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前言

1936年初冬的一个上午,正在指挥作战的红军十五军团长徐海东,突然接到政委程子华的一封急信:今天下午,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同志将来团部,望速回

徐海东一时间激动万分,一年多了,自从接到中央指示,离开大别山开始长征以来,他和战友们孤军转战在河南、陕南和甘肃地区。为了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他们在西安到兰州之间转战了18天,却始终都得不到中央的信息,最后只好决定进军陕北,和刘志丹会合。

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东奔西走,历尽艰难,现在终于要和中央红军会合,和毛泽东主席见面了,这怎么能不让徐海东激动呢?快马加鞭回到驻地后,徐海东赶紧跳下马,扔下马鞭就问:“毛主席在哪儿,中央红军的同志们在哪儿?”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警卫员赶紧过来告诉他:“军长,政委已经去迎接了,你先洗把脸吧。”徐海东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过了一段时间,院子里响起了程子华的喊声:“海东,你看谁来了?”随着门帘打开,程子华带着两个陌生人进了屋。

徐海东立即上前去和他们握手,一个面容清秀的陌生人抢先一步开了口,说道:“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我是毛泽东。”刹那间,所有往事涌上心头,徐海东的眼眶一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半天后他才说了一句:“中央红军一路上那么艰难,还是毛主席辛苦!”

寒暄过后,他们开始听徐海东介绍前线的战况。谈完正事,到了吃饭的时候,徐海东让厨师做了一桌好菜,其实就只有白菜炖肉和馒头,不过对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毛泽东发现有肉吃,很高兴,就和徐海东开起了玩笑说:“海东同志,你们的日子过得很阔气嘛!”

几个人蹲在炕沿上吃饭,吃完后,毛泽东和彭德怀起身告辞。临分手,毛泽东对徐海东说:“关于战局的部署,就按你的意见,下一步行动我们以后再商量。我派人给你安一架电台,随时联系。”徐海东高兴地接受了。

送走毛主席,徐海东马上让人连夜赶做几件棉衣,给中央领导送去。然后就继续向前线奔去……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徐老虎”的战争之路

1900年6月17日,徐海东在湖北黄陂徐家桥村出生。青年时期,徐海东当了11年的窑工。1925年初,他前往武昌参加革命,同年4月,徐海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他被派入湖北第二师学习军事,在这支部队里,徐海东从《步兵操典》学起,积极参加操练,钻研军事技术,在测验操练成绩时,名列全连第一。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新兵升为了中士班长。

1926年夏天,徐海东离开部队,奔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路途中,他被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留下,担任代理排长,随后率兵参加了北伐战争中的几次战役。在著名的汀泗桥战役中,他率领全排一举冲垮敌军4个炮兵连,缴获了12门大炮,表现出超群的勇气和出众的战斗技能。

升为少尉排长的徐海东表现得更加积极了,后来他在所著的《生平自述》中写道:

“我这时已经懂了更多的革命道理,打仗、行军特别积极……在轰轰烈烈的胜利形势下,自己的情绪特别激昂、兴奋,觉得革命有了希望,劳苦群众有了出头之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徐海东奉命返回家乡黄陂,开始率领农民起义。但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又开始组织游击活动。游击队伍几次被打散,他又几次顽强地把队伍拉起来。

1930年,徐海东开始率队配合红军游击队转战大别山区,打了许多胜仗。当时反动武装烧了他家的房子,杀了他家族66口人,却都丝毫没有动摇徐海东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他回顾这段经历时,曾说:

“无数革命同志流血牺牲,使自己开始认识到,革命不是儿戏,暴动不是闹着玩的。革命不仅要有枪杆子,还要学会抓住枪杆子,开始认识到,打游击是好办法。”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徐海东调任红十二师第三十六团团长。此时31岁的徐海东已经成为红军中的一员猛将,还被封有一个绰号,叫“徐老虎”。每次战斗的时候,他常常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入敌人阵营,敌人见了胆战心惊,战士们见了勇气倍增,“徐老虎”的威名很快就传遍了鄂豫皖苏区。

