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以人的 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 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凡是人的精神现象,都可以归之为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心理学笔记

大脑

人类的大脑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的有机组织。

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体积大约1350立方厘米。 ​

心理学笔记

神经网络

神经系统就像是我们身体的电路,是由数十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细胞构成的。

神经元通过分叉的树突和细胞体接收其他神经元的信号,通过细胞体进行整合,并以电冲动的方式(动作电位)沿着轴突传导。

当这些信号到达轴突的末端,就会刺激充当化学信使的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分子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传递兴奋性或抑制性信息,并与邻近神经元上的受体位置结合。

研究者通过研究神经递质来了解其在行为和情绪中的作用。

一些药物(兴奋剂)通过模拟特定的神经递质或阻碍再吸收来引起兴奋;而另一些药物(拮抗剂)则通过阻碍神经递质而形成抑制。

心理学笔记

神经系统

位于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与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彼此联系。

外周神经系统有两个主要的成分。

躯体神经系统控制随意运动和反射。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不随意肌肉和腺体。

神经元聚合成工作网络,就像人们聚居在社区中一样。

心理学笔记

大脑的探索工具

临床观察早已揭示了不同脑区损伤所带来的总体影响,而现在CT和MRI扫描揭示了大脑的结构,EEG、PET和fMRI的记录则揭示了大脑的活动。

通过外科损伤或者用电刺激脑区,通过记录脑表层的电活动,以及借助电脑显示脑神经活动的扫描,神经学家得以探究脑、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低水平的脑结构

脑干开始于脊髓隆起形成延髓的地方,控制着心跳和呼吸。

在脑干中,网状结构控制唤醒。脑干的上方是丘脑,大脑的感觉平台。

小脑与脑干的后部相连,协调肌肉运动。

脑干和大脑皮层之间是边缘系统,与记忆、情感与驱力有关联。

边缘系统的神经中心之一是杏仁核,它与攻击和恐惧的唤起有关。

另外,下丘脑与各种维持功能、愉快的奖赏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控制有关。

心理学笔记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按部位可分为四个区域: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其中有些小的已知区域控制肌肉运动,负责接收躯体感觉信息。

尽管如此,大部分皮层,也就是它们的联合区,并没有这些功能,因而可以自由加工其他的信息。

有的脑区有特定的功能。

脑将其工作划分为专门化的子任务,然后将神经网络上得到的各种输出信息进行整合。

因此,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都是许多脑区协调整合的结果。

以语言为例,它依赖于一系列不同的脑区。如果一个人早年损伤了一侧大脑半球,那么另一侧半球将会具有受损半球的许多功能,这说明了脑的可塑性。

脑随年龄增长仍然具有可塑性。

而老化的神经元常常能被邻近的神经元所补偿,就像一个人从中风或脑损伤中康复时那样。

心理学笔记

大脑两半球

左脑半球对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切断了胼胝体的被试进行实验,使我们对每个大脑半球的特定功能有了精确的认识。

分别测试两个半球,研究者们证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左半球更具言语性,而右半球则具有视知觉的优势。

对有健全大脑的人情感识别的研究则证实,就脑的完整机能来说,每个半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理学笔记

进化心理学

基因是遗传的生化单位。

基因提供了合成蛋白质分子的蓝图,蛋白质分子则是人们身体和行为发展的基本原材料。

我们可以把DNA比作一本书、一段程序,生物是根据这段程序来创造的,也是按照这段程序员来执行的,其中碱基(AGCT)的排例顺序决定了这种生物的所有特性和行为。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被设计出来是为了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的。

人类的心理为什么会被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

是因为它们曾经在人 类的进化历程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和繁殖的适应性问题。

心理学笔记

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家对人的个体差异进行了探索。

通过诸如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气质研究等方法,他们鉴别出了各种不同特质和心理障碍的遗传力。

关于气质、双生子和领养儿童的遗传研究为天性和教养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这一观点提供了科学支持。

基因和环境,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交互作用,指引着人们的生活道路。

分子遗传学家试图辨别影响行为的特定基因。

心理学笔记

环境的影响

遗传的影响无处不在,同样,出生前的环境、早期经历、同伴影响和文化的影响也无处不在。

经过经验的雕琢,神经联结在一个人出生后迅速成倍增加。

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历时差异表现了不同行为准则或期望是如何引导行为的。

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个人空间、表达方式和生活节奏等准则中。

心理学笔记

性别的天性和教养

尽管男性与女性具有类似的身体适应性过程,但是不同的性染色体和不同的性激素浓度可以引起生理上的重大性别差异。

不过,性别差异变化广泛,取决于通过社会学习和性别图式形成的文化社会化。

心理学笔记

胎儿期的发展

当两亿多精子细胞中的其中之一与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时,生命由此开始孕育。

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之后,就逐渐开始形成身体的各部分器官。

到9周大时,胎儿已经发育成可辨识的人形。

婴儿分享着母亲摄入的食物、水分、空气,因此母亲所摄入的任何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物质成分都会直接到达胎儿,使其处于危险之中。

新生儿生来就具有感觉能力和某些反射行为,这可以促进新生儿与成人的互动与交流,并且确保新生儿获得营养。

例如:新生儿很快就学会了辨别自己母亲的声音和气味。

心理学笔记

大脑的发展

在出生之前,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就已经形成。

出生后,由于成熟和经验的塑造,神经细胞的联系快速地增多。

成熟和婴儿记忆

我们记不住自己出生头几年的经历。

然而实验研究却表明婴儿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所学会的东西。

儿童的动作的发展

婴儿更复杂的身体动作——坐、站、走的发展会按某一序列顺次出现,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预测。

具体什么时间会出现何种动作技能,这与个体的成熟状况和文化有关。

儿童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的观察,最终令自己和几乎所有的人都确信:儿童的心理不是成人心理的缩小版。

皮亚杰认为,我们的心理发展是通过形成图式以帮助我们同化经验,而有时则需要顺应新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儿童从0~2岁简单的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更复杂的思维阶段,这其中包括“心理理论”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学前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完成简单的逻辑运算。

儿童到了6、7岁,就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能够完成具体的运算,例如理解守恒原理。

最后,到了12岁左右,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抽象的推理。

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无论处于何种文化)一般是按照皮亚杰提出的顺序发展。

然而,与皮亚杰的观点相比,幼小儿童似乎更有能力,发展也更有连续性。

每个阶段出现的认知能力在前一个阶段已经初露端倪。

心理学笔记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依恋的形成和影响婴儿期的依恋类型能预测其后来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不仅仅是因为父母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父母给婴儿提供舒适、熟悉和及时的照顾。

