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到底!关于肿瘤治疗“黑幕”,张煜请求与卫健委专家公开辩论

硬刚到底!关于肿瘤治疗“黑幕”,张煜请求与卫健委专家公开辩论


压上职业生涯,选择硬刚到底。


01


5月5日,在“肿瘤治疗事件”淡出公众视野一周之后,当事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再次公开喊话。


希望能够和专家团全体人员针对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医生陆巍是否违反医疗原则进行公开辩论。


同时,亦请求卫健委重新更换专家团,并对陆巍事件进行二次调查。


张煜医生表示,其与被控诉的陆姓医生陆素不相识,但这场公开辩论不仅有助于辩明个案问题,“也是肿瘤知识科普的很好的机会,可能给非常多的肿瘤患者家属敲响警钟”。


硬刚到底!关于肿瘤治疗“黑幕”,张煜请求与卫健委专家公开辩论



02


以下为张煜医生发表的文章全文:


(前言,以下所有发言均是我作为中国一名普通医生的个人行为,与我所在医院:北医三院无关,我的单位领导对我已经很好。确实,我答应了我的亲人不再发声,原本只想过和谐安定的生活,但现在是忍无可忍,必须发声,对不起。)


首先,我和陆巍医生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反复指责和控诉就是因为我认为他就是医生中的败类,非常卑劣的、对患者敲骨吸髓的那种。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奋力一搏,终于被媒体注意,被卫健委重视,我很开心,以为会得到圆满的结局:涉事医生被严肃处理,患者家属得到应有的赔偿,医疗不良行为得到监管。


但是,卫健委的调查结果就如同当头棒喝,明确的告诉我和所有人:陆巍医生对患者的诊疗原则基本没有问题,有的只是小错。我真的很失望,也有愤怒和担忧,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假如连陆巍医生这种胡乱的前所未有的五药联合治疗都是不违反原则的治疗,诱骗患者进行血液NGS测序和未经准许的生物免疫治疗都只是小问题。


我觉得我不需要继续控诉不良医疗行为,反正将来任何肿瘤患者用任何不靠谱的药物都可以说是不违反原则,所谓指南、说明书和临床文献都可以丢到一边,因为不需要参考,医生可以想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拍脑袋想出的治疗也符合原则。


在这里,我想请卫健委的领导们想一想,这个结论其实是在为所有的医疗不良行为背书,如此一来,未来中国的肿瘤治疗很可能更没有规范化可言,某些医生更是肆意妄为,医疗不良行为更难被抑制,患病民众的生命权益如何得到保证?


我认真仔细的思考了,很显然,卫健委的领导并不是肿瘤医学专业人士,做出的判断必须依赖卫健委的权威专家团的意见,而不是某一位医生,这是非常合理的决策。但是,在陆巍事件中,我也同样非常确定,专家团的意见是错误的,关于陆巍医生的治疗方案基本符合医疗原则的结论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因此,我非常诚恳的请求卫健委领导允许我和专家团的全体人员进行一场媒体的公开辩论,主题是关于陆巍医生事件中是否违反医疗原则的问题。医学是科学,不是玄学,不会因为所谓专家团的意见就把黑的能说成白的。这个辩论我觉得很有用,可以向不懂真相的民众和受害患者的女儿马荣解释事情经过,这也是给她的一个交代。同时,这也是肿瘤知识科普的很好的机会,可能给非常多的肿瘤患者家属敲响警钟,了解肿瘤治疗中的诊治原则,并注意在诊疗过程中识别出什么样的医生是垃圾医生。


如果我输了,我请求卫健委吊销我的行医执照,终生剥夺我的行医资格,无怨无悔。


如果我赢了,我请求卫健委重新更换专家团,并对陆巍事件进行二次审查,期望得到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结果。并且,我建议卫健委更换所有专家团成员,因为他们的医学水平和道德水准不足以代表广大医务人员。坦率的说,我唾弃和鄙视他们的这个决定,并且很可能不是我一个医生这么认为。(注意,和专家团的辩论其实都不算是挑战权威,如果卫健委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希望专家团好好准备,尽量别输的太惨,千万别用罕见的胃癌类型来解释,因为我这里有足够多的罕见胃癌类型的文献,能够清晰的告诉每一个人,不能按照陆巍医生的方案治疗该类型的患者,并且也很确定存在着效果很可能更好、花费显著下降的治疗方案。我真的很期望能有这个机会,能够摆事实、讲道理,用病例、国内外指南和各种文献告诉专家团,你们错了,所以得改,并且你们应该感到羞愧,和向全体国民道歉)。


没错,这篇文章,就是我对卫健委的专家团的亮剑,如果还有身为医生的荣誉感,我希望你们能够堂堂正正的回复。


我真心请求卫健委能够答复和允许这场辩论的发生,因为这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民众还是对于国家。


除此之外,我会想尽办法赢得更多民众的关注和支持,通过知乎、微信公众号张煜医生等媒体来阐述真相到底是什么。


请求卫健委正视这一点,以前、现在和将来都有相当多的医疗不良行为的发生,原因就是缺乏监管,许许多多的患者在遭受没有必要的痛苦甚至因此丧失生命。只有重视这一点,这一切才能改善。医疗最重要的就是监管,不能放任医生为了利益而导致医疗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会威胁非常多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这里,我再次呼吁医疗改革,严控医疗不良行为,同时请求更高层领导的关注,事关亿万民众,不可不察。我也请求更多人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国的医疗才会越来越好。



03


经过这段时间的沉寂,很多人都以为此事可能迫于多方压力,最后会不了了之,这也是以往热点事件惯有套路和经常出现的终结方式。

此番“肿瘤治疗黑幕”问题,能够迎来新的进展,也是民众乐见的结果。


《新华每日电讯》曾就此发表评论:希望个案“不是以当事人删帖收场”,而是能够带动更深入的调查。同时,如张医生所言,公开辩论对相关行业知识的科普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此前,国家卫健委亦曾就张煜医生所反映问题公开表态:“绝不护短,绝不回避,要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事实上,张煜医生此番再次发文表达希望公开辩论的意愿,也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事的彻查态度,有助于平息争议,给公众一个交代,而不是让好不容易浮出水面的个别突出问题再次沉底,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越辩越清,理越辩越明。


通过公开的辩论,得以让更大范围的专业群体对个案进行判断,并促成后续对行业内部调查开展有效监督。


本就价格奇高的肿瘤治疗是否真的有“黑幕”,这个不能仅仅囿于各种流言揣测之中,能在“绝不护短”的态度下得到更为彻底的辨别和调查,确实有其客观意义上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将争议的解决诉诸公议,接受公众的监督,这对于深化医疗改革、让不透明的透明起来,是解决争议绕不开的一步,相信也是持续深化医改所迈出的坚实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肿瘤   专家   这一点   个案   黑幕   家属   民众   文献   不良行为   患者   公众   原则   医生   事件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