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明朝算得上是中国那么多个朝代更替当中最奇葩、又最“刚”的国家了。因此,到了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多人对明朝的历史十分感兴趣。像是著名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就对明朝从建立到覆灭的历史做了生动而又有趣的描绘。

但是,关于明朝的历史记载数不胜数,正史里的侃侃而谈,野史里的风趣奇特。总之,对明朝这个朝代以及他们历代的统治者,每个人的评价都不一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另辟蹊径,从明朝人们的别样生活入手,看看是否能揭开明朝的真实面目。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公平公正,拒绝吹“枕边风”

像是现代社会也缺少不了面对升职加薪时,会有走后门的情况出现;但是,在明朝这可是大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来就是个十分多疑的皇帝,再加之他是从平民小吏一路飞跃到皇帝这个至尊宝座的,因此为了自己的龙椅能够坐的舒坦,他甚至废掉了丞相。所以,对于明太祖来说,最忌讳的莫过于拉帮结派,为他人说好话

相信熟知历史的小伙伴们都清楚,在古代官员在地方任期满决定升迁时候的评语十分重要。而明太祖朱元璋执政期间就出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山东的一位知县任三年期满,因为运送贡品的时候表现极佳,得到了中央吏部的表扬。

此事传到朱元璋耳中,惹其大怒。他认为这名知县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心民生、重视农业根本;反而在运输贡品物资方面显得十分勤快,本末倒置。这名知县也受到朱元璋的贬黜。

所以说,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是一个绝对公平公正的人,不会因为官部重臣的推举就盲目重视哪个官员,而是考察内情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能够带领战后及其贫困的朝代,在短短二十年之后便能达成“郑和下西洋”成就的大国原因。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平民,才会关注民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会被“好评”所蒙蔽。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最“刚”的明朝人

在中国古代皇室当中,送公主和亲从而换来和临边国家友好的事例数不胜数。但是,在这一方面,明朝就体现出了他们的骨气,不以牺牲女子来换取国家的安宁。因此,明朝也成为中国那么多个王朝交替的过程中,唯一一个没有送公主和亲的朝代。

哪怕是敌人已攻至城下,也绝不以女子为代价,换取屈辱的一时偷生。更是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壮阔场景。

明朝也流行有钱人抠门

现在我们也经常戏称,越有钱的人通常也越抠门。其实这个特性早在明朝的时候就体现得十分明显!明朝作为资本主义刚刚开始萌芽的朝代,商业十分发达。但是作为当时最有钱的一批商人——徽商却是出了名的小气

根据典籍《五杂俎》里的记载说,哪怕是徽商中最富饶的人家也抠门得很,这种抠门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家中的菜几乎见不到多少油;早餐的稀饭中甚至都见不到几颗米粒。平时自家吃饭也不过是几碟咸菜;直到家中有客人来访时,才会有几样肉菜上桌招待。可见他们生活的朴素程度之极致。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但是,这群对自己抠门的人,一出门就是出手阔绰的“大老板”。在古代的风月场所里就经常见到这些人的身影,为了能够获得妓院中头牌妓女的一夜良宵,不惜挥霍千金,也是毫不心疼的!明代晚期的著名学士张岱面对这幅场景道:“如果哪个城市有很多徽商聚集,那么这个地方的妓女价格就是水涨船高。”

明朝的穿衣打扮很“精致”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无论是在外表打扮上抑或是房屋装修上都需要严格按照礼制,这是每个朝代都要遵循的规制。而在明朝初期,这种规制也体现地更为严苛。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甚至明令宣布:全国人们的衣服配饰,都要以唐朝的衣制为基础。

普通的百姓要束起头发、官员则都需要佩戴着乌纱帽,着黑靴,以表现对帝王的尊重。无论何身份的人都不能穿戴玄黄色的服饰,黄色作为皇帝的专属颜色,一旦有人逾越礼制,则会被判以逾越大罪,以叛乱谋逆处以极刑。