一旦被剥夺了这样的照顾,人类和猴子的婴儿都可能变得退缩、焦虑,最终具有虐待性。

依恋一旦形成,那些和自己的照顾者分离的婴儿在一段时间内将非常沮丧痛苦。

自我概念和父母教养行为同各种认知能力一样,自我概念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8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能认出镜中的形象就是自己。

到8岁或10岁时,儿童的自我形象稳定下来,并且与其独立性、乐观性和社交能力相联系。

那些已经形成积极自我形象和快乐、自持态度的儿童,他们的父母通常采用的既不是放纵型也非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而是权威的教养方式,同时允许自己的孩子有自我控制的感觉。

但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能力之间是一种相关而非因果的关系。

青少年的生理发展

青少年在早期生理发育非常迅速,逐渐达到性成熟,并以达到成人的独立性而告终。

青少年的早熟或晚熟通常依赖于周围人对他们的行为反应,而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适应,这再次说明,基因和环境在塑造我们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笔记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所发展出的形式运算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推理。

今天的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形式逻辑思维的萌芽要比皮亚杰认为的更早。

继皮亚杰之后,柯尔伯格主张,道德思维也是分阶段发展的,从前习俗道德阶段的自我中心,到习俗道德阶段的期望赢得赞许和履行职责,再到(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后习俗道德阶段的捍卫人类权益和恪守普遍的道德原则。

但是道德也体现在行为中,而行为会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状态以及道德推理的影响。

另外,有批评者认为,柯尔伯格的后习俗道德水平表征的道德是从个人主义的、自由思想的男性视角而出发。

社会直觉主义者认为,道德情感先于道德判断,并且影响行为。

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充实、稳固。

许多人在成年期会继续发展新关系,承担新的社会角色,并继续发展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

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青春期是一个暴风骤雨般的未定型时期,但有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少年与父母相处较好,并接受父母的信念和态度。

在社会关系和其他人格特质方面的性别差异在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表现得最明显。

成年期

在生命的早期,由于受生理成熟的限制,我们仿佛航行于一条狭窄的航道。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条航道逐渐变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岔路口。

到了成年期,年龄不再能清晰地预测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人格特质。

但是我们的身体、心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可以以某些方式经历着可预期的变化。

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适应。

心理学笔记

成年人的生理发展

在成年早期,我们几乎察觉不到体能的衰退,但一旦到了成年中期,我们的体能就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衰退。

对女性而言,一个显著的生理变化就是绝经,一般认为绝经是一种平滑的过渡,而非暴风骤雨。

对男性和女性而言,知觉的灵敏度、力量以及耐力在65岁以后会下降,但短期疾病会减少许多。

脑神经的信息加工速度减缓。

除了患有脑部疾病的个体以外,比如逐步恶化的阿尔兹海默氏症,大脑仍然保持健康状态。

成年人的认知发展

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个体的回忆能力(尤其是对无意义信息的回忆)开始下降,但再认能力仍然较强。

智力如何随年龄变化:

横断研究表明成年早期之后智力发展水平稳定下降;

纵向研究表明智力的稳定性会持续到生命晚期;

当前的观点则认为液体智力在生命的晚期会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不会。

成年人的社会性发展

根据对不同个体的小样本研究发现,一些理论家声称成人将经历一系列有序的生命阶段。

还有一些理论家认为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必然会反复经历一系列的危机事件,比如从40岁初期过渡到中年期。

但人生常常是无法预期的。

成人的生活不仅会受到包括爱情和工作等事件的影响,也会受到随机事件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以一种无法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

结婚率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点反映在晚婚率、越来越多的同居行为,以及成倍增长的离婚率等方面。

尽管很少有人在衰老的过程中心存感激,但是大多数人都能从容地应对衰老,他们在整个生命进程中都能找到一种幸福感。

但是那些年岁较大的老人必须能够应对朋友和家庭成员的死亡,以及自己无法逃避的死亡。我们的生活经历能够影响我们对死亡的体验。

对两大发展主题的反思

我们已经探触到发展心理学的两大重要问题:连续性与各自分离的发展阶段,以及人格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每种理论都提醒我们要关注不同年龄人群存在的差异,帮助我们以毕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有研究揭示出人的特质如何在生命的后期继续发生变化,这有助于我们重视毕生发展的观点。

但是,大多数人的气质和人格特质仍然保持基本的一致性。

感觉世界:基本原理

研究感觉就是研究一个永恒的问题:

我们的大脑如何表征外部世界?

就是说施加在我们身上的外部刺激如何转换成我们大脑能够理解的信息?

阈限

每个物种都具有有利于自己生存和成长的敏感性。

我们只能感觉到包围着我们的一小部分能量海洋,但是我们对这部分非常敏感。

刺激的绝对阈限是我们有50%的次数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信号检测研究者报告绝对阈限是随我们的心理状态而变化的。

实验表明我们能够加工一些微弱得无法识别的刺激信息。

但是这种现象只发生在限定的条件下,这可以避免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用阈下信息来欺骗我们。

为了生存和成长,机体必须有足够低的差别固限来觉察重要刺激的细微改变。

对于人类来说,差别阈限会按一定比例随着刺激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就是有名的韦伯定律。

心理学笔记

感觉适应

由于我们对恒定或日常的气味、声音和触感的敏感性降低,感觉适应现象会令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刺激的信息变化上。

视觉

每种感官都会接收刺激,把它转换为神经信号,然后把这些神经信息传递到大脑。

我们已经简述了视觉的产生过程。

刺激输入:光能

我们所体验到的可见光能量只是广阔的电磁辐射光谱中很少的一部分。

我们知觉到的光的色调和亮度取决于波长和强度。

眼睛

光线射入眼睛并被与照相机相似的晶状体聚焦后,作用于视网膜。

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杆体细胞和对色彩敏感的锥体细胞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并对其进行编码,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

