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因为精神能量低,因为情绪严重透支。这是严重精神内耗的表现。看似是身体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心理内耗的原因。

有这么一个问题需要你思考一下,那就是你活得开心吗?

如果答案YES的话,就可以继续往下看了。

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过这些崩溃瞬间:

明明内心充满焦虑,表面却要强装佛系;
即使晚上10点就睡,白天却依旧困得要死;
有时想睡睡不着,该起的时候又醒不了;

做一份不算差劲的工作;
闭眼单身,睁眼还是单身;
没有特别热爱的东西;
又或许不知如何开始努力。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想要改变,却不知怎么努力;接受现状,又心有不甘。你是否也试过各种看起来很牛x的精力、时间管理法,尝试通过列清单,进行按部就班的生活来缓解自己的疲惫。

长久下来,心理内耗过度,就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表现之一就是容易疲劳。

心理内耗的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工作状态,但身体似乎没出现什么毛病,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明明没做什么,就已经觉得累了”,是很多容易疲劳的人常有的感觉。表面上确实没做多少事,但你的内心却在不停干活中。

一两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打破你的计划和心态,让你从干劲满满一下子变得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甚至患上严重的「拖延症」。这并不是你意志力不坚定,或者计划做得不够完美导致的。而是因为你的「情绪收支」严重失衡,支出远远超过了收入。

1)情绪大量支出

我们日常除了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个被我们经常忽视了的劳动——情绪劳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学校里,和同学、室友打交道。

工作上,完成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感情中,应付各种小摩擦,小矛盾。

生活中,下雨天挤公交地铁。

人际交往中,应付各种的交际。

在内卷化严重的当下,不仅仅是工作,只要你活着,活在这个社会中,情绪劳动就不会停止。

2)情绪收入微薄

如今的年轻人都特别丧。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情绪投资出去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充满抱负地进入社会,却发现自己拼死累活996,是在为老板创造价值,而不是自己。努力打工,却发现永远追不上房价。不知道努力的意义在哪里,随之「意义感」也逐渐模糊。

虽然心累看起来并不致命,但并不代表没关系。

一是因为,如果不改善,它会严重影响你日常效率,不管是工作,还是人际,都会被严重阻碍。

二来,长期心累,会让你逐渐丧失掉快乐的能力。

我们身心是一体的。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身体上,忽略了心的重要性。我们努力照顾自己的身体,却从来没有意识到需要照顾我们的内心。

以下5个小方法,可以帮你减少精神消耗,缓解疲劳状态,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与其逼着自己加油,不如找到为什么踩着刹车

上幼儿园时,可能一句不想上学,就能在家待一天。

现在上班每天打卡,晚上加班,周末还单休。

可以给时间自己充电休息,实在太累了,就请假一天。但最终还是要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去出发生活。

生活不易,请勿泄气。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2、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从被动活着,变成主动生活,活着一听是不是就觉得很累?

活着是一种被动的消极防御,是一种勉强的苦苦支撑。

我们常常觉得,要升职了/变瘦了/年薪百万了/买房了/财务自由了……总之要实现了什么,才配有生活。

但是事实是,你不学会享受生活,你就没有能量持续下去,也没有能量去驾驭去赢。

降低期待,100分很难,只要做到70分就行了

很多人之所以做什么都累,在于开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投入了过多期待,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3、调整自己的思维,停止胡思乱想。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你这样想,别人可能并没有这个意思。我们脑子里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这些想法在潜意识里时时刻刻跟着我们,占据着我们的大脑,像隐形的寄生虫一样,消耗着我们的能量。要内观,要跟自己的内心对话,看到它们。看到它们就可以理解它们,就可以接纳它们,就可以安抚、整理、释放它们。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4、活在当下,平常心面对未来的不可控因素。

就好像你在备战期末考试,还剩一个月的时间,你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很累,不是因为你学习上思考的累,而是你担心期末成绩的累。把注意力放在担心期末成绩上,会比放在学习思考上,要累100倍。因为这种累是没办法解决的,没有完善的方法,只能每天都忧心仲仲的。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5、设定小目标来维持行动的积极性。

设定合理的计划目标,找可以达到的目标作为参考物,切忌设定过高的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心理能量多或少的人,都需要定期清理内部情绪。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疲劳   内耗   能量   内心   情绪   想法   身体   努力   原因   目标   精神   心理   时间   计划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