明朝深厚的文学底蕴

明朝是一个极其重视文学素养的朝代,这点从他们的统治者当中就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的朱元璋开始,到后来的朱棣、朱瞻基等继任者,都非常喜欢给自己的臣子写诗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喜爱抑或是评价。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同理,受到信的大臣也需要回信以表自己的主张和决心。这样在皇帝和大臣之间流行的诗歌交往,所写成的诗也被称为“阁体诗”,风靡一时。但是,明朝作为一个社会风气十分开阔的时期,文人傲骨体现地淋漓尽致。后世的文人不停批判前人文学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自己的理论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明清多隐喻讽刺小说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关于明朝人文化水平深还有一个佐证的典故,就是在明英宗执政期间的一次科举考试当中。有一位考生答完试卷之后,试卷刚巧被一阵大风吹走消失了。但是,考试镇定自若重新答题,并且榜上有名。由此证实了明朝人“才子”众多的史实。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张消失的试卷最终落在了朝鲜,而试卷出现之时,还伴有异象,卷子闪着金光,在天上旋转多时落下。而这名威名在外的考生就是明朝两代,连续三次出击鞑靼,皆获得大胜的名将王越。

除此之外,明朝的书画也是极富盛名。在明朝中期就有着著名 的“吴中四家”,其中又以文征明,仇英,唐伯虎三人知名度颇高。但是比较不为人知的画家沈周,算是四人当中妥妥的宗师级人物了。而且他还是唐伯虎和仇英二人的师傅,也是二人画作的启蒙者。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在当时,沈周可谓是明朝最有权威的画家,每天来他家中求画授画的人数不胜数。也正是因为人群爆棚的沈周应付不了络绎不绝的崇拜者,特将自己的画技传授给了符合眼缘的唐伯虎和仇英。在点播之中,使二者大有进益,逐渐与其齐名。

在当时,吴中四家的画作可谓是千金难求,谁家要是得了一幅他们四大家的作品,可是全镇子的人都要来膜拜一二的。因此也作为当时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明朝人跨越国界追潮流

明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潮的国家了。他们追求外表上的精致、喜欢新鲜漂亮的东西。而最令人讶异的莫过于有一次朝鲜前来朝廷进贡时,侍女们身着带有朝鲜特色的“马尾裙”京都的女子们看见朝鲜女性身上的裙子奇特美丽,瞬间被吸引住了目光。

因此,京城中的很多裁缝制家开始效仿朝鲜女子的衣服款式,大批量制造“马尾裙”,获得明朝女子的追捧,自那之后,马尾裙也成了明朝女子当中常见的衣服款式。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明朝的职业素养

我们常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在一个公司工作就要忠实,不能够随便跳槽离职。其实,在明朝社会也是一样的。明朝的商人对员工的待遇是极佳的。首先,在明朝找工作你需要去当地的会馆登记信息,签订合同,之后雇主会为你提供住所和饮食。

但是,如果你没有坚持干到底,没超过一个月就辞职不干,就会让当地的商户觉得你干活不踏实。要知道古代的商人之间通过商会联系,一旦一个商人聘用的商人出现了这种问题,那么整个商会里的商人都会知晓。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员工在本地区之内是不可能再找到下一份工作。

并且在明朝,还特别注重雇主和员工之间的“仪式感”,哪怕是要辞掉这名员工,也不是像现在社会要么是职员递一封辞职信、要么是老板直接通知你被鱿鱼了。而是老板带着全体员工在正月初五这天去给路头神烧香。而被拉下的那名员工,就是雇主要解雇的人了。如此隐喻的方法既维持了二者之间的脸面和谐;同时,也保存了员工自身的自尊心。可谓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好聚好散。

明朝人的别样生活:丰富多彩,饶有风趣

中国拥有着两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每个朝代或者历史时期都有属于它们的独特印记。作为后人只能在前者留下的只言片语当中窥视他们的生活剪影。关于明朝这个朝代,众人褒贬不一,各持己见。但在笔者看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之下,明朝的生活无疑是丰富的、别样的、有趣的。而在这背后也离不开统治者的政策引导以及他们向文、向新的社会风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明朝   吴中   饶有风趣   马尾   朝鲜   知县   抠门   数不胜数   朝代   雇主   统治者   丰富多彩   试卷   商人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