视觉信息加工

大脑皮层中的单个神经元,被称做特征觉察器的细胞,能够对视觉刺激的特定特征进行反应,它们的信息会被集中起来由高级大脑细胞加以分析。

视觉的子维度(颜色、运动、深度和形状)是分离且同时加工的,表现了大脑平行加工的能力。

视觉通路会如实地呈现视网膜刺激,但是大脑的表征则结合了我们的假设、兴趣和期望。

颜色视觉

关于我们如何能看到颜色的实证研究支持19世纪时所提出的两大理论。

首先,如杨-赫尔姆霍茨三色理论所提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锥体细胞。

每一种锥体细胞会对光的三原色(红、绿或蓝)之一的波长最为敏感。

其次,如拮抗过程论所主张的,神经系统把来自锥体细胞与颜色有关的信息编码为互补色对,正如视觉后效现象所证明的和测量到的丘脑视觉神经元中的拮抗过程所证实的。

光照变化条件下的颜色恒常性现象表明,我们的大脑构建了我们对颜色的视觉体验。

听觉

刺激输入:声波

我们所体验到的声音压力波的频率和振幅是变化的,与频率和振幅对应的是我们知觉到

的音调和响度。

耳朵

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声波通过听觉管道传播,造成极小鼓膜的振动。

然后经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充满液体的耳蜗,这些振动会造成微小毛细胞的运动,并激活神经信号,最后传递到大脑。

关于我们如何知觉到音调的研究,既支持位置理论,也支持频率理论,而前者能更好地解释对高音的知觉,后者能更好地解释对低音的知觉。

我们通过觉察每只耳朵所接收到的声音在强度和时间上的微小差异来定位声音。

心理学笔记

触觉

实际上我们的触觉有四种——压力、温、冷和疼痛。

它们互相结合可以产生其他感觉,比如“热”。

疼痛的一个理论是,脊髓中的“闸门”或者打开允许疼痛信号通过小的神经纤维并传递到大脑,或者关闭防止疼痛信号的通过。

因为疼痛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通常可以用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治疗来控制。

心理学笔记

味觉

味觉,是一种化学感觉,也是五种基本感觉——甜、酸、咸、苦和鲜。

嗅觉对味觉的影响是感觉交互作用的一个例证。

心理学笔记

嗅觉

和味觉一样,嗅觉也是一种化学感觉,但是不像触觉和味觉那样有基本的嗅觉。

与视网膜的感受器细胞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来感觉颜色不同,500万个嗅觉感受器细胞及其1000种不同的感受器蛋白质分别识别单个的气味分子。

有些气味会触发一系列的感受器。

和其他刺激一样,气味可以同时唤起记忆和情绪情感。

心理学笔记

身体位置与运动觉

最后,我们有效的机能还需要运动觉,来报告给大脑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和运动,以及前庭觉,它可以监控整个身体的位置和运动。

心理学笔记

选择性注意

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能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所有事情中的一小部分。

选择性注意的一个例子就是鸡尾酒会效应,即只能在众多声音中知觉到一个声音。

心理学笔记

错觉与知觉组织

从自上而下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在知识和期望的帮助下,把感觉信息转换成有意义的知觉。

视觉和其他感觉信息的冲突竞争常常以大脑最终接受视觉信息而解决,这种现象被称作视觉捕捉。

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先天就具有那种将零散的感觉信息组织成为整体知觉的能力。

大脑以某些显而易见的方式来构建信息:

心理学笔记

形状知觉

为了识别物体,我们必须首先从周围环境(背景)中知觉到它(图形)的存在。

与此同时还必须将图形组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形状。一些格式塔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以及连通性)都可以阐释这种加工过程。

心理学笔记

深度知觉

视崖的研究揭示许多物种在出生后甚至出生不久就可以知觉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

我们可以运用双眼线索(如视网膜像差)和单眼线索(物体的相对大小)把两维的网膜像转换为三维知觉。

心理学笔记

运动知觉

大脑通常在物体经过或逼近视网膜时计算物体运动。

一系列快速呈现的连续图像(如运动的图片或亮的标志)同样可以造成运动错觉。

心理学笔记

知觉恒常性

当把物体知觉成一个连续的图形,并确定其空间位置后,它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影像会发生变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识别该物体呢?

大小、形状以及明度恒常性都可以说明物体如何保持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而不论其距离、形状或运动情况如何。

这些恒常性可以用来解释一些人们熟知的视错觉,如在一个整日与角度打交道的木器加工环境中,对大小一距离关系的深刻理解会使人们更易受缪勒-莱耶尔错觉的影响。

心理学笔记

知觉解释

大多数可以进行直接检验的先天一后天的问题观点都是来自于对人类知觉的修正实验。

感觉剥夺和视觉恢复对许多物种而言,婴儿期是一个关键期,在此期间,外在经验可以激活大脑内部的视觉机制。

如果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在成年后复明,那么他们不能正常地知觉外部世界。

通常他们只能区分图形与背景、知觉颜色等,但他们并不能识别形状。

在一个控制条件较高的实验中,动物的视觉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当它们回到正常的视觉环境中时,视觉仍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知觉适应

人类的视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如果戴上一副左右错位或上下颠倒的眼镜,人类会努力去适应环境,经过练习还可以行走自如。

知觉定势

研究证明,人类的知觉既受到经验的影响(包括习得的假设和信念),同样还会受到来自知觉定势和情境效应所产生的感觉输入的影响。

我们习得的图式可以帮助我们解释那些模棱两可的刺激,例如,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有人能看到怪物,而有些人却看不到。

知觉与人类因素工程

人的知觉具有变化性,它可能不像设计者所想像的那样一成不变。

因此,人类因素工程心理学家就是研究人是怎样知觉和使用机器以及机器与周围环境应该怎样设计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性特点。

这些研究提高了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并发展出用户容易掌握使用的技术。

清醒时的意识状态

意识可以在很多状态下产生。

我们不但具有视、听、推理和记忆、做白日梦和幻想等一般心理状态,还存在另一种意识状态,如睡眠、催眠状态、由化学物质诱发的幻觉,以及濒死幻觉。

心理学最开始时是一门研究意识的学科,随后转向研究可以观察的外部行为。

现在,对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研究再一次成为心理学的热点。

下意识可以快速平行地加工处理外界信息;而意识则采取序列加工方式,而且速度也慢得多。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做白日梦,特别是当他们的注意力能够从手头上正在进行的任务中解放出来的时候。

做白日梦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并且还可以是冲动行为的替代品。

睡眠与梦

生物节律

古老的生物节律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功能,特别是影响我们的睡眠和梦。

心理学笔记

睡眠节律

我们日常的作息时间是由体内被称为昼夜节律的时钟进行调节的。

每晚的睡眠也有其自己的节律,从起过渡作用的第一阶段睡眠到第四阶段的深度睡眠,然后再回到内部更加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这种循环在一个正常的晚间睡眠过程中会重复数次,其中第四阶段的睡眠会越来越短而充満梦境的快速眼动睡眠会越来越长。

