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纵丢了山头却不报告,罗荣桓亲自调查,营长撤职,连长枪毙

四野战将系列37:段苏权(二)

作者:桅杆

辽沈战役是大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整体上非常成功,一战解放了全东北。应该说,所有参战部队表现都很好。但四野的一贯风格是不回避问题,虽然打了大胜仗,但也有一些纵队受到批评,如5纵、8纵、9纵等,尤其是8纵,3次受到批评。对8纵出现的3次问题,作为司令员的段苏权在指挥上有没有问题?本文就说说这件事。

第一个问题:未及时封锁机场

1948年9月,东野南下北宁线作战。25日17时,东总在给各部队的命令中,要求8纵“应以一个师以炮火监视锦敌机场”。26日8时,东总再次电令8纵“封锁锦州机场,保证不使一架敌机降落”,并在电报中说明控制机场的重要意义。26日10时,东总第三次命令8纵“以一个师进至敌机场附近,以炮火监视机场”。

8纵丢了山头却不报告,罗荣桓亲自调查,营长撤职,连长枪毙

东总3次电令8纵封锁机场,是为了阻止敌军向锦州空运增援部队。大家都知道,林彪与主席打了几个月的“电报大战”,迟迟下不了南下北宁线作战和决心,就是担心一旦锦州不能迅速攻克,敌人从沈阳和葫芦岛出动的援兵东西对进,将使东野主力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敌每向锦州增援一批兵力,就使攻锦增加一份难度。这就是控制机场重要性所在。

在收到东总电令后,8纵回复了那份“著名”的电报:“(一)锦州敌机场有二,一在锦东金屯附近,一在锦西小岭附近。金屯附近机场已几年未用,已经不能用,敌机均在小岭机场。(二)25日17时电令以一个师控制机场,不知那个机场。”

当时的情况是:东总在22日13时30分电令8纵首长并指挥3纵9师和9纵25、26师,在锦州东北的葛文碑、薛家屯一带,准备歼灭敌93军暂22师,切断锦州与义县之间的联系。在段苏权的指挥下,战至25日,上述战役目标已经实现。所以东总在25日17时命令8纵去封锁锦州机场。

锦州确有2个机场,在使用的小岭子机场在锦州以西。如果8纵去封锁,需要从锦州的北面插向锦州以西,并越过9纵控制的地带。但从葛文碑、薛家屯一带到小岭子机场附近,距离不到30公里,强行军6个小时左右即可赶到。

8纵丢了山头却不报告,罗荣桓亲自调查,营长撤职,连长枪毙

所以,按正常的逻辑,8纵这份回电确实让人难以理解,难怪引起“雷公”刘亚楼的发火以及林彪的不快。因为:其一,不能使用的机场肯定无须控制,这是常识;其二,8纵可以建议东总或直接命令9纵部队去控制(此时9纵2个师归8纵指挥);其三,由于距离并不远,8纵也可以直接执行东总命令,派就近的部队赶去控制机场。而8纵却回了这样一份无厘头的电报,而且耽误了行动时间。

于是,东总26日15时改变命令,“因8纵未执行封锁机场任务,决改由9纵一个师去控制机场”。这样,9纵27师于28日13时以炮火控制了小岭子机场。但由于8纵的犹豫,耽误了封锁机场时间,致敌49军79师从沈阳空运了2个团到锦州。为此,主席30日在给东总的电报中特地指出:“大军作战军令应加严。8、9两纵耽误两天封锁机场,应予批评。”这里连9纵一并批评了:批评8纵是因为执行命令不坚决;而批评9纵是因为作战行动不够主动,没有利用就近的便利主动攻击。当然,这里主要是批评8纵。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段苏权的特点和指挥风格:为人“太本分”;执行命令坚决,但机动灵活性不够。

8纵丢了山头却不报告,罗荣桓亲自调查,营长撤职,连长枪毙

第二个问题:大意失守小紫荆山

10月6日凌晨,在扫清锦州外围的战斗中,8纵23师68团攻占了小紫荆山。由于攻占太顺利了,留下来防守的68团3营8连就麻痹大意了,根本没想到敌人会发动反攻,工事没有做好就休息了。结果,当天下午敌军出动1个营,一个反扑将阵地夺去。

小紫荆山虽说不上是关键阵地,但因为是东边的制高点,妨碍部队向锦州运动。在一场大战中,少数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本属正常,不是什么大事。但有两点让东总首长难以容忍:一是因麻痹大意而丢失阵地,这在锦州外围战斗中是绝无仅有的;二是8纵没有报告,东总是从敌军电台广播中才得知小紫荆山丢失的。特别是第二点,是比较恶劣的。当时,可能是23师及8纵感觉阵地收复难度不大,本想在收复之后再报告。但不及时报告是违反纪律的。

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68团,其上级是23师,然后才到8纵。罗荣桓政委亲自赶到8纵过问此事。8纵也当即做出处理:68团团长及3营营长撤职,8连连长被枪毙。随后,23师用1个小时就重新夺回了小紫荆山。段苏权为人非常好,很体恤下级,按丁盛的说法,是“这个人实在是好”。应当说,段苏权对丢失小紫荆山并无直接责任。但这件事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他治军不够严格,领导责任肯定是少不了要担的。

第三个问题:攻打锦州突破较慢

林彪对攻打锦州的部署是:以2纵、3纵和6纵17师由北向南攻击,为第一突击方向;以7纵、9纵由南向北攻击,为第二突击方向;由8纵由东向西攻击,为辅助攻击方向。

8纵丢了山头却不报告,罗荣桓亲自调查,营长撤职,连长枪毙

10月14日上午11时,在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东野5个纵队又1个师对锦州发起总攻。经30分钟战斗,第一、第二2个突击方向先后突破锦州城防。而辅助方向的8纵直到晚上10时15分才突进城内,比兄弟部队晚了10个多小时才突破。

8纵突击进展缓慢,当然有客观原因:炮兵不足、敌人在城东方向布置了重兵等等。但在敌情侦察、突破口选择、攻击准备、兵力配置、进攻组织等方面,即在军事指挥上,也存在需要总结的地方。同样是8纵(45军),3个月后在攻打天津时,3分钟即突破城防,是攻打天津的5个军中,第一个突破城防的部队。

8纵丢了山头却不报告,罗荣桓亲自调查,营长撤职,连长枪毙

接连出现3个问题,按8纵一些老人的说法,“打锦州,我们8纵丢了脸”。应当说,8纵在辽沈战役中的表现,对段苏权的军事生涯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下文会说到。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北宁   辽沈   锦州   城防   营长   作战   炮火   连长   电报   紫荆   山头   阵地   战役   部队   批评   命令   机场   方向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