在后来的一系列战争当中,徐海东总结了不少经验,还留心听取中央苏区传来的有关朱德、毛泽东指挥打仗的办法。经过不断的实战和及时总结,徐海东的打仗经验越来越丰富了,指挥能力也越来越强,在战士们当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就这样,徐海东率领仅有2000多人的红二十八军,同将近10万国民党军周旋于大别山区。军队长期在深山荒野里露营,有时搭草棚住,有时只能在寒风冷雨中休息一阵,又继续行军作战。有时候战士们连野菜、树叶都找不到,只得剥树皮、挖葛藤根吃,忍饥作战,赤脚行军。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是由于徐海东和其他领导干部们都很关心和爱护战士们,与大家同甘共苦,因此全军上下都亲密无间,部队也始终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1934年年末,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兵孤力单的红二十五军不但顽强地生存下来,坚持斗争一年零三个多月,而且还打了许多胜仗,消灭了大量敌人。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在经过了10个月的艰苦跋涉,和敌人的不断周旋,遭遇一路的围剿之后,1935年9月初,红二十五军终于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随后,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全军共7000多人。

和主席的借贷之交

11月,陕甘苏区的天气突然就变冷了,寒气逼人,中央红军此时只有1000多块大洋,军队里一共有7000多人,要想顺利度过这个冬天,就算将这些钱掰成两半也不够分,至少还要再需要两、三千块大洋。如何让红军战士们度过这个寒冬,瞬间成了党中央迫在眉睫的问题。

毛泽东在窑洞内慢慢踱着步,沉思良久后忽然眼睛一亮:徐海东率领的红15军团,毕竟是陕北的坐地户,又打了几个胜仗,或许会有点积蓄。于是他便将这一个想法说给了其他几位领导干部们,大家一起商议。

周恩来听后,高兴地说道:“对呀,打一打徐海东这个‘土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于是毛泽东开始亲笔写了一张借条:

海东同志:请你部借二千五百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的问题。

顺致敬礼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随后将借条交给杨至成,让他去找徐海东。实际上,徐海东团内的资金也并不宽裕,此前转战许久,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了陕北,这里又地处偏僻。但徐海东收到借条后,却完全没有多想,直接叫来供给部部长,准备借钱。

部长查国桢告诉徐海东:“部队现在只剩7000块大洋,眼下马上要添置冬装、购买药品和油盐粮菜,算来算去,也还差3000多块大洋没着落啊。”“留下2000块,拿5000块给党中央。”徐海东斩钉截铁地说道。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查国桢瞬间愣住了,眼中逐渐涌出眼泪,犹豫地说:“军团长,这钱是该借,可您不知道,这7000块大洋,是长征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点一点攒下来的,谁也不舍得多用一点。您至今连一件大衣都没舍得添,部队过冬也……”杨志成随后也表示:“军团长,要是不好办的话,我回去向毛主席报告……

徐海东当然知道部队所面临的困难:“是啊,这点钱本来我们自己就不够用。但是如今毛主席都亲自开口借钱了,说明党中央红军的日子比咱们还要困难,不管怎么样,都要先保证中央度过这一个寒冬!”

徐海东还立即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动员部队把缴获的部分武器、药品、布匹等物资一起送给过去。徐海东这一讲大局、顾大体的举动,解决了中央红军的大问题,被毛泽东称为“雪中送炭”

若干年后,毛泽东对这件事仍旧念念不忘,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他深情地说:“陕北的那个冬天,多亏了海东同志借来的5000块大洋,为革命帮了大忙啊!”

