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原历险续二冯·玛丽/文鲍铁薇/编译

夜色越来越浓重,莫诺不时地通过对讲机,与船长联络。从他们对讲的片段里,我们断断续续地了解到甲板下的灾情:消防小组和船员们关闭了所有通向轮机舱的密封门,准备投放“哈龙”,这种惰性气体灭火剂能够阻断燃烧所需的氧气。

我想起了我的丈夫罗伯,计算着我们才结婚二周零三天,我必须再见到他,不知道他是否能感觉到,远在南极的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恐惧。

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在人群中弥漫开来,因为南极冰原不会给我们提供多少逃生的途径。一想到那橘黄色的救生艇,就不由地颤抖:登上救生艇就意味着我们中间可能会有人死去,或者,全部都不能幸免;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在这个没有窗户、四处幽闭的避难所中躲过一劫。

不知过了多久,“哈龙”黏糊糊的甜味从我们头顶的烟囱里飘了出来。人群移向一边,紧挨在一起,仿佛拥挤的企鹅群。

与此同时,无线电指挥官埃恩·莫翟开始发送求救信号,船长和船员们在密封门外时刻关注着火情。“哈龙”投放后大约20分钟,消防小组测试了门板温度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扇密封门。他们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大火把整个轮机舱熏得黢黑;位于上甲板的仪表控制板几乎被熔化;所有的灯都不复存在;被熔断的缆绳悬挂着,好像残败的蜘蛛网;所有的燃料泵都被破坏;破冰用的涡轮发动机也被烧毁了。不过,火被熄灭了,更幸运的是,火舌并没有伤及备用发动机。

船上的工作人员分成几天小组,每半个小时轮换一次,进入逐渐冷却的轮机舱,详细检查损失情况,进行系统修复,力争使船再次运转起来。

另一艘船和悉尼的海洋无线电站回应了我们的求救信号,并将信息转发给“极光号”所属的轮船公司。

凌晨3:30,工作人员恢复了紧急备用动力,船长通知我们转移到灯光微弱的直升飞机支架下。那里并不暖和,但便于人员管理。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地交谈着。有些则疲惫地坐在地上打盹。

4:40,第二小组进入轮机舱后,也没有发现新火情,于是,工作人员组织我们列队进入下一层甲板的录像室。刺骨的寒冷已经渗入了船舱,这里并不比外面暖和多少。25分钟后,汉森船长走了进来。他的脸上溢散出一种巨大的灾难中逃离的放松感。“我们必须等待检查结果,确保火已经熄灭了。”他的声音柔和而坚定,谦和的笑容里透出一丝疲惫。“非常感谢你们能如此的耐心。在得到准信前,你们还得在这儿呆一段时间,我很抱歉。”他要感谢我们?大家不由地拍手鼓掌,船长微笑着离开了。

两个小时后,船长拿着几瓶果汁和牛奶走过来,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昏昏欲睡,汉森的对讲机吵醒了大家。他告诉我们,已经与轮船公司取得了联系,双方正在商定技术维修和救援方案,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自己的船舱,不过,随时可能被召集回来,一旦再次发生火情,我们只有弃船了。

“各位有什么问题吗?”汉森问。不知谁在角落里冒出一句:“这是一次很棒的火警演习。”大家都笑了,几个小时以来,黑暗中头一次充满了笑声。

回到自己的房间,没想到那儿居然比录像室还要冷。艾力森敲响我的房门,“你看到极光了吗?”他问。我套上防寒服崇到甲板上。天空晴朗,没有月光的夜幕上,灰铝色的极光像轻透的纱帘,在太阳风的吹拂下缓缓波动。这是上帝正用指尖作画,也许是一个预兆。


不幸中的万幸


船上所有的系统都停止了工作。除了一个实验室里剩下的一些蒸馏水,我们没有任何水源。下水系统也失灵了,没有暖气,没有电。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活着。

尽管我们遭遇了可怕的事故,但我们依然是幸运的。真不敢想象,如果火灾发生在两天前,那将是怎样一个情形。那时,我们还颠簸在4米多高的浪尖上,一旦发生火情,燃料会被溅得到处都是,火势会蔓延到轮机舱的其他地方,很有可能损坏或烧毁备用引擎。而船员们的处境更加危险。在大浪中放下救生艇,小艇会不断与船身碰撞,艇内的人难免受伤。假如火灾发生在昨天,我们就只能集聚在时速80-120公里的大风雪中,而气温将是零下50摄氏度。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南极   玛丽   火情   救生艇   轮机   冰原   船舱   船员   极光   甲板   轮船   船长   对讲机   船上   工作人员   幸运   小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