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原历险续一 冯·玛丽/文 鲍铁薇/编译

与岛上的400万只野生动物为伍的,还有29位科研专家。26岁的海象专家埃恩·菲伊德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埃恩这回刚好搭乘“极光号”返回麦肯瑞尔,此前,他在岛上生活了9个月。从霍巴特出发后,他几乎一直在睡觉。而早上,我们即将抵达麦肯瑞尔时,埃恩飞快地收拾好行囊,满脸明媚的笑容,“我要回家了”他向我们宣布。

同船来的保罗·本尼是机械师,将志愿在岛上工作3个月,收集“白色垃圾”是他的工作之一。国际环保组织对海洋中的塑料污染进行监控已经有15年了。其他海域的塑料垃圾随洋流漂来,涌进南极海域,这片净土也渐渐成了世界知名的垃圾场。

专家们住在木头搭建的房屋中,错落的木屋群,仿佛古老的西部小镇。他们在此从事野生生物、地质概况等的研究工作,同时还肩负着捕猎野猫和野兔的重任。猫是19世纪被猎人带上岛的,同来的还有兔子、狗、猪和山羊。狗、猪和山羊现在早已经绝迹,而猫却在岛上泛滥成灾,有两种穴居地面的鸟类已经因此灭绝。据估计,每年至少有6.5万只海燕、海鸥葬身猫口。

在此从事科学研究是项危险的工作。1948年以来,澳大利亚南极考察发生的17起事故中,有6起都发生在麦肯瑞尔。研究站给在此的每位专家都配备了雪地护目镜,“万一发生事故受伤,在救援抵达前,可以用它保护眼睛。”麦肯瑞尔研究站站长告诉我:“岛上有很多贼鸥,这种鸟发现无助的动物时,会先啄瞎它的眼睛,以便攻击。”1979年的一起事故中,一名研究人员从悬崖上跌落,摔断了脊椎和腿,12个小时后救援队才找到身受重伤的他,因为当时没有配备护目镜,救援人员发现,伤者周围,手臂能触及到的地方已经没有任何石头,他把石头都投向了攻击他的贼鸥。


冰原之火


2000年7月24日,漂浮在南极冰原上。对于漂流在海上的船只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轮机舱起火。凌晨2:30,一长串刺耳的警报声把我从睡梦边缘惊醒。是消防演习?在这个时候?

警报声突然停了。我站在原地,希望这是一个误会,然而,它又响起了。“请注意……”喇叭里传来船长托尼·汉森的声音,“轮机舱发生小火灾。请各位到甲板上集合。”这不是消防演习。但只是小火灾,我想,可能并不严重。匆忙中,我从书架上顺手拿了个小电筒,然后同大家一起向船尾奔去,爬上停靠直升机的甲板。两名船员站在甲板上,黑衣、黑裤、黑靴子、黑头盔,全副消防装束,脚边放着呼吸面罩和氧气瓶。他们默默地站着,神情严肃。我闻到了淡淡的烟味。

聚光灯照在甲板上,左舷边已经集合了不少人。气象学家盖让·杰克正照着名册点名,他的声音有些紧张。气温明显下降,跌至零下15摄氏度,我开始感到一丝不安,不知道要在外面呆多久,时间一长,恐怕我的衣服难以抵御严寒。

看来情形并不乐观,轮机舱里火势瞬间变得凶猛起来。最初,轮机员在左侧引擎附近发现小火情,并立即将它扑灭。但事实上,火源中心位于左侧引擎,且很快向外蔓延开来。轮机员刚发现火焰时,那情形还不难控制,可是当大家跑出去取灭火器时,一个火球掠过,火势立刻高涨。幸而另外的两个引擎已被密封门隔开了,逃过了一劫。

甲板上,人们在低声议论,突然,一声爆炸,瞬间整个船陷入了黑暗……

几天来,我们一直处在各种噪声的包围中:汽笛声、机器声、排水声……而此时此刻,这突如其来的黑暗把“极光号”带入了一片死寂,没有了机器的声响和震颤,有的只是南极冰原可怕的沉默。

94米长的大船仿佛一只无助的小舟孤独地瑟缩在数千平方公里的冰原上。每个人都在恐惧中噤声不语。“请不要惊慌,”这是船副莱斯·莫诺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请呆在一起,我们会没事的。”他的语气镇静温和,让人感到一丝安慰。

“我看不见!”还在点名的盖让结结巴巴地说。我想起口袋里面的手电筒,拿出来递给他。他继续点名,队员们的回答很响亮,但还是搀杂着些微的恐惧。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南极   冰原   轮机员   玛丽   护目镜   轮机   火势   极光   甲板   山羊   岛上   瑞尔   声音   发现   引擎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