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从古至今,所有的战争的实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武力较量。古代战争大多在陆地上展开,虽然在理论上陆地是二维平面环境,但实际上地形的高低、山脉的走向、河流的分布,以及植被的疏密,都构成了作战环境事实上的复杂化和空间化。这种复杂化注定了兵力和装备使用的诸多变数,也为军事统帅们提供了展示或高超或拙劣指挥才能的舞台。也正因为如此,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就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对各种地形以及对应的作战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军事家而言,地形能在事实上改变双方交锋的力量对比,让兵力劣势的一方有可能击败优势敌人。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之战中,希腊军队依托一面临海一面峭壁的温泉关险道成功阻击波斯大军,以5 000兵力迟滞薛西斯20万大军3天之久。同一年爆发的萨拉米海战,希腊舰队同样是把波斯舰队诱入了狭窄水道,以劣势舰队重创波斯海军。如果梳理一下这两场战斗,以及历史上诸多险地设伏的成功战例,我们不难发现,温泉关和萨拉米水道这样的地域,严重制约了优势兵力的波斯步兵和舰队的展开和机动,使其兵力优势难以发挥,而劣势兵力一方却有机会在狭窄的锋面重创敌人。从古至今,无数军事统帅都在参悟作战的地形维度可能带来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积极加以利用或避免。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斯巴达300勇士》中表现的便是著名的温泉关战斗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萨拉米海战

在地形构成战争全维度要素时代,交通工具成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制约因素。最为典型的便是战马,骑兵的行进速度远远高于步兵,使用骑兵则意味着军事指挥官可以迅速实现兵力的投送和转移。作为高机动性突袭兵力,骑兵可以敏捷地出现在原本力量僵持的锋线某点,实现快速突破,也可以被运用于形势不利的地点,实现火速增援。

但无论如何,骑兵或战车,都仍然要受到地形维度的束缚。海战技术的发展和战略思想的形成,让人类战争第一次实现了广义二维的全地域覆盖。强大的海军,可以让一个国家把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都作为自己辗转腾挪的舞台。以海洋为依托,海权强国拥有了对传统大陆强国的高机动性。传统大陆国家纵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也难以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处处设防,与海权强国实际交锋时,真正的锋线上往往无法集中优势力量。中国近代历史上面对列强的多次战争,就鲜明体现了海权强国的战争优势。列强舰队经常沿海岸一路北进,遇强则避,遇弱则攻,往往能洞开中国海防大门。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在机械化步兵初现之前,骑兵是战争中最具全域机动能力的兵种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列强借助海上优势对抗大陆军队时往往占据机动优势

当战场充盈了整个广义二维舞台后,人们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天空。如能突破地形的维度疆界,把战争扩展到空中,那就拥有了真正的三维舞台。从天上不仅能掌握敌军动向——过去的军事统帅们只能策马高坡极目远眺,还能以更出奇不意的方式投送兵力,如果再能以飞行方式实现火力投送,那么打击的范围和效果也将获得极大提升。早在300年前,人们就已经在畅想这种“战争的未来面貌”。如果军队能飞,德意志军队就能避开数百年来无人可敌的英国皇家海军,从天上跨越英吉利海峡,实现对英国的征服。1783年气球诞生后,人们最先通过气球吊篮获得了战场信息制高点,法军据此赢得了弗勒鲁斯战役的胜利。从1794年的天空之眼,到120年后的云端厮杀,再到现代的海陆空立体化作战,人类彻底实现了战争的三维空间化。而从76年前第一枚V2导弹腾空而起,人类的战争舞台终于开始向突破大气层边界跃进。从进入大气层外空间开始,人类就通过各种公开或隐晦的手段,把空间资源作为军事行动的要素加以利用。从大陆二维到海陆二维,到三维空间,再到外层空间,乃至看不见的电磁空间,战争维度的扩展,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战争史。对于交战双方,谁能拥有更多维度的优势,就等于拥有了对对手实施“降维打击”的先决条件。不论是否愿意相信,在历史长河中,战争维度的扩展从来没有固有的边疆。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1794年的弗勒鲁斯战役中,法军率先在战争中使用“进取”号氢气球作为航空情报侦察平台,掌握了战场主动

战争,一部广义维度扩张史

从陆到海,从海向天,人类军事斗争的历史始终沿着人类活动的空间和维度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维度   波斯   战争   作战   列强   兵力   广义   舰队   骑兵   强国   地形   军队   舞台   人类   优势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