心理学笔记

人为什么要睡觉

对剥夺睡眠的研究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以说明我们为什么在生理上需要睡眠。

近期的研究表明睡眠和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并且睡眠可能会有助于修复大脑组织和巩固记忆。

睡眠还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保护性的作用。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长时间无法入睡),发作性睡眠症(突然出现的无法控制的困意或者陷入快速眼动睡眠),以及睡眠窒息(睡眠时呼吸停止)。

虽然在睡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出现有意识思维,但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叫醒的人报告自己“正在做梦”,而在其他睡眠阶段被叫醒的人仅仅报告自己看到偶尔闪过的图像。

我们的梦通常包含一般的事情和日常经历;梦境通常更多包含焦虑或不幸而并非成绩表现。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性内容,或者故事线索,是其隐性内容经过检查后的译本,后者是指满足我们潜意识愿望的一些潜在意义。

对我们为什么会做梦的近期解释认为:

(1)梦帮助我们加工白天获得的信息,并且将其在记忆中加以巩固;

(2)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3)努力将大脑的周期性幻觉(来自于视觉皮层的活动脉冲)整合为故事线索。虽然存在差异,但大多数理论家都认为,就像快速眼动睡眠被剥夺之后会出现快速眼动反弹那样,快速眼动睡眠以及与其相关的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心理学笔记

催眠

事实与谬误

虽然催眠在历史上是和骗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近来它却成为学术界认真研究的课题。

现在的心理学家赞成催眠是一种受高度暗示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暗示,尽管催眠程序可能会帮助一些人回忆起过去的事件,但是催眠师的想法经常会影响被试的反应。

他们还认为被催眠的人并不比未被催眠的人更容易做出违反其意愿的行为。

催眠至少能够作为暂时的治疗手段,并且容易被催眠的人还能感觉到明显的疼痛减轻。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吗?

催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社会和认知过程的副产品。

很多研究者认为它还是另一种意识状态,这也许会涉及各种不同意识水平的分离。

心理学笔记

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

尽管对联想学习已讨论了数个世纪,但这仍是巴甫洛夫在其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中所捕捉到的现象。

心理学笔记

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

巴甫洛夫在呈现引起无条件反应(分泌唾液)的无条件刺激(食物)之前反复呈现中性刺激(如声音)。

重复几次后,单独呈现声音信号(现为条件刺激)也开始引起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关于习得的进一步实验揭示:当恰好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条件刺激,也就是在有机体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通常会引发最大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

其他实验探索了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和分化等现象。

巴甫洛夫的工作为华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客观的学科,应该只研究客观行为,而不考虑观察不到的精神活动。

华生称此为行为主义。

心理学笔记

新巴甫洛夫的理解

行为主义者乐观地认为学习原理能通过训练从一种行为泛化到另一种行为,从一个物种推广到另一物种。

现在我们知道,条件学习原理会受认知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在经典性条件作用里,动物学会了何时“期待”无条件刺激。

而且,它们能本能地学会避开使其感到恶心的某种特殊味道和饮料。

然而它们却学不会避开由吵闹噪音所预示的令其恶心反胃的饮料。

巴甫洛夫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巴甫洛夫告诉我们这种学习原理普遍适用于各个物种,可以客观地研究某些重要的心理现象,而且,那些条件反射原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操作性条件作用

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有机体可以学会伴随强化刺激时出现的行为,而当伴随惩罚时则会抑制行为。

心理学笔记

斯金纳的实验研究

斯金纳的研究表明,当把老鼠和鸽子放到一个操作箱里时,它们能逐步接近形成一种预期的目标行为。

研究者也研究了一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以及及时强化物与延迟强化物的效果。

部分强化程式(固定比率、变化比率、固定间隔、变化间隔)比连续强化会更慢地形成目标行为,但它们却会更持久。

当惩罚强度非常大、及时且前后一致时效果最好,但它也会带来某种不愉快的负作用。

心理学笔记

新斯金纳的理解

斯金纳强调行为的外部控制,这使他既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又富有一定的争议。

许多心理学家批评斯金纳(像对巴甫洛夫的批评一样)低估了认知和生物限制的重要性。

例如,关于潜伏学习和过度辩护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学习中认知的重要性。

斯金纳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斯金纳关于人类自由的本性以及管理人们的策略与伦理道德的理论观点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之争。

但是,他的操作原理现在正被用于学校、工厂、家庭中。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个别化的教育与及时的积极强化的操作理想得以实现。

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都是联想学习的形式,两者都包含了习得、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和分化。

通过经典(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有机体能够把它不能控制的不同刺激联系起来,并做出自动化的反应(应答行为)。

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有机体可以把它表现出的操作行为——那些作用于其环境后能得到奖励或惩罚刺激的行为——与结果联系起来。

认知过程和生物倾向对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都有影响。

心理学笔记

观察学习

另一种重要的学习类型,特别是对于人类而言,那就是班杜拉和其他研究者所称的观察学习。

在实验中,儿童倾向于模仿榜样人物的言行举止,而不管这一行为是亲社会的还是反社会的。

这些实验激发了家庭、同伴群体、媒体中的社会模仿学习的研究。

儿童特别倾向于模仿那些他们觉得与自己相似的、成功的或令人羡慕的行为。

心理学笔记

记忆现象

记忆是长期持续学习的积累和结晶。

心理学家曾提出过几种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影响较大的三级加工模型:

(1)登记转瞬即逝的感觉记忆,

(2)其中一部分信息经过加工进入到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中,

(3)其中又有一少部分信息被进一步编码到长时记忆中,以备将来提取。

心理学笔记

编码

生活中,某些信息是进行自动编码的,比如,关于空间、时间和频率的大部分信息。

而涉及意义、图像和组织的信息则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记忆策略取决于被加工或分组的信息以及视觉图像本身的可记忆性。

此外,将信息进行组块化或层次化加工也同样有助于记忆。

贮存

感觉记忆信息最先通过感觉进入记忆系统。

图像与音乐分别通过映象记忆和余音记忆进行登记并进行简略地贮存。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对所呈现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仅仅能将7个左右的项目保持几秒钟的时间。

这取决于信息内容及其呈现方式。

长时记忆中被永久保存的信息容量是无限的。

信息在大脑中的贮存

突触及其神经递质、穿过海马的脑环路上的LTP以及应激激素对大脑记忆的影响,是近年来对记忆生理基础的研究热点。

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揭示出两种类型的记忆,由海马加工处理的外显(陈述性)记忆和由小脑与杏仁核加工处理的内隐(非陈述性)记忆。

