娃的路上,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在不同时间段兼而有之。

本着“亲生的”态度,请教了深耕教育30多年的优秀教师和已移居国外几十年以及国内国外来回折腾的两位家中学霸长辈。总结出来可以结合两种教育理念的个人看法。

关于“99%的汗水”

无论有没有那1%的天赋,哪怕爱因斯坦,99%的汗水在学习和研究中是家常便饭,不同的是付出之后的收获差别。换句话说,苦读未必有(期望中的)收获,但是不付出努力肯定没有收获。

父母们对“快乐教育”中的“快乐”是不是有误解?

梁思成大师的手绘稿,不是千万遍的练习后的结果?

“快乐”是玩?

“快乐教育”的理念应该是让孩子主动去学习,主动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同样的道理。

在众多“快乐教育”的案例中,家长们往往只看到了表象——没有枯燥的笔头作业,却忽略了在动手“玩”的表象下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如今的项目化教育、STEM教育都是未知和实践中发现和累计知识,而这过程就是“快乐”。

而很多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对“快乐”的理解就是误解成“玩”!而且是表面上的“玩”、放任的玩,甚至“熊孩子”式地放纵。没有引导、没有探索,只有不费脑筋的“爽”。

父母们对“快乐教育”中的“快乐”是不是有误解?

图片源自网络

即便是从小就要进入各种培训班,孩子们也并非没有快乐。如今老师的教育方法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套路”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注重关注学生的上课体验,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对课堂很期待,至少不排斥,在课堂上他们活跃、积极、充满互动。他们拒绝和讨厌的不是上课,而是作业。

“快乐”的瓶颈

“有经验”的家长会分享这样一个对娃的期待过程:这是个天才——好好学习,名牌大学不是梦——能顺利读大学就好——这就是个普娃——不要把我气死就好——健健康康长大,至于学业随缘吧……

这个过程显然就是刚才提到的兴趣和快乐的持久性的问题,也是大多数普娃父母最终把娃带成了“普”度众生中的一员的分水岭。

任何事情发展都有瓶颈期,能度过这个阶段通常就有了质的飞跃,学习当然也是如此。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更进一步时,“快乐”就渐渐消失了,正因为过不去这个坎,“快乐教育”就成了“毒鸡汤”!

而这时“鸡血”父母教育下的“寒窗苦读”的优势显现。要么以“强势”硬刚,强行度过瓶颈期;要么从小就不以外在的快乐为目的,已经把学习养成了习惯,“磨”过这个阶段。

所以“减负”、“快乐”和“鸡血”、“寒窗苦读”并非对立面,而是要理解所谓学习的“快乐”都本质。(当然,作为普娃的家长,这理解也不一定正确)

父母们对“快乐教育”中的“快乐”是不是有误解?

孟母三迁雕像

作为父母,养一个普娃最大的残忍恰恰是父母对自己不够“残忍”:没有持久的耐力和恒心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守护者,狠不下心让孩子以“寒窗苦读”来度过快乐的瓶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爱因斯坦   父母   快乐   作业   寒窗   表象   鸡汤   瓶颈   汗水   误解   残忍   主动   家长   兴趣   过程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