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今天要说的这位中国人,是实实在在的争议人物。


1974年6月,刘强出生于上海。自出生那天起,他的特殊身份,也许就注定了他会拥有一个不平静的人生。


刘强的爷爷刘别生是抗日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团长,即“老虎团”的团长,经历抗日战争并于1945年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30岁,1983年他被追授烈士称号。


刘强的外婆杨英,原名李南英,原本是生于平壤的韩国人,1942年朝鲜半岛沦陷后,她被日军抓到中国做慰安妇,战争结束后留在中国。


刘强的外曾祖父李圣式(也有一说为“李圣武”),自然原本也是韩国人,日军占领期间,他由于在首尔中学私自教授韩语被日军监禁并拷打致死。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这样特殊的身世,注定了刘强从一开始就是“仇日分子”吗?


事实并非如此。刘强其实一开始一直是希望以德报怨的。


刘强从很早就开始学习日语、结交日本朋友,他极度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但一开始他对日本人的评价还是以称赞居多。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该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立志以德报怨的刘强,第一时间赶赴日本参与了救援工作,志愿工作一做就是足足两个月。刘强曾学习研究过心理学,于是他的工作内容还包括了灾后的心理辅导工作,期间他也为日本人献过血。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但或许这就是“人善被犬欺”吧。


在刘强参加的日语短期培训课上,日本的教务总长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从来不肯用敬语。这还不算,日本某些人尤其是当权者,一直在美化他们的侵略战争、不肯承认他们曾经犯下的是滔天罪行。


这一点,从日本首相菅义伟昨天发布的推特内容就可以窥知一二了。76年过去了,日本人真的反思过吗?现在没有,让刘强义愤填膺的十年前自然也是没有了▼▼▼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十年前,忍无可忍的刘强于是在培训学校里孜孜不倦地宣传抗日战争的真相,日本校方领导得知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开除了他。


而真正燃起刘强心中怒火的导火索则来自当年的韩国总统访日行程。


2011年12月18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日,向当时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提出尽快解决慰安妇问题,结果却被野田佳彦以强硬态度直接拒绝。


据报道,双方当时几近争吵的边缘,最终不欢而散。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当时还在做着志愿者工作的刘强顿时怒火中烧,做了一个决定。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12月26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的日本靖国神社突发火灾,起火点位于其中一扇木门上。


凌晨4点的靖国神社,除了数不清的“恶鬼”,也就是一些安保人员了。一时间自然是警铃大作,但因为起火点较小,工作人员也及时进行了控制,因此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发后,工作人员调取监控录像,显示事故起因是一名男子向大门上投掷了火焰瓶。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这名投掷火焰瓶的男子正是刘强,因靖国神社的特殊历史意义,日本警方将刘强列为了政治犯嫌疑人。


在靖国神社门口纵火之后的刘强,当晚就坐上了飞往韩国的飞机。而他的这一举动并不是为了逃亡。


2012年1月8日,在靖国神社门口纵火的13天以后,身在韩国的刘强,再次向日本驻韩大使馆的门口投掷了火焰瓶,这一次,他连续投掷了四个瓶子。


这一掷,掷出了他满腔的愤怒、不满和不解。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这一次,刘强没有选择逃走,而是直接站出来承认,他就是那个先后在靖国神社和日本驻韩大使馆前纵火之人。


其实,从后来刘强的一系列遭遇中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这一切行动其实都是经过缜密思考和策划的。


在靖国神社门口纵火泄愤时,如果他当场束手就擒,那日本方面势必不会放过他。


事实上,即使他后来是在韩国被捕,日方也是态度强硬,坚决表示要引渡他回日本。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先从刘强在韩国被捕说起。


被捕后,刘强在警方的问询中,大方承认火是自己放的,13天前日本靖国神社门口那把火也正是自己放的。


这一举动,立马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民族情绪,不少韩国人都拍手称快,视其为“抗日英雄”。


2012年12月3日,韩国首尔的反日团体甚至来到高等法院外示威,要求当局拒绝向日本引渡中国人刘强的要求。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韩国政府还为刘强聘请了一支十人的豪华律师团队,这其中包括7名韩国律师、2名中国律师以及1名美国律师,他们群策群力,为刘强给出了超过一百页的论证意见书。


最终,刘强在韩国获刑十个月。


觉得量刑过轻的日方自然是不答应,日本政府曾多次向韩国施压,强迫韩国将刘强引渡到日本,接受日方的审判。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韩方不会同意,他们以不符合《韩日罪犯引渡条约》的理由,拒绝把刘强引渡给日本;另一边,中方也万万不可能答应。


