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中国对沙漠的治理是可歌可泣的,在中国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全世界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沙漠——毛乌素沙漠,如今已经亭亭如盖,在几年时间内的自我生态循环下,在去年发现了一些明长城的营堡,而在今年的6月9号,这里已经恢复了完整的明长城营地。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相比中国的七大沙漠来说,这块沙地或许不算什么,但是4.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一旦扬沙,也足以引起一场规模不小的沙尘暴。然而在2020年的4月,当地村民在去沙土修路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文物遗迹,随后立即上报当地有关部门,终于在一年多过去了,明代长城城堡——清平堡遗址正式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明代长城城堡——清平堡遗址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清平堡遗址,最早建立是在明成化年间,大清时期,康熙平定了噶尔丹后就被废弃了。而在当时,因为背靠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最终被一次次的沙漠东移给覆盖了,令人震惊的是,它并没有被数百年时间的沙漠所风化,这是目前的一大疑点,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清平堡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其能很好反映出明长城营堡的格局风貌及时代特征,对于科学保护和利用陕北长城遗迹有着重要的意义。

清平堡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长约300米,共有三门,城堡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北侧和西北侧城墙为弧状且有折角。2020年4月,当地村民在城内取沙土修路中发现有泥塑造像、建筑材料等遗迹,随即上报至文物保护部门。2020年5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取土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到,这城堡之所以被保存这么完好,最主要还是被废弃后,短时间内就被沙漠给覆盖了,让我们今天才能见到一个如此完整的沙漠古堡。在经历一年的文物抢修挖掘工作后,得到了城堡的相关信息。

据碑文记载,该院落是名为“显应宫”的城隍庙。该石碑为万历年间,明末著名将领杜松担任延绥地区副总兵时集资重修时所立。最后一次被维修,则是在明代嘉靖年间。

截止目前,在这片被中国人消灭的沙漠里,发现了造像30余尊。接近真人大小,均为城隍、判官、夜叉、小鬼等形象。这座城堡遗址,应该是目前保留最好的明长城城堡,对中国考古界来说,很具有研究价值。当然了,它的完整保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毛乌素沙漠的关系。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之所以至今还能完整的保留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被沙漠覆盖了,隐藏了它的存在,还一个原因就是,毛乌素若是不被中国这么多代人给治理了,或许就永远都不被人类发现了。

70年治沙路,今已亭亭如盖

这两张图很好的描述了中国治沙人,是如何将沙地转变成亭亭如盖的森林。第一张图左侧是老人郭成旺带着自己的曾孙进入毛乌素治沙,而他当时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子孙后辈,都能在这条路上不放弃,直到毛乌素能够像其他绿地一样实现正常的自我生态循环。右侧则是他和自己的孙子郭建军抱着他当年种下的第一颗树,时间分别是1998和2020。今年已经百岁的老人,在给记者介绍自己的成果。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第二张图则是一辆汽车,行驶在毛乌素被治理后的隔离带中央,一边早已亭亭如盖,另一边正在生根发芽。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1000多年前的毛乌素,还是一片青青草地,甚至还有水田和成群的牛羊,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但是随着朝代更替,战乱频繁,和不规则的流放,让这类逐渐沙漠化。在开国年间这里已经是不毛之地,遍地黄沙。

50年,中国第一代治沙人开始了他们的战斗计划,陕西省政府制定了“东自府谷大昌汉,西到定边盐场堡,营造陕北防沙林带”的规划,国家林场建设与群众造林工程同步推进。

81年,当地政府决定,提出可将“五荒地”(即荒山、荒沙、荒滩、荒坡、荒沟)划拨给社员,允许长期使用,所植林木归个人所有。

榆林有44万户农民承包“五荒地”900多万亩,涌现出不少千亩、万亩的个人承包造林治沙大户。郭成旺就是其中的一位。

郭成旺虽然不是第一个进入沙地战斗的群众,但是他绝不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所以他说: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为中国绿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这一家人也一直在完成上一辈的承诺,儿子郭喜如今也年入古稀,他回忆到,自己小时候只是希望在这里的风沙小一些,如今已经实现了,甚至都能乘凉了。

郭成旺孙子郭建军则表示:过去我们只想消灭沙尘,如今木已成林,希望在种树治沙的同时,还能有点收入,现在正在尝试种植苹果。

而当年和郭成旺一起进入沙漠的曾孙郭涛,如今也已经25岁了,望着这四代人一起种下的植被,他希望这些树木早日成材。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如今,毛乌素沙漠,不仅没有飞扬的沙尘,成片的森林木材都开始进入市场,而当地的居民也都能够种植蔬菜,相继在国内市场上市了,甚至还远销海外。

毛乌素,正在中国多代种树人的努力下,逐渐成为当地人创造财富的要地。种树拦沙,树叶掉落下让土地腐蚀,成为能够种植的,富有营养的土地。这是森林生态的循环。

70年努力没有白费,被中国消灭的沙漠,显露中国明长城的营堡

也正是这一代代人的种植和保护,才让这周围更多的人有了更好的经济来源,也保护了这周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迹,对中国的古代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长城   沙土   中国   陕北   榆林   沙漠   陕西省   清平   沙地   遗迹   明代   遗址   年间   城堡   完整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