提取

对信息的回忆,也就是对大脑深处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某些相关线索的帮助作用。

线索对记忆有启动作用。线索有时来源于原有的情境。

心境也会影响记忆。不论是在积极心境还是消极心境下,我们往往会提取与心境一致的记忆。

遗忘

对遗忘的一种解释是,我们没能对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进行编码。

不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我们就注意不到或无法加工许多感觉信息。

记忆也可以在贮存后消退,通常是刚开始的消退速度非常快然后会逐渐变慢。

此外,遗忘也可能是由于提取失败。

与提取有关的遗忘可能是因为缺少提取的线索,或是受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干扰,甚至,如弗洛伊德所说,是由于动机性的遗忘。

心理学笔记

记忆建构

记忆既不能被精确地拷贝,也不能被精确地提取。

研究发现,记忆是我们运用已有旧信息和当前新信息在头脑中所构建的产物。

所以,当儿童或成年目击证人在事后回忆时常常会发生某些细微的出入,致使他们以为误导出的细节是真实事件的一部分。

有时,人们也会把自己的所听、所读或所想的内容归之为错误来源,从而表现出源头性遗忘症。

此外,错误记忆在主观感觉上与真实记忆很相像,且二者都很持久,因此,你应该知道,真诚并不一定代表真实。

改善记忆

记忆心理学为改善记忆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

包括分散学习、主动复述、对记忆材料的组织和加工、记忆术、寻求情境与情绪的丰富联想、在错误信息干扰之前记录下自己的记忆、使干扰最小化以及自我测试与复述。

思维

我们的认知系统接受、感知并检索信息,然后,我们用这些信息进行或明智或愚蠢的思考和交流。

概念

概念通过将世界的万事万物分为各种等级类别而使之简化有序。

概念通常围绕原型或某类别的最佳事例而形成。

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见相匹配,是一种快速判断事物类别归属的高效率方法。

问题解决

当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局面,而且又无现成的对策可用时,我们最好采取诸如算法和启发法这样的策略。

有时,解决问题的答案会来自于瞬间的顿悟。

不过,我们要顺利地解决问题,的确还会遇到许多障碍。

证实偏见就预先将我们置于对假设先入为主的论证之中,而不让我们去挑战假设并对其加以验证。

还有固着,例如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也会妨碍我们采用新视角来观察和解决问题。

决策与判断

我们运用直觉,如代表性直觉和易得性直觉,以使判断高效。

但是,有时直觉在我们做出快速决策和形成直觉判断时也会误导我们。

我们急于寻求对假设的验证和运用快捷简易的直觉来判断事物的倾向,会使我们忽视在判断上失误的可能性。

这一现象就是众所周知的过度自信。

具有过度自信倾向的人也会采用提出问题或构建问题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问题的反应。

信念偏差

在推理时,我们容易表现出信念偏差,即接受那些与自己的观点一致的结论,并认为它们更合逻辑。

此外,我们还会表现出信念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固执己见。

因为,即使自己的观点基础已经受到了质疑,但在自己的思想中,还坚持认为对那些观点的阐述和解释是正确的,是有根据的。

不过,尽管我们存在犯错误的可能性并易受偏见的影响,可我们的认知能力却非常高效并具有适应性。

正如我们在某领域中获得专长那样,在迅速做出精明的判断方面,我们也会逐渐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

人工智能思维模拟

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的计算机和机器人正在执行各种模仿人类思维的工作。

最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成功集中反映在计算机执行诸如下棋这样的特定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能力和精确的逻辑推理。

然而,就目前而言,人脑同时加工非相关信息的能力及其能力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使得最高级复杂的计算机也相形见绌。

不过,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新一代计算机将会创造出更多类似人类的智能来,对此,我们将翘首以待。

语言

基因设定了语言的学习机制,后天经验在改善大脑的同时又激活了这些机制。

在巴黎长大,你就会说法语(这是环境在起作用)。

但是,如果你是只猫,你就不会说法语了(这是基因在起作用)。

语言结构

语言是由音素(最基本的语音)、词素(意义的最小单位)以及词法(延伸和扩展意义的规则)和句法(词语的排列规则)所组成的语法构建的。

语言发展

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自然界的奇迹之一。

从咿呀语期到单词语期,再到电报式双词语期以及以后的时期,儿童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得心应手的语言发展才能,犹如一粒火星,在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争论上,点燃了熊熊烈火。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我们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这些常见的学习原理来学习语言的。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这种主张提出了挑战,他辩驳道: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儿童与生俱有学习词语和运用语法的才能。

认知神经科学家则强调指出:对于掌握语法而言,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时大脑正在构建一套密集的神经联结网络——发生的学习活动才是至关重要的。

思维和语言

我们之所以把思维和语言放到同一章来思考,是因为很难把二者分隔开。

语言影响思维

语言传播思想,而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虽然语言相对论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想,但是,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语言影响思想。

对一般人称代词he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以及对丰富词汇进而提高思维品质之能力的研究。

揭示出了词语对思想的影响作用。

无语言的思维

有时,我们用意象来思维,而不用语言;我们还会用从旧词语中创造出来的新词语和新词组来描述新的思想观念。

因此,可以说,思维影响语言,而语言又反过来影响思维活动。

动物的思维和语言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灵长类动物在计数、显示顿悟、创造工具和传递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还有一种富有争议的观点认为,语言并非人类独有,动物明显地在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

比如蜜蜂,就是通过一种非常复杂的舞蹈和声音的组合,向同伴传递食物源的方位信息。

而且,由心理学家组成的许多研究小组已经对不同种类的猿类进行过实验,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黑猩猩,教它们通过手势或按电脑键钮来与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猿类已经发展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它们把词语串在一起,来表达意思、提出要求或听从旨意。

怀疑论者指出,就语言才智和能力而言,猿类和人类之间存在重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反映在各自运用句法排列语序的能力上。

然而,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这些差异,猿类还是具有相当水平的认知能力。

智力测验的起源

心理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就是有关智力测验的争论:

测验能否测量并量化一个人的能力?

如何公平地使用测验结果?

