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阶段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阶段。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提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但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提出,在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物质和运动,物质和时间、空间

1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统一。

2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的特点是持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维的;

空间的特点是广延性和伸张性,是三维的。

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时间和空间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

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点。

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形式是三种。

2

科学实践观的提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

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

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1

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

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

矛盾即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的,它们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不同。

(2)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统一的,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联系起来,学会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只讲同一排斥斗争或只讲斗争不讲同一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

第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的。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一般,是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是相对的。

第二,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统一的。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而存在。

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八、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有两种情形: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

次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解决,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着矛盾的主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旦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1

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的。

量变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它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不显著的、连续的变化,也叫渐变。

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突破了事物的度,是显著的、非连续性的变化,也叫渐进过程的中断。

2

量变和质变又是统一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观点:

一是庸俗进化论以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改良主义,这种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二是激变论以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冒险主义,这种观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1

辩证的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通过否定实现,不否定旧事物,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抛弃,而是保留其中积极的因素,因而新旧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四,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成果。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

坚持辩证否定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克服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错误。

在实践上,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复古主义;

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反对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十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片面性,保留了这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从而使自己更完善,体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是仿佛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或重复性表明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曲折性还表现在: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较量的过程;

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事物的发展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

4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

一是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一是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十二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3)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2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加速或延缓的影响作用。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4)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掌握必然性,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自觉按规律办事,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偶然性的作用不能忽视。

在实践中,必须善于分析各种偶然性,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性因素推动事物发展。

特别是科学研究中,抓住偶然现象提供的机遇,往往是科学上重大发现的重要环节。

3

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2)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还不是现实的东西;

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不再是可能性。

决不能将两者混同。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

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可能性不断地变为现实性,现实性中不断地产生出可能性。

事物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

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4

内容和形式

(1)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的方面,有区别。

其次,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再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

①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②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形式不适合内容,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③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3)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人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

第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要忽视形式,应该用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发展,反对只强调内容否认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5

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是反映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区别。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相互区别。

首先,现象暴露于事物的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要靠抽象思维把握。

其次,现象是个别、具体、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事物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

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依赖于本质。

(3)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其次,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十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

意识的起源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经历了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反映特性即刺激感应性;

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

最后由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第二,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其次,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再次,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着意识发展。

2

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十四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1

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它与本质、必然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把握了事物的必然性,也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性。

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

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既要反对宿命论,也要反对唯意志论。

十五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原理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就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哲学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

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3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都把物质和运动割裂。

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静止有两种情形:

一事物对它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3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

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1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3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参照系。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1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的。

2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3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把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否定时间和空间客观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

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

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动物界,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

一方面是自在自然,即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以及人类实践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界;

另一方面是人化自然,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并打上人的实践活动的印记的自然。

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一方面人要立足现实,在由必然性支配的自然界中生活,

另一方面,人不甘愿受自然界的限制,要在精神世界创造理想生活,并通过实践活动把理想变为现实。

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1

过程,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具体历史过程无论多么长久,它总是有始有终的,是有限的。

2

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3

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

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继承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为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

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十一

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它有三种情况:

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

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正确认识事物。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矛盾的特殊方法。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十二

掌握事物度的意义

1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幅度、范围),它体现质和量的统一。

2

掌握事物的度有重要的意义。

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

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

十三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

1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十四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

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2

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被动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十五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1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2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这种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指向适当的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

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引导实践指向不适当的对象,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通过这一次飞跃,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通过这一次飞跃,人们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并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理性认识。

3

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这是由于受到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过程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这是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决定的。

4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

1

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2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承认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认真理是发展的,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并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1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的符合性。

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

如果只停留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或只停留在客观对象范围内都无法判定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对象,因此,主观认识本身和客观对象本身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一般来说,人们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如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那么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如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就证明这种认识是谬误。

2

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于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理论意义

1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

第二,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作出确定的检验,即使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将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2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具体历史的实践都有局限性,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

第二,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历史过程,经实践证实的真理仍然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

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以便同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坚持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以防止思想僵化和克服教条主义。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1

研究认识是否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问题;

研究这种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的认识有什么用,能满足人的什么需要,这就是价值问题。

2.真理和价值的对立:

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两者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3.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通过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和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要求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应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的本质

1

人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的创造过程。

概念本身就是思维加工的产物;

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去探索和发现新的事物,在观念中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新物质形态。

所以,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客体的制约。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对立

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2

它们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有原则区别: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脱离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同时,它们又是统一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

2

二者的一致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实践中来的过程,即深入群众,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的过程。

第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即将领导的意见转化为群众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这些意见的过程。

第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而使领导的意见在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受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进程;

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意识结构)

1

社会结构范畴是从静态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各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侧重从构成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意识领域三个方面,研究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

2

社会的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说。

广义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以及这两个结构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即生产方式结构。

狭义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力结构或生产关系结构。

3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治的组织形式以及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程等。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4

社会的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并受社会的政治结构的制约。

它包括社会意识的构成、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

社会形态的划分

1

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

2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经济社会形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或三种社会形态。

五种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种社会形态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这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共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3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志划分的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的序列是: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

因为:

第一,任何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第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决定主观的东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阶级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物质利益的对立。

阶级斗争的形式主要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3

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革命

(1)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是夺取政权的斗争。

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进步的阶级手里。

(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手段;

第二,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伟大力量。

2

社会改革

(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和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和革新。

(2)和社会革命一样,社会改革也是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形式。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巩固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制度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夸大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2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第一,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任务。

历史人物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正面人物亦称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等。

他们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群众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革命和建设的倡导者、发起人,他们对科学文化的发展、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

这一原理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

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3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的原理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承认历史决定论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特性能得以更自由、更充分地发挥,从而能以日益合乎客观规律的活动,更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2

两者的一致表现在:

首先,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这就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余地和可能。

其次,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

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

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3

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是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人们探索的时间越长,探索的范围越广,认识和实践的水平越高,人的选择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程度就越大。

4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致性。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

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齐划一、按同一模式进行的。

2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历史发展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以奴隶社会为例,西欧主要实行奴隶主私人土地所有制,东方主要实行奴隶主的国家土地所有制。

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例如,古希腊、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英法两国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中国则是封建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

第三,人类社会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反封建最为彻底,而德国和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则通过改良的办法,反封建不彻底。

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如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形态,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3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说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一原理的体现。

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我国具体体现为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必然带有中国自身的特点、特色。

只有结合中国的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将没有前途,将失去生机与活力。

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遵循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历史规律,它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

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是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社会稳定中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尤为重要。

为此,必须加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把握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的社会氛围;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们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深化改革、推进发展,通过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社会意识   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   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质   客观   事物   物质   矛盾   原理   意识   现象   作用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