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余秋雨

余秋雨,这个名字大概很多人听说过。愿意把自己休闲时间付与书本的人,不应该错过这个人和他的作品。其人既可说是著作等身,学识渊博,却又因其个人生活的某些选择让某些人反感。

有人说他极其虚伪,也有人认为他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更有人认为他可与朱自清、钱钟书并列,可谓褒贬不一。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究竟他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作品是怎样的?我们不妨细细品读一番。

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余秋雨其人其书

余秋雨乃浙江余姚人,出身书香门第。大量的书籍大概是那个年代他最大的财富,在当时的社会能拥有大量书籍阅读的人也无疑是幸福的,其精神世界之富足非常人可比。大学时代他就读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随后留校任教。

1992年,他的第一本散文合集《文化苦旅》出版。在这本书里,他以飞扬的笔锋解说历史的厚重,以深厚的学识铺展探寻文化脚印的旅程,以现代文人的独到见解透视历史文化的河流,剖析其苦痛,承载其幽蕴,拓展其支流。

读这本书,我们第一个遇到的意像大概是一个道人。这个畏缩、麻木、呆滞的道人,其实他更像一个旧时代的农人,他管着敦煌的莫高窟,谁也不知道一个佛教圣地为什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管,一个其实更像农人的道士。

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他就像旧时代的农人那样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活,修缮着自己的住处。有那么一天,他发现了什么,但是县里的官儿,城里的官儿都说没钱,没运费,他们用自己刚刚吃过猪油的嘴,刚刚喝过美酒的嘴,这么说,没钱,你再多拿点这个东西来。

道人又哪里有钱,他只好把这些东西用极其便宜的价格,卖给纷纷来此的洋人,东洋的,西洋的,都到他这里来淘货。他不知道他卖出了什么,只知道兜里多了不少银元,他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他卖出了什么!而读着这本书的我们,与作者的感情又会是何等相似,既痛恨又无力,作者让我们领略到了他也领略到的苦。

读这本书,我们似乎又一次认识了洞庭湖,又一次游历了西湖,又一次徘徊在苏州的巷子园林。追寻他的笔迹,每一处山川河流,又在我们认识或者还不认识的古人的笔下重现。他们来过,几千几百年前他们先于我们来过,或贬职远放,或游历八荒,或低沉抑郁,或壮丽开阔,今天我们目前风光,也曾在远去的他们面前,展开过别样风采。

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读这本书,我们见识了他笔下的上海人,精于算计的上海人,窘迫却不愿失去身份的上海人,面对外地人扑面而来的成功气息只能缄默的上海人,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以至于令人讨厌反感的上海人。

然而古有徐光启,《天工开物》可谓是古中国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集大成之言。后有宋氏三姐妹,金粉风流的外滩,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她们的身影在时代的背后影影绰绰。今有姚明、刘翔,他们在其他人种的面前,重新竖立我们的标杆,是为时代之骄傲。

2000年,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穿行4万公里,余秋雨一路同行,随后《千年一叹》发表。该书通过对希腊文明、两河文明、古希腊文明等各种古文明的探索追寻,在各种对比中寻找其衰落消失的原因,寻找华夏文明的方向。

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饱受非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余秋雨的风评就开始转向了。他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文学家,不再是温文尔雅的学者。主持人梁宏达甚至这样评价余秋雨:此人极其虚伪。为什么人们对他的印象变的这么差?这大概要从他的婚姻说起。

1991年,已婚并与前妻(此时尚未离婚)育有一女的余秋雨认识比自己年轻了16岁的黄梅戏演员马兰,此后两人堕入爱河。随后不久余秋雨与妻子离婚并与马兰结婚。在时人看来,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抛弃还幼小的儿女,另娶年轻漂亮的演员,无疑是负心薄义的行为,自当唾弃之。

然而,一转眼20多年过去,余秋雨与马兰无儿无女,一直相伴。或许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爱了,放开或许也是另一种成全。

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再之后,轮到余秋雨这位名人头上的新闻大概就是“假捐”风波了。事由是余秋雨对社会人士透露其为汶川地震灾民捐献了20万,但人们在中国红十字会的捐献名单上却找不到余秋雨的名字,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虽然余秋雨后来解释为此20万并非现金捐赠,而是价值20万的书籍,所以没有走红十字会的账目。但由于其并无明确的接收方,也无明确的单据可以自证清白,其假捐之事便总也让人难以释怀。

假捐无疑是在消费灾区人民的苦痛,也是在消费其名人光环。光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我们无从判定其是真是假。但是蹭汶川地震的新闻,消费天灾留下的苦痛伤疤,无疑是踩踏在人性的红线上,是注定要被唾弃被千夫所指的,聪明人不为也。

从文坛巨匠到同行公敌,余秋雨到底怎么了?梁宏达:他极其虚伪


从常理的角度出发,似乎一个曾经身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人,一个写出过那么多优秀文章的人,不应该做出如此失智的事情。我们只能从普通人的立场出发,希望这个事情不是真的。倘若为是,那当真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小结

我们看书,经常会看到如“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之类的评价,我们大概也不会陌生于“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之类的诗句。文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向来被目为社会精英,受人崇仰,所以大概人们也就会希望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一致。

然而,人又总是有着各种各样欲望的,修养和学识并不是完全等同,有人能做到作品与人品一致,也有人我们看其作品会颇有收益,看其人品却会大为讶异。余秋雨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可能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我们其实不妨放开那些纷扰,先去细细品读一番他的作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莫高窟   洞庭湖   秋雨   汶川   官儿   农人   公敌   巨匠   道人   文坛   道士   学识   苦痛   上海人   虚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