在100多年前的法国,阿尔弗雷德·比奈开始了现代智力测验运动,他编制题目以预测儿童在巴黎学校体系中的未来进步情况。

斯坦福大学的刘易斯,推孟修订了比奈的测验,以便在美国使用。

推孟相信他的斯坦福——比奈测验能够指导人们选择合适的机会,而与比奈不同的是,他认为智力是由遗传得来的。

在20世纪上半叶,智力测验有时被用来“说明”某些种族和移民是先天卑劣的。当然,这是人们事后认识到的,测验的设计者甚至为此感到懊悔。

智力是什么

把“智力”和“天才”这样的概念具体化,即将这些抽象概念看成是真实的、具体的事物,这会令人误解。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把智力定义为从经验中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智力是一种一般能力还是几种特殊能力?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们具有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和数学能力。

不过,他们却在是否存在一个贯穿各种特殊能力的一般智力因素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休。

因素分析和特例研究已经确定出心理能力的类别。

智力与创造性

智力与创造性之间存在轻度相关。

超过必要的限定水平之后,智力的提高与创造性的提高之间无关。

智力在神经学上是可测量的吗?

多项研究显示,头的大小(相对于身体大小)与智力测验分数之间存在轻度相关,而脑的大小与智力测验分数之间存在较高(虽然还是适度)的相关。

其他研究表明,高智力者倾向于有更多的大脑突触,接受信息更迅速,对闪光等简单刺激的脑波反应更快。

时间将会证明,有关智力的这些新的神经学取向的研究是否能够带来重大进展。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研究者就将争论先天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脑的构造和功能。

智力评估

现代心理能力测验

测验通常分为能力测验(用于预测学习能力,例如韦氏智力量表)和成就测验(用于评估当前的能力)。

测验编制原理

一项好的测验必须进行标准化,以便任何人的成绩都能与他人的成绩作有意义的比较:

具有信度,从而能得到一致的分数;

具有效度,从而能够测量到它要测量的内容。

测验分数通常都呈钟形分布,即正态曲线。

平均分被设定为任意的数字(例如,在智力测验中为100)。

能力测验往往有高信度,但它们却是人生成功的微弱预测因素。

不过,它们对低年级学生学业成就的预测效度是相当高的。

随着学生能力范围越来越受限制,测验对大学生成绩方面的预测效力会降低,对研究生的预测效力则更低。

智力的动态性稳定还是变化

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随年龄而提高,3岁时便开始具有实践上的预测价值,7岁时智力测验分数变得相当稳定。

对婴儿来说,那些很快对一幅画厌烦、偏好去注视一幅新画的孩子在以后的智力测验中常常取得更好的成绩。

智力的极端情况

将测验中得分极低的人与得分极高的人进行比较,可以显示一项测验的表面效度。

关于如何界定、理解和教育智力分数极低者(有时与唐氏综合症有关)以及智力分数极高者,研究者们已做了相关的研究并进行了争论。

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由于政治和种族含义,智力的先天与后天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争议。

遗传影响

关于双生子、家庭成员及收养儿童的研究显示,遗传对智力分数有显著的影响。

遗传力,即人与人之间的变异中可归为基因的部分,是可以变化的,这取决于研究涉及的总体和环境。

环境影响

这些相同的研究,加上其他一些研究,例如比较在极端恶劣或优裕的环境中或者不同文化中养育的儿童,均表明生活经验对智力测验成绩也有显著的影响。

智力测验分数的群体差异

群体在智力测验分数上也存在差异。

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并不能解释群体间差异的遗传力。

关于测验分数的种族差距问题,证据显示,它在很大程度上(或许完全地)是由环境差异造成的。

心理学家们讨论了在具体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的进化论解释和文化解释。

偏向问题

能力测验旨在预测受测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表现。

因此,他们必然对由文化经验所致的成绩差异相当敏感,在这种意义上说,能力测验必然是“有偏的”。

但是,偏向也含有心理学家通常使用这个术语时的意思,即有偏的测验对一个群体的预测不如对另一个群体的预测准确。

从这个意义上讲,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主要的能力测验都没有明显的偏向。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对行为的激发和指引,是我们渴望食物、向往性亲密、归属的需要以及对成功的强烈欲望背后的力量。

本能与进化心理学

在达尔文的影响下,早期理论家认为行为是受生物性力量(如特殊的本能)控制的。

但当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人们只是根据本能来命名不同的行为,而不是解释行为时,这种方法就失宠了。

然而它的基本观点——基因影响物种的典型行为——在进化心理学中仍具影响力。

驱力与诱因

大部分生理需要都引起心理状态的唤醒,以驱使我们降低或满足这些需要。

驱力降低的目的是求得内部的稳定或体内平衡,因此,驱力的降低激发了维持生存的行为,如吃或喝。

我们不仅受到内部驱力的推动,也受到外部诱因的吸引。

经验证明,有些刺激物(如某些特定食物)将会唤醒我们的欲望。

最佳唤醒

有些动机性的行为不但没有降低生理需要或紧张状态,反而增强了唤醒。

例如,由好奇心驱使的行为表明,太少的刺激和过多的刺激都能激发人们去寻求最佳唤醒水平。

动机的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些动机要比另外一些动机更具强制性,直到它们得到满足为止。

人类的五种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饥饿

饥饿生理学

饥饿的内部推动力主要不是源于胃的收缩,而是来自体内的化学变化,包括增加或减少饥饿感的激素的变化。

例如,当我们的血糖水平很低或空胃分泌胃饥饿激素时,我们很可能会感到饥饿。

这个信息是由下丘脑来整合的,通过对饥饿和饱足感的影响,下丘脑调节着我们的体重。

为了保持体重,身体还调节着能量支出的新陈代谢率。

性动机

性行为描述

尽管金西及其他人早期努力收集的数据因其方法问题而受到了批评,但有关人类性行为活动的资料仍在继续积累。

确实如我们所知,性行为因地因时而异,“正常的”性兴趣和性行为包括的范围非常广。

性生理学

生理学上,人类性反应周期通常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兴奋期、高原期、高潮期和消退期,然后男性进入不应期,在此期间男性不可能重新出现性唤起和性高潮。

下丘脑和性激素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发育和行使男性或女性的功能。

在动物中,激素也有助于刺激性活动。

在人类中,激素并不绝对地影响性行为,特别在激素水平充足时更是如此。

性心理学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外部刺激都能触发性唤起。

明确的色情材料也可能使人们在比较中发觉其性伴侣较缺乏吸引力,并且贬低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外部刺激的吸引力和内部激素的推动力的联合,想像(想像的刺激物)影响着性唤起。

性障碍,如早泄和女性性高潮障碍,都能通过新方法成功治愈,这些新方法认为人们能够学习和调节他们的性反应。

青少年性欲

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为他们正处于形成中的同一性增加了性的空间。

但是,文化也会产生巨大影响,这在少女性交和怀孕率的变化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最近性传染病的蔓延引发了对青少年性欲的新研究和相关的教育计划。

