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 陈夏法/文

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自然,重回大自然”的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的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


人从水中来


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在陆地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都逐渐退化了,但仍在人的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留下了鳃的痕迹。


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产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淼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据生命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以后,首先由单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的鱼类。鱼类中的一支(总鳍鱼)逐渐从海中登上陆地,演变成为两栖类,尔后又逐渐将在水中呼吸的鳃进化成为在空气中呼吸的肺。以后,两栖类又进化到爬行类、哺乳类以至人类。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足以佐证上述结论的例证:属于两栖类的蛙的幼体蝌蚪,和鱼一样地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后蝌蚪变成了蛙,登上了陆地,鳃变成了肺,进化到用肺呼吸。惟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异,蛙类的这个由水登陆的过程,是在两三个星期的短时间内发生的。可是,当初的总鳍鱼由海登陆,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


(未完待接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奇伟   海洋   哺乳类   脊椎动物   蝌蚪   胚胎   鸟类   鱼类   陆地   印记   起源   奇妙   水中   呼吸   人体   人类   生物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