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有真伪,不尽是智慧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时代也罢,科学时代也罢,读书都是最高明的选择。我们只有从读书,才最方便获得知识。说白了,读书的根本,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

所谓知识,其实就是前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经验,主要是发明创造方面的经验,包括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管理制度,文艺娱乐等很多种类。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喜欢、快乐和爱的愿望。譬如说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事业,这些就是我们的喜欢、我们的快乐、我们的爱,只有从知识才容易实现这些愿望。古人所谓荣华富贵,也只有从科举知识才容易获得。因此,我们普遍看重知识,尊敬知识分子。认为有知识的人,就是智慧的化身。

智慧体现的是真理,然而知识却未必都是真理。事实上存在很多过时了的知识与伪知识,过时了的知识与伪知识就不是真理。学习和掌握的尽是过时了的知识与伪知识,对我们不仅没有益处,还会有很大的危害。洗脑的知识就是伪知识,学习和掌握的越多,人就会越愚蠢。所以,我们尊敬知识分子,但是不能迷信有知识的人,恐怕他的知识有问题,会让我们误入歧途。

世间有很多知识的陷阱,过时了的知识、没有用的知识、错误的知识、伪知识都是陷阱。我们勤奋学习,结果入了陷阱,再怎么努力也是浪费精力。掌握的都是没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知识,不仅是很难让我们实现喜欢、实现快乐、实现爱,还会给我们增添烦恼、增添痛苦、增添恨。

真正的知识都是智慧的结晶,智慧是经过凝练了的知识,必然符合真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就一定有知识。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应该是饱含智慧的知识。所有饱含智慧的知识,都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真理。譬如说思想理论知识,必须有很多成功了的实践,才可以作为真理的见证。​​​

我们发现有些人学富五车,可是实际能力比一般人强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一般人,那就是他的知识系统出了问题。知识系统的问题与个人的理解能力有关,也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从个人的理解能力来看,就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缺乏认真思考,不敢怀疑前人和权威的结论。从学校教育的影响来看,可能由于社会的原因,不希望学生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就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基础学科划分时,将逻辑学排在了第二位,其重要性仅次于数学。学生没有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就会产生理解困难,也很难分辨知识的真伪。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的就是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主要体现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记忆能力超强,可以让你有学富五车的知识。然而不会思考和分析,那就很难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哪怕你接受了高等教育,也不一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你很快会发现,学到的知识很难应用。读完大学还迷茫,难怪持读书无用论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了。关键的真知识没有学到,学到的主要都是伪知识,怎么可能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唯有读书高   万般皆下品   智慧   知识   譬如说   科举   知识分子   真伪   真理   陷阱   尊敬   愿望   能力   思想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