性取向

一个人的同性恋或异性恋取向似乎既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任意改变。

初步的新证据把性取向和基因、胎儿期的激素和某些大脑结构的影响联系到一起。

大众对性取向是受生理因素影响的这种观点的理解逐渐增多,相应地对同性恋者及他们关系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性与人类价值观

性研究和性教育不是自由价值观。

因此,有人说与性有关的价值观应当得到公开承认,也应意识到性爱表达的情感意义。

以生命的交融和爱的延续为最佳状态的人类性欲,证实了我们对归属感的深切需要。

归属的需要

就像1624年约翰·多恩指出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是人类这块大陆的一部分。

我们的归属需要——想和别人建立关系并得到别人的认同——提高了我们祖先的生存能力,

因此归属需要成为我们人类本性中的一部分。

当我们经历社会联系的破裂时,当感受到孤独的忧愁和爱的喜悦时,当寻求社会接纳时,我们都会体验到归属的需要。

工作动机

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最佳状态时,工作会使我们有“畅态”的感觉,此刻工作是令人满意的和使人充实的。

那什么能使工人产生动机、生产力和满意感呢?

工业组织心理学通过它的基本分支领域——人事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人类因素心理学来研究工作场所中的行为。

人事心理学

人事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明确人们的实力,并把它们与组织的任务相匹配。

主观性面试可以快速形成对应聘者的印象,但他们也经常在预测员工的成功能力方面出现一种过分自信。

结构性面试能准确定位与工作相关的实力,提高面试的信度和效度。

人事心理学家还帮助组织进行评估,以促进组织的发展,激励个体的动机,这种评估因其公平性而受到欢迎。

组织心理学:成就的激发

优秀的人常是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自律个体。

为了激发员工取得成就,聪明的管理者旨在创造一支工作投入的、献身于事业的、感觉满意的工作力量。

高效领导人以员工的实力长处为基础,和他们一块制定具体而又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选择适合他们的领导风格。

情绪理论

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和坎农一巴德理论

关于情绪,最早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情绪与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时间顺序问题。

詹姆斯和兰格认为我们体验到情绪是在我们注意到生理反应之后,生理反应是情绪的一个重要成分。

认知和情绪

情绪研究者的最近争论在于:离开认知,我们是否能体验到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情绪根植于思维,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我们的情绪。

情绪的两个维度

大多数情绪都可以置于两个基本维度的框架内:唤醒(高与低)和效价(愉快或积极的,不愉快或消极的)。

情绪的生理表现

情绪和生理反应

情绪既是心理的,又是生理的。

很多生理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系统(唤醒)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的控制。

中等程度的唤醒水平有助于最好地完成任务,不过这会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特定情绪的生理反应

当两种情绪有相似的唤醒水平时,一个未经训练的观察者几乎不能区分随之而来的正性或负性的生理反应。

然而,科学家却发现了大脑皮层区域中脑电活动的细微差别,这些脑区通过大脑通路及激素分泌与不同的情绪相联系。

多导仪测量情绪的几种生理指标。

尽管测谎在一定程度上比猜测要好,但还没精确到足以证明它在商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适用性。

罪犯知识测试的使用可能会提高测谎的精确性。

表情

非言语交流

我们的很多交流都是通过身体来实现的。

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识别情绪的能力,甚至包括从细微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识别的能力。

高科技仪器能使研究者探明情绪和面部肌肉之间的精确联系。

文化与表情

尽管一些手势是由文化决定的,但是快乐和恐惧等面部表情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在提倡相互依存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潜在的、破坏性情绪的强烈表现并不多见。

面部表情的功能

表情不仅仅可以表达情绪,还能增强情绪的感受,并引发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

情绪来自于认知评价、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情绪体验

在人类的情绪中,我们特别关注三种;恐惧、愤怒和快乐。

恐惧

恐惧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情绪,但它也可能具有创伤性。

尽管我们在生理上易获得一些恐惧,但通过经验和观察习得的恐惧能更好地解释人类恐惧的多样性。

愤怒

愤怒常常是由这样的事件所引起,它不仅仅让人有挫败感和受辱感,还被认为是蓄意的、不公正的或可以避免的。

发怒可能会使我们暂时得以平静,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不会使愤怒减轻。

事实上,表达愤怒会使我们更愤怒。

快乐

好的心情会增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使我们更乐于助人。

一天中的好事或坏事所引起的情绪很少会延迟到第二天,甚至特别好的事情,如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也很少会长时间地增进快乐。

我们可以用适应水平现象和相对剥夺原则来解释快乐的相对性。

然而,一些人常常比另一些人更快乐,研究者已经探明了一些能预测快乐的因素。

精神分析观

探索潜意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通过治疗情绪障碍的病人认为情绪障碍产生于潜意识动力,他试图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对此进行分析。

弗洛伊德将人格看成是由追求快乐的心理冲动(本我)、

现实取向的执行官(自我)和内化的理想(超我)组成。

弗洛伊德相信儿童的发展经历性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他提出我们的人格受我们是否解决了这些阶段中的冲突还是固着在某一阶段的影响。

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同要求造成焦虑。

自我通过防御机制加以应对,其中压抑是最基本的方式。

测量潜意识

投射测验是通过呈现一些能透露人潜意识内容的模棱两可的刺激来测量人格。

尽管投射测量,如罗夏墨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值得质疑,但一些临床工作者还是在使用。

对精神分析观的评价

新弗洛伊德派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凯伦·霍尼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卡尔·荣格也是。

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除了性冲动和攻击性外,还存在别的动力,而且自我的意识控制作用也比弗洛伊德所认为的要大。

现在,研究型的心理学家们发现弗洛伊德的一些具体观点或不合理,或未经证实,或与现有的研究相矛盾。

他们提出弗洛伊德的理论只做了事后的解释。

很多研究者现在都认为压抑即使存在,也很少发生。

然而不管怎样,弗洛伊德吸引了心理学家去关注潜意识、应对焦虑和性欲以及生理冲动和社会约束之间的冲突。

弗洛伊德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人本主义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洞察个人的生活经历,将心理学对人卑鄙的动机和环境的关注转到对健康人成长潜能的关注。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

马斯洛相信如果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努力实现其最高层级的潜能。

为描述自我实现,马斯洛研究了榜样人物的人格特点,并总结出了他所认为的这些人所具有的特点。

卡尔·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观点

为了使他人获得自我成长,卡尔·罗杰斯建议要真诚、接纳并有同理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才可以发展出更深层的自我意识以及更为现实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评价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让人们在问卷上报告自我概念以及在心理治疗中努力去理解他人的主观个体经验来测量人格。