随后,红十五军团主力南下,攻打张村驿这个小镇。正当徐海东部署部队准备攻城的时候,突然从军团部后方跑来了一匹快马。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团政委程子华派人给他送信,请他速回驻地,下午毛泽东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同志要到军团部来。

徐海东立即命令部队停止攻击,自己飞身上马,朝军团部奔去。这一段路程要翻两座山,徐海东一路狂奔,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就赶到了。徐海东进窑洞刚洗了把脸,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就到了。不等程子华介绍,毛泽东就紧紧地握住了徐海东的手,徐海东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看到他们几人瘦弱的身体,就能够感觉到毛泽东和中央红军这一路的辛苦程度。程子华又把彭德怀介绍给徐海东,这两位一直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骁将,也是一见如故,十分亲热。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毛泽东笑着说道:“海东同志,你部队的仗打得不错嘛,刚才我们在外面看见,战士们的纪律很好,装备也蛮好,你这个当军长的带兵有方啊!”徐海冬有点不好意思了:“主席,我没读过多少书,是个粗人……”“粗人会打仗嘛,革命又不是绣花。”毛泽东笑着接过徐海东的话。

一番亲切的寒暄之后,大家开始对这次的战况进行一个讨论和汇总,并制定作战计划。毛泽东期间问向徐海东:“你们说这第三次‘围剿’ 能粉碎吗?”“能,完全可以粉碎!”徐海东信心十足,毛泽东也满意地笑了。

他拿了份地图,看过后对徐海东说:“海东同志,先照你们的计划,把张村驿拿下来,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你要辛苦一下,今晚就出发。”“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我吃完饭马上回前方去。”徐海东回答道。毛泽东亲切地问:“你们前线有电台吗?”

徐海东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没有,我们要是有电台,早就联系到中央了,不要说电台,就连一部电话也没有啊。”毛泽东十分喜欢徐海东憨厚朴实、爽朗直率的性格,便说道:“给你一部电台,我们好随时联络。” “我不会用它。”毛泽东笑了,摇摇手说:“不要你动手,给你们报务员。要发报,你和他们说一下就行了。”

徐海东乐了,高兴地向毛泽东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毛泽东临走时,握着徐海东、程子华的手说:“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送走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同志后,徐海东又立即奔赴前线。走出窑洞后,他跨上战马,朝着张村驿方向飞奔而去。

半夜12点,徐海东回到了前线,又连夜召开干部会,传达了毛泽东、 彭德怀的指示,最后大声宣布:“马上发起进攻,一定拿下张村驿。” 最后,战斗胜利了,张村驿里的敌人全部被歼。“快,给中央发个电报,向毛主席报告一下我们的战况!”徐海东高兴地说。

就这样,徐海东和毛泽东之间,发出了第一份电报……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几天之后,直罗镇战斗打响,仅两个小时敌人就全部被歼灭了。这场战役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亲自指挥的一次著名战役。此后,敌人便停止了对陕北根据地的进攻。

这之后,徐海东常常和毛泽东等人一块住窑洞、开会、行军,大家在一个桌上吃小米、山药蛋。

一天,毛泽东和徐海东拉起了家常,问到他的家庭、亲人时,徐海东坦率地告诉毛泽东,他是湖北人,家里7代做窑工,有兄弟姐妹10人,母亲为他受了许多苦。想起母亲,徐海东歉疚地说:“我很想念我的母亲,只是为革命尽忠,不能尽孝呀。”

毛泽东深情地说道:“你是个好共产党员,又是一个孝子。”接着他又问:“你结婚了吗?”徐海东回答:“结了,长征结束时和周东屏同志结的婚,她是红二十五军中仅有的七个女战士之一。” “你要多关心爱护长征过来的女同志,她们一路走下来,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她和我一样,从小受苦,没念过书,也是个‘粗人’。”

毛泽东听到这句话,笑了,站起身在窑洞里边踱步边说:“我们今天的革命,就是‘粗人’的革命,工人、农民的革命。 等情况好起来,我们要办学校,让‘粗人’都变成‘细人’。”