中国则要求把刘强作为政治犯处理并将其遣送回中国。2013年1月3日,刘强服刑结束,韩国法院给出了向中国引渡刘强的结果,刘强当天即被遣返回国。


从韩国回中国的旅途中,国际机场是存在一个无国界的安全区的,为了防止日方在这一区域内对刘强“动手”,自始至终,韩方的两名领事都紧紧地将刘强夹在中间,最终将这位“抗日英雄”安全地送上了飞机、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这一切结束了吗?结束了,但也不算完全结束。


回国后的刘强在一部分人眼中是“爱国者”、“抗日英雄”,在另一部分人的眼中却成了“碍国者”、“麻烦制造者”以及“躁郁症患者”。


媒体和普通老百姓都跑上门骚扰他,父母不厌其烦,也嫌刘强丢人,逐渐疏远了他。


刘强是因为穷困潦倒、愤世嫉俗才去做的这一切吗?自然不是。


事实上,在去到日本之前,李强已经拥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他自己是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六国语言,还通过自学考取了心理治疗师资格,且精通几门乐器——一个富足、美满、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典型中产阶级。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但刘强也同样为他的莽撞付出了代价——他丢了工作,家人也和他疏远,刚回国那几年还遭受着舆论的压力。


此后,他创建了“琉球历史研究会”,将该研究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在坚持着。


2014年2月5日,刘强在日本驻广州领事馆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日本谢罪赔偿”。

2014年2月12日,刘强在日本驻广州领事馆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华崛起”。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图文并非对应关系


201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海战爆发120周年之际,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前,刘强身着海军演出礼服展开事先准备好的甲午海战海报拍照。

据媒体报道,刘强如今依然在国内生活着,也一直在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和事业。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图文并非对应关系


今天的英语知识部分,是有关于历史的。


上文提到了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结合一段文字,来看一下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用英语分别该怎么说:


Prior to the official introduction of the Gregorian calendar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12, it was common to refer to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according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lace in the sexagenary cycle: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was known as the Jiawu War; the Hundred-Days Reform of 1898, the Wuxu Reform; and of course the uprising that finally toppled the Qing dynasty in 1911, the Xinhai Revolution. The Xinchou Treaty of 1901 was no different, except perhaps for its elevated place in the pantheon of national shame.


这段表述里有不少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地方:


1.Gregorian calendar,英 /ɡrɪˌɡɔːriən ˈkælɪndə(r)/,n. 公历,格里历,格里高利历。


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其渊源为《授时历》。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予以批准颁行。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2.sexagenary cycle,/ˌsedɪˈmentri ˈsaɪkl/。这个表达,如果你去词典里搜索,基本上只能看到除专业人士外基本上用不到的地质用语:沉积旋回;沉积循环


这里的 sexagenary 表示的是:六十的;六十岁或六十至七十岁间的(人)。sexagenary= sexa- (表示“六”)+ -genary(=ten times,表示“十倍”)。


但它在这段表述中显然并非此意,这里它指的其实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古老的纪年法。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为方便理解和计算,六十甲子甚至是拥有自己的数学公式的▼▼▼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拥有相同纪年的年份是会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比如说庚子年——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system — a sexagenary cycle used to reckon the passage of time in imperial China — gengzi years have not been particularly propitious. Even setting aside last year’s COVID-19 pandemic, 1960 saw widespread famines, 1900 brought the chaos of the Boxer Rebellion, and 1840 the imperialist incursions of the First Opium War.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3.First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即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则称其为“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这里的前缀 sino- 指的就是“中国”的意思,同义前缀还有 sinic-。中国在英语中称 China,这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帝国威名远播有关。古罗马人将秦朝的名号Chin(秦)当国名,并拉丁语化为 Sina


该词进入英语后,变形为China,其词尾 -a 是许多地名常用的拼法,诸如Asia(亚洲),America(美洲)等。当然,“中国”的英语最后定为 China 与中国瓷器闻名于世也有很大关系。


使用 sino- 这一前缀的常用词包括:Sinologist / Sinologue - 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Sinology - 汉学、Sinophile - 赞成、喜爱中国文化的(人)......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4.其他


the Hundred-Days Reform of 1898 = Wuxu Reform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the Xinhai Revolution,在英语中定性为“the uprising that finally toppled the Qing dynasty in 1911”,也就是“辛亥革命”。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The Xinchou Treaty of 1901,辛丑条约。


但这不是最严谨的说法,完整说法应为: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上文提到的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英语则一般写作 Treaty of ShimonosekiShimonoseki 指的就是日本的下关市。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10年前火烧靖国神社、被中韩两国联手保下的中国人,如今怎样了?

李鸿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靖国神社   甲午战争   下关   格里   马关条约   日方   纪年   甲午   甲子   韩国   日本   英语   条约   中国   火烧   年前   中国人   战争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