对人本主义观的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使自我重新成为心理学关注的对象。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批评家则指责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概念模糊且带有主观性,所崇尚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的,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是盲目乐观的。

特质观

探索特质

特质研究者描述人们行为背后的特质而不是解释人格的隐含部分。

例如,通过因素分析,研究者已经分离出了一些重要的人格维度。

测量特质

人格调查表是设计一些能广泛了解人们感受和行为的项目并让人们作答的问卷。

测验中的项目是经验推知的,且计分客观。而同伴报告可能为个体的行为特质提供更为令人信服的信息。

大五因素

五个人格维度——稳定性、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描绘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人格画卷。

先天的气质和其他一些生物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这些特质。

对特质观的评价

对特质观点提出批评的人质疑特质表现的一致性。

尽管人们的特质一直存在,人们的行为还是会随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但是,虽然有这些变化,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的一般行为还是相当一致的。

这说明特质还是在起作用。

社会认知观

社会认知观将学习、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原理应用到人格领域,特别强调人格影响环境,并受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其理论假设是交互决定论认为人认知因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共同影响人的行为。

通过研究人们在控制感和习得性无助方面的差异,研究者发现个人控制感有助于人们应对生活。

习得性无助方面的研究已经演变成对乐观的研究,并且如今已发展为更为广阔的积极心理学运动。

测量情境中的行为

社会认知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和信念如何影响情境并受情境的影响。

他们发现预测某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观察此人在类似情境下的行为模式。

评价社会认知观

尽管存在忽略潜意识动力、情绪及内在特质重要性的缺点,社会认知观所基于的学习和认知的概念还是有着广泛心理学文献的支持,而且它提醒我们社会情境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自我

自我的研究近年来已有所扩展,包括可能自我(指我们梦想成为的自我)及聚光灯效应这样的概念(我们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外表、表现以及失误可能加以注意和评价的假设)。

研究证实了高自尊的重要性及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力。

文化与自我

不同的个体和文化在看重“我”还是“我们”上有所不同——即是看重个人控制和个人成就还是社交关系和稳定。

依赖自我的个人主义以个人目标和特点来确定同一性。

彼此有着社会联系的集体主义则看重集体目标及个人的社会同一性和社会承诺。

现代潜意识研究

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看法——潜意识是遭压抑的和最不被接受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记忆的储存库-没能经得起实证的考验。

但是现今信息加工的研究的确肯定我们对于大脑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所知极其有限。

关于潜意识,现代的看法是:

它包括控制我们知觉的图式;

使我们进行特定理解的启动效应;

不被意识察觉的平行加工(如同视觉平行加工一样);

对习得技能的内隐记忆;

即刻激发的情绪;

对与自我和他人相关的信息进行过滤的自我概念和刻板印象。

弗洛伊德自我防御以克服焦虑的观点同样有了现代诠释,但同样是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说明的。

恐惧管理理论认为我们意识到自身的脆弱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因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表现为肯定自己的世界观,采取行动以提升自尊以及忠实于亲密的人。

心理学里的错误一致效应(高估他人与我们拥有一致信念和行为的倾向)等同于弗洛伊德的投射防御机制。

反向形成也同样会发生。

但现在的理论家认为引起防御机制的动机是我们保护自我意象的需要而不是源自本能的能量

偏见

偏见常在那些享有社会和经济优势并试图使其现状合理化的人中产生。

即便是临时将人们分成不同群体仍可以导致内群体偏见。

社会影响的惯性一旦形成,常常有助于维护偏见。

偏见也会把由挫折而导致的愤怒转嫁到替罪羊头上。

新近的研究表明,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比如,我们在对人进行分类时,高估其相似性或只注意生动的事件——会导致刻板化。

另外,占优势的社会群体常常借助公平世界现象来为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提供合理的解释。

攻击

攻击行为与其他所有行为一样,是先天本能与后天经验的共同产物。

虽然心理学家不认为攻击是天生的,但攻击性确实要受到遗传的影响。

此外,当大脑的一定区域受到刺激后会激发或抑制攻击行为的发生,并且这些神经区域要受到生物化学的影响。

一系列的心理因素亦会引发攻击行为。令人厌恶的事件会增强人们的敌意。

对于那些因攻击行为得到奖赏的人,从角色榜样那里学到攻击行为的人,以及被媒体暴力所影响的人而言,这样的刺激尤其可能引发其攻击行为。

在视频游戏中扮演暴力角色也会增强人们的攻击行为。

冲突

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冲突经常来自恶性的社会过程,其中包括社会陷阱。

处于社会陷阱中的每一方,在维护和追逐个人利益的进程中造成了一个大家都不想要的结果。

扭曲的镜像知觉(处于其中的每一方都把自己看成是有道德的和合理的,而把另一方看做是不值得信赖的和恶意的)亦会引发不断的冲突。

吸引

有三个因素影响到人们之间的互相喜爱。

接近性——空间上的接近——有利于互相吸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新异刺激的反复接触可以增强喜爱之情。

外貌吸引力影响到人们在社会中的机会及别人看待他的方式。

在熟悉转变为友谊的过程中,态度与兴趣的相似性也会大大地增强喜爱之情。

我们可以把富有激情之爱看做是一种被我们在认知上确定为爱的被唤起状态。

同伴之爱的强烈情感总会表现为一种成熟的关系,它可以因一种平等的关系和亲密的自我表露而得到增强。

利他主义

为了探究旁观者为什么不介入紧急事件,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这些研究揭示出旁观者效应:任何一个特定的旁观者在还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提供帮助的可能性都会更小。

其他人在场使人不容易注意到事件的发生,不容易将事件看做紧急情况或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提供帮助的责任,这时,旁观者效应就格外明显。

包括情绪在内的其他许多因素也会影响到一个人是否愿意帮助不幸之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我们的社会行为——甚至我们的助人行为——都是为了使我们的收益最大化(可能也包括良好的感觉),同时使我们的成本最小化。

我们助人的意愿也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它要求我们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进行回报以及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承担社会贵任。

调停

敌对者有时可以变为朋友,尤其是在需要合作以实现超级目标,通过沟通而相互理解,以及调解性表态得到良好回馈的情形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巴甫洛夫   弗洛伊德   心理学   测验   知觉   认知   智力   大脑   情绪   人类   记忆   自我   能力   笔记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