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讲一下中国古代哲学

1 老子

老子是春秋末期人

《史记》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

主要是著作是《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以下三点:

道法自然

反者道之动

无为


道法自然是说:

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但决定万物变动的 法则却是不变的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

就是根据这个法则自然而然运转的


反者道之动是说:

这个道所根据的最根本法则是什么呢?

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超过了一定的极限

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阴和阳两面

阴发展到极限就转为阳

阳发展到极限就转为阴


无为是说:

既然天地万物是根据道的法则自然而然运转的

就要顺应自然规律

凡事不要有太多的人为干涉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老子主张把无为而治作为治国理念


2 孔子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

在今山东省南部

主要著作是《论语》

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而编成的文集

孔子是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强调仁义

仁义是指一个人应有的样子

就是做一个品德完美仁爱的人

要以自己作为尺度,来 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对方

自己喜欢的,希望人人都拥有


孔子认为:

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

就要使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

与它们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

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君、臣、父、子

在社会 里各有责任和义务

任何人有其名

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


我们从事各种活动

是否能够取得成 功

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

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

完全不是人力所 能控制的

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

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

这种人生态度就 是知命


孔子说他十五岁懂得了立志学道

三十岁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

四十岁懂得了人生的智慧

六十岁懂得了天命和顺命

七十岁时,可以从心所欲

而所做的 都合于规范

他的行为不再需要意识 去引导

可以顺乎自然


3 墨子

墨子是宋国(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479- 381年之间

主要著作是《墨子》一书

是墨子及 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墨子是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认为唯有实行兼爱

才能创造出这个理想世界

主 张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不分高低彼此相爱

应当像关心自己那样关心朋友和朋友的父母


以下是墨子几个最要的思想:

“兼爱”就是不分等级、不分亲疏的爱天下所有人

“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坚持正义战争

“尚贤”的意思就是崇尚贤良的人才

“尚同”的意思就是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节用”的意思就是崇尚节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节葬”的意思就是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的意思就是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天志”的意思就是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的意思就是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非命”的意思就是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

认为一个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


4 杨朱

杨朱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395—335年之间

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杨朱认为:

普通百姓牺牲自己去满足国家的利益

这是不对的

把整个国家的利益拿来给一个人享受

这更不对

如果人人都能对自己的利益做到一毛不拔

则这个天下就算真正大治了


人生来是不平等的

有天生聪明的、有笨的

有生在富贵之家的、有生在贫苦之家的

但是对于死亡人人都一样

哪怕你是王侯将相也会死后化为一具白骨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人生短暂要万分珍惜

人要顺其自然好好享受生活

拥有的钱财和货物只要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够了

不要为了名利贪欲损害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不羡慕他人的名利

不羡慕他人的权势地位

不信鬼神

不受制于人

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

不为了三斗米折腰

保持和顺应自然之性

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5 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372年—289年

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这些善的品质


孟子主张行仁政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

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

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君王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6 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宋国(今山东河南两省 交界)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372年—289年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


庄子认为:

顺乎人的天然本性

才是一切 快乐和善良的来源

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来源


一切体制、政府、法律、道德

所求达到的便 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

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

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 果

所以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人们的是非观念是根据他们的局限性观点建立起来的

从一个更高的超越任何有局限性的观点看

生与死、是与非都是一样的

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


想要成为圣人

就要把万物间的区别统统忘记

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7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390年—317年

名家学派的创始人


古代名家是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

他们以严谨的逻辑思想而闻名

名家学者首先将“语言”与“事实”分离开来

让语言变成纯粹运思的符号


惠施的著作已经失传

只在《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1 大到没有外面,叫做大一

小到没有里面,叫做小一

2 没有厚度的东西不可能使它厚起来

几何学中的平面

虽然没有任何厚度

却可以很长很宽

3 天像地那样卑微

山像大泽一样平坦

4 太阳到达中天的时候,也是它开始倾斜的时候

物体形成(生)的时刻,也就是它开始解