徐海东很喜欢和毛泽东在一块,他觉得毛泽东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不摆领导同志的威风,说话随和,生活朴素,看不出和他这个“粗人”有什么不同。

1938年8月,徐海东因劳累过度,旧病复发,病倒在了华北前线。徐海东的病情报告给了中央之后,毛泽东立即命令徐海东回延安治病休养。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不过徐海东接到这一电报,心里却是十分难过的,因为他的始终想的都是打仗,把敌人赶出中国。所以他来到了延安之后也闲不住,常常缠着毛泽东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前线战场上去继续打仗,而毛泽东也总是安慰他说:“不急,你还是安心养病,仗有你打的。”

为了让徐海东早日恢复健康,毛泽东还特意批了50元给他增加营 养。毛泽东这一系列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徐海东深受感动。见主席不批准自己上前线,徐海东便提出想进学校学习。毛泽东当即答应了。随后,徐海东进入了马列主义学院读书学习。

1939年,全国抗战的局势恶化了起来,徐海东便再次找到毛泽东:“主席,我该上前线了。”毛泽东不放心地问他:“身体养好了吗?”“好了,打一仗就好了。”“打仗可以治病,这是你的发明。”毛泽东笑着说,“好吧,那我就放虎归山了,准备出发吧!”

过了几日,毛泽东对徐海东说:“中央已经决定,派你和刘少奇同志去华中工作。”就这样,徐海东再次回到了前线。结果他打起仗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不要命的和敌人相拼,导致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了,经常吐血。

得知这一情况,毛泽东立即发过去一份200字的电报,最后8个字是:精心养病,天塌不管!因为徐海东的身体越来越差,当时的医疗条件也很艰苦,所以后来的八年时间里,他一直都在病床上度过的。到解放战争结束,徐海东重返战场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到了1955年授衔得知自己将评为大将时,躺在病榻上的他,又一次彻夜难眠。他想向党中央反映情况,恳请把自己从大将的名单中拿掉:“我这些年没打过什么仗,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还授我这么高的军衔,我受之有愧!”之后,他便向中央写信说明了这一想法。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但毛泽东没有同意他这一要求,还经常会对大家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也郑重地对他说过:“海东同志,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恰当。”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十分关心徐海东的病情,常常会写信询问。毛主席的关怀让徐海东十分感动,他把这些来信放在枕边,每天都拿出来看一看。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他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了起来。

1956年9月,徐海东移居北京后,在身体略有好转、 能在别人的搀扶下走出卧室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工作。

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让他参加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徐海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的他,陆续出席了一系列中央的重要会议,并主持编写了红二十五军战史,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将自己30多年前的大小战役经过、行军路线等等一些许多的动人故事都一一叙述了下来。

1969年3月,在这段特殊时期里,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参加会议的代表都陆续来到北京,但徐海东却没有出席。此时的他躺在病床上,心事重重,思索着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彻夜难眠……

当毛泽东发现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上没有徐海东的名字时,随即叫来了周恩来,点名要让徐海东出席九大。周恩来也立即召集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一提议。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4月1日,中央几位工作人员亲自来到徐海东的家里,向他表明了这一决定和毛泽东的特别交代,并问他:“你能出席今天的大会开幕式吗?如果不能参加,可向中央请假。”徐海东激动地说:“主席提我的名,身体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

就这样,病重当中的他,带着氧气袋就匆匆赶往了人民大会堂,在主席台上临时加了个座位给徐海东。看到这样的徐海东,当时周恩来等多人都留下了眼泪,不只是因为他病重还来参加会议,更是因为毛主席对他的情谊。

大会结束后不到一年,徐海东不幸病逝了,享年70岁。在徐海东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反复念道的是:”我想见毛主席……

长征后,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看到饭菜伟人说: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陕北   党中央   周恩来   苏区   大洋   窑洞   粗人   伟人   红军   战役   饭菜   前线   部队   敌人   同志   身体   日子   中央   徐海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