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即使身为飞行员,也会在某些时刻感到莫大的紧张甚至恐惧。对于飞机的全权操纵者,危急时刻到来时,飞行员可能只有数秒钟时间决定该做些什么,特别是在两台发动机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突发状况的情势下。2019年,乌拉尔航空的两名飞行员就凭借自己扎实的技术和过人的意志完成了一次紧急降落,拯救了全机233人的生命。

紧急迫降玉米地

2019年8月15日,乌拉尔航空公司飞行员达米尔·尤素波夫(Damir Yusupov)和高尔基·穆尔津(Georgy Murzin)驾驶他们的空客A321-101从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机场起飞,准备飞往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但是这一名为178航班的任务刚开始就出了麻烦。飞机起飞后不久就遭遇到了恐怖一幕——飞机撞上了一大群海鸥,此时飞机高度只有750英尺!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情况向悲剧演化,留给他们的时间只能用秒计算。这群体型中等的鸥鸟撞击使飞机的两台CFM56-5发动机都受到重创。第一次撞击就导致左侧发动机完全失去动力,第二次撞击又严重削弱了右侧发动机的动力,难以维持继续飞行。

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迫降是唯一选择,那么在哪儿迫降?身后就是跑道,在跑道上迫降应该是一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只在飞行员头脑中闪现了一下就被排除。原因很简单,只有微弱动力的飞机无法维持持久飞行,如果转向掉头重新对正跑道会消耗掉极为宝贵的能量,飞机将无法维持高度和速度,极有可能尚未到达跑道就坠落地面。不转向,飞机的高度和速度就能最大程度得到保持,也就是能量有最佳的水平,有助于让飞行员保持姿态实施成功迫降。机场外侧是大片的玉米地映入了飞行员眼帘,开阔的玉米地,茂密的玉米作物,平坦的地势,这是迫降的理想场地。飞行员果断决策,把迫降场选在了那片玉米地,这里距离机场跑道尽头5.2公里,距离上也相当合适。飞行员们决定不放起落架实施机腹迫降,迫降接地前一刻,飞行员关闭两台发动机,降低起火燃烧的可能。利用仅剩的一点推力保持了最佳状态,飞机在玉米地里蹚出了一条长长的轨迹,但是并未发生倾覆或断裂,机身始终保持完整状态,仅仅是轻微向左略有转向。从事故现场拍摄的多角度照片看,飞机接地瞬间的下滑轨迹掌握得非常好,飞机几乎是以水平姿态擦着玉米地地表一路滑行,如果飞机俯仰姿态控制不好,机体就难以保持完整。飞机的两台发动机在滑行中充作了缓冲系统,在柔软土地上迫降,发动机这样的突出部位非常容易深陷泥土率先折断脱落,这样就可能造成飞机失稳甚至倾覆,但尤素波夫的操作显然非常精确,由于飞机姿态较好,发动机一直保持和飞机在一起,直到最后,右侧发动机才率先脱落,左侧发动机吊架也随后失效,但此时飞机的前行能量已经消耗殆尽,飞机最终停在了玉米地中央。玉米地显然起了辅助作用,玉米秆浓密但强度不大,起到了不错的缓冲阻滞作用,但又不像树木那样会严重破坏机体,它们客观上帮助吸收了不少冲击能量。最终机上仅有74人轻伤,全部233名乘客生命无虞。

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乌拉尔航空公司高度赞扬两名飞行员的专业素养,他们避免了一场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不少人把这次成功迫降与美国航空1549航班那次“哈德逊河奇迹”相比对,认为两名飞行员处置相当成功。仅有航空公司的赞扬还不够,事故发生后仅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签署命令,决定授予两名飞行员“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其余5名机组也都被授予“勇敢勋章”。事后查明,机场附近非法堆放的垃圾吸引了大量鸟类聚集,而机场配置的驱鸟设备和措施又很不到位,结果这些觅食而来的鸟类就经常逡巡在此成了常客。

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紧急迫降玉米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克里米亚   乌拉尔   米尔   鸟类   航空公司   飞行员   跑道   发动机   玉米   姿态   能量   高度   机场   飞机   紧急   动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