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中国人才正在大量回归!

日前,The Business Times报道称,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谷歌工作的王毅先生,在2011年的某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回中国。他对这个搜索巨头的产品经理的职位感到无聊,并希望回国创业。

外媒表示,王毅的决定象征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趋势,受过美国培训的中国人才正在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全球扩张和主导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关键力量。今天许多人已经在中国获得了职业发展机会,中国国家政府也为前沿研究提供了财政激励。

硅谷的中国人才正在大量回归!

接受美国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人才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进行全球扩张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努力主导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下一代技术尝试的关键力量。留学生毕业后在硅谷谋得一份工作并且获得绿卡,曾经是令人羡慕和梦寐以求的。但是今天,许多人转而希望在国内寻找职业发展机会,国内现在风投充足并且政府提供激励的财政政策以推动前沿课题研究。

“越来越多的人才正在回归,因为中国创新领域真正有了动力,”全球知名猎头公司史宾沙(Spencer Stuart)的猎头肯奇(Ken Qi)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

硅谷的中国人才正在大量回归!

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然后长期在国内发展的人,在国内被称为「海归」。为美国科技巨头工作风光无两,而现在一批中国本土企业通常也声望相当。作为一个在国外鲜为人知的搜索引擎巨头,百度任命微软出身的陆奇执掌人工智能业务,使他成为近几年最引人注目的海归之一。

科技已经取代金融,成为海外华人回国的最大吸引力,据全球化智库(CCG)和职业招聘网站智联招聘(Zhaopin.com)在2017年对1821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这方面人才占回国留学生的15.5%。这个数字较2015年的调查数字上升了10%。

报告显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但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而美国、英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就占比超过56%,因此造成了大批的海外留学生归国的现象。

并非所有人都选择放弃硅谷。据来自LinkedIn网站在2017年公布的报告称,全美国85万人工智能工程师中,有7.9%是华人。当然,这包括许多与中国大陆没有紧密联系或不愿意回中国大陆工作的华人。不过,在美国有华人血统的人工智能工程师数量还是多于中国,即使这些人只占美国人口的1.6%比例。

硅谷的中国人才正在大量回归!

搜寻海归已经刺激了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猎头行业。在Facebook圈子里,猎头们和来自海外的工程师在这样的社区里交流热络。吴杰(Jay Wu,译音)在过去三年已经为中国企业挖来超过100名工程师。作为跨境科技人才服务商GCP(Global Career Path)的联合创始人,吴杰建立了一个在线社区,为学生走向职业生涯提供服务。

放弃美国回到北京,对于华人工程师来说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但是,中国大陆的科技巨头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有三点,即工资的快速增长、发展机会和家的感觉。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在享受泡沫红利,员工补偿有时会赶超美国同行。据说有一家初创公司雇佣了一名人工智能工程师,在 4 年内为其支付的现金和股份加起来价值高达 3000 万美元。对于那些不愿意归国的工程师,中国公司正在增强招聘力度。

尽管华人工程师在硅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是很少发展到顶层。在硅谷那些大型科技公司,担任领导角色的一般都是白人、黑人或印度人,很少见到中国人和其他东亚人的身影,这在硅谷似乎已经成了公司潜规则。这一现象被称为“玻璃天花板”。

“越来越多在硅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工程师最终发现,加入一家快速增长的中国公司,对于他们来说在职业生涯上更有价值,”风投公司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 Tung)表示,“在谷歌、LinkedIn、Uber和AirBnB,都有中国工程师,这些工程师正在试图弄清楚‘我应当留下还是回去’。” 童士豪组织过一些挖人才的活动。

中国高达7.51亿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试验场,大笔资金和大数据对于那些想把理论变为现实的人来说是不可抗拒的。

Xu Wanhong 于 2010 年完成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在 Facebook 的新闻订阅部门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中国初创公司神州优车的一支访问团队,与其相谈甚欢,随后便开始了在线往来,并于 2015 年跳槽回国。目前他就职于快手,一家估值 30 亿美元以上的视频服务公司,在京郊地区日常通勤 20 公里。这与 Facebook 的豪华门洛帕克总部和早餐吧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我不是为了住大房子才去的美国。我是为了那些有趣的问题。」他说道。

还有一些人的关注点是人情纽带:上海与旧金山相隔 11 个小时,文化差异巨大,没有任何技术能够消除这种隔阂。

从小在重庆长大的 Yang Shuishi 自小对西方怀有很深的向往,长大后他给自己取名为 Seth 并在微软雷德蒙园区谋得了一份软件工程师的梦想职位。但是美国郊区并不适合这样一个单身汉,他的家乡人口大约是西雅图的 40 倍。尽管他后来在谷歌和 Facebook 坐上了领导的职位,但美国的生活仍然充满孤独,最终他对这里的生活失去了兴趣,决定回国。

「你只是巨型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你永远看不到大局。而我的那些已回国的朋友们,他们在思考的是经济问题和社会的大趋势,」他说道,「即使我会被空气毒死,寿命缩短十年,那也比在这里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硅谷   在线   猎头   人工智能   中国企业   美国   中国   留学生   海归   巨头   工程师   机会   华人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