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作者:小橘子

秦基伟是我军一位杰出的将领,他成长于革命战争时期,屡立殊勋,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秦基伟被授予上将军衔。

秦基伟1914年出生于湖北黄安秦罗庄,自幼父母双亡,和一个哥哥相依为命,11岁哥哥又离他而去,幼小的秦基伟不得不挖野菜、砍柴、为人放牛、打工谋生,饱受旧社会的摧残。1927年家乡爆发“黄麻起义”,13岁的他参加了革命。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武器装备是非常简陋,甚至可以说是原始的。许多红军部队并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头戴五角星八角帽,一身蓝灰军装,那只是江西苏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才有的服装。其他根据地的红军部队,大多数没有统一的军装,都是老百姓的装束,只是脖子里有个红飘带或者胳膊上有个红袖标,表明是一个红军战士。

至于武器就更加简陋了,有正规步枪的只是少数最精锐部队,更多的战士持有的都是大刀梭镖这样的原始冷兵器,秦基伟刚刚参加红军,就只有一根梭镖,要用如此原始的武器去迎战装备着快枪的蒋军部队,恐怕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胆怯。

只有十几岁的秦基伟却根本不怕,每次战斗,都手持梭镖,呐喊着第一个冲锋。一次战斗,秦基伟挺着长长的梭镖在战场上突然发现一个白军,那白军手里有支秦基伟眼红多时的“汉阳造”步枪,秦基伟立刻大喊一声,操枪就向那家伙冲去,那家伙被小老虎一样的秦基伟吓破了胆,丢下步枪连滚带爬逃走了,秦基伟缴获了他戎马生涯第一支步枪。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由于作战勇敢,秦基伟很快就升任警卫连连长。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打秦基伟家乡黄安,秦基伟别提多兴奋,摩拳擦掌想上前线,他没事就磨一口大刀,这口大刀是他大伯当年送他的,又厚又重,长满铁锈,秦基伟爱不释手,把大刀磨得锋利无比,天天挥舞着大刀,左劈又砍,磨炼杀敌技巧。

可是,他所在的警卫连职责是负责总部机关的安全,并不是冲锋陷阵的一线部队,求战心切的秦基伟整日背着大刀,腰里别着盒子炮,却只能耳朵听着前方枪炮隆隆,每天站岗放哨,别提多憋屈了。

有一天秦基伟再也受不了了,来到营长屋前,一脚踹开房门,大声说道:“这个岗老子不站了,老子要上前线!”

营长正在缝补衣服,瞟了秦基伟一眼,不理睬他,这种血气方刚的战士红军很多,营长见怪不怪。可是性格暴烈的秦基伟不停地嚷,营长这才对他说道:“你想当英雄,也好,你想去哪就去哪吧……”

秦基伟大喜,转身要走,营长接着说道:“但是,必须把警卫连留下,他们的任务是保卫部队总部……”看着秦基伟愕然的样子,营长又加上一句:“还有,把盒子炮也留下,你就用大刀吧,仗打完就封你秦大刀!”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营长本来是想用这种办法要他明白自己职责,知难而退。哪知道秦基伟一根筋,二话不说,摘下驳壳枪一扔,真的背着那口大刀一个人上了前线!秦基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凭借着纯熟的刀法,秦基伟在战场上和敌人一次次展开“白刃战”,真的仅凭一口大刀斩杀好几个敌人,从此“秦大刀”这个光荣的绰号就跟随他一生。

抗战时期,秦基伟更是将勇猛豪烈的“大刀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抗战初期,太行山区成立了—二九师独立支队,秦基伟担任支队司令员,政委是赖纪发,因此独立支队又叫“秦赖支队”。

当时支队缺少武器,秦基伟就命人打造几百口大刀,组织了一支“大刀队”,秦基伟亲自率领。太原有座县城,汉奸活动非常猖獗,他们给日军当奸细,窥探抗日武装情报,给日军带路,替日军搜刮钱粮,甚至替日军掳掠妇女供日军淫虐,影响极其恶劣,秦基伟决心重重打击一下汉奸的嚣张气焰,1938年4月2日夜,秦基伟带着三百大刀队,夜袭这座县城,一夜就杀了一百多伪军,所有伪军的尸体旁边都有一个纸牌,上面用汉奸的血污写着一行大字:“给日本侵略者当走狗,就是如此下场!”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秦基伟一鼓作气,接连又一连拔除七十多个日军据点,击毙三百多日军汉奸,秦基伟和秦赖支队的铁血行动,使太原乃至山西的汉奸闻风丧胆,听到秦大刀的名字就骨头发麻。

秦基伟不仅作战勇猛,而且非常细心,求知欲也很强,尤其对与军事有关的新事物新技术非常好学,不懂就问,秦基伟曾经因为不认识电话而闹出一次笑话,但从这次事情中,反而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了秦基伟务实求真、勤而好学的性格。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1933年的一天,已经是红军团长的秦基伟正准备从团部前去军部领受命令,这时两个警卫员抱着一团电线进来,电线里有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秦基伟从来没有见过,警卫员故意卖关子,把那个东西递给秦基伟问:“团长,你看这是什么?”

秦基伟把那东西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这东西黑乎乎沉甸甸的,外面一层硬胶壳子,形状就像一个两头装有弹头的“奇特手榴弹”!秦基伟摇摇头,说不认识什么东西。

警卫员笑着说:“团长,你把耳朵贴着手榴弹听听。”

秦基伟把耳朵贴近一听,吓了一跳,里面竟然有人的说话声音!而且好像是郑义斋部长的声音。

秦基伟开始还以为郑义斋来团部了,可是再一听,声音竟是还是从那个小小的“手榴弹”弹头里传出来的。

咦,怪了!秦基伟瞪大眼睛死死盯着这个黑疙瘩,心想:“我大白天见鬼了?郑部长还能像孙猴子变小了钻到这黑疙瘩里面吗?!”

看着团长像只“好奇猫”一样的憨态,两个警卫员噗嗤一声笑了,说道:“团长,别找了,郑部长没有藏进这里面,他人还在三十里外的总部呢,这个东西叫电话,隔上百里不见面,也能听见对方说话,这就是郑部长叫我们送给你的,你快听郑部长下达命令吧!”

秦基伟这才将信将疑贴着电话话筒仔细听,里面果然是郑部长在和自己说话,布置任务,虽然听声音就是郑部长,可是声音太小,还有杂音,放下电话,秦基伟还是一头雾水不放心,他立即骑上战马,打马朝军部奔去。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跑了三十多里,秦基伟一头大汗地出现在郑部长面前。郑部长非常吃惊:“大刀,咱们不是刚刚通过电话吗?你怎么又大老远来了?”

秦基伟一脸憨相,不好意思说得:“我真不敢相信那个玩意儿,专门来证实一下。”郑部长也笑了:“大刀啊,你要相信新科技新事物啊,这些新玩意可了不得,它们可以帮我们很大忙,有了电话,你们前线官兵就不用再大老远来回跑,耽误时间不算,关键还会贻误战机!以后咱们不仅可以用电话通话,还会用更神奇的无线电台通话,那样,咱俩就算远隔万水千山也能瞬间沟通!”

解开心里疙瘩,秦基伟这才放心。从此以后,秦基伟更加勤学好问,每次到军部,总要打听有什么新装备,新技术。他虚心学习,总是在各级指挥员里头一个掌握新技术,秦基伟最早学会无线电,最早学会照相,最早学会开汽车……古代有吴下阿蒙,三日不见,就要刮目相看,秦基伟这样勤学好问,人们又送他一个新的绰号“秦阿蒙”,周总理知道后,风趣的形容秦基伟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十分形象。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抗美援朝时期,担任志愿军三兵团十五军军长的秦基伟,指挥了“上甘岭战役”。这场战役以艰苦卓绝著称,美军方面的指挥员为范弗里特,此人参加过二战,其作战特点以凶狠暴虐的炮火进攻著称,到了朝战,尤其是进入最关键阶段的上甘岭战役阶段,范弗里特更加凶狂,投入美军六万两千多人、一百多辆坦克、三百五十门大炮、三千多架次飞机,不分昼夜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极短时间内竟发射出二百多万发炮弹、万余枚航空炸弹到我军阵地上!美军炮火如此暴虐,以至于世界军事史从此有了一个新的术语“范弗里特基数”,意指不计成本的疯狂炮火战术。

猛将秦基伟不识电话,误认为是手榴弹,骑马30多里向上级求证

面对美军空前凶猛的炮火,秦基伟向陈赓司令员学习了坑道抵近战术,运用坑道战顶住了美军长达四十多天的狂轰滥炸,又认真学习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战术,掌握了现代化多兵种协同作战精髓,在上甘岭最后反攻阶段,志愿军终于实现了步兵、炮兵、装甲兵多兵种协同作战,也让美国日军也尝到被人狂轰滥炸的滋味。

不过,志愿军并没有范弗里特那种疯狂浪费弹药的败家子作风,而是讲求又猛又准,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这种被美军称作“斯大林风琴”的重火力武器,上甘岭仅仅两次齐射,就把597.9高地的美军全部炸成灰!以至于上甘岭被美军无尽伤感地称作“血岭”。

主席后来亲切接见秦基伟,夸赞:“上甘岭打得很好。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这个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上甘岭   梭镖   警卫员   营长   志愿军   手榴弹   作战   猛将   汉奸   大刀   日军   支队   团长   红军   上级   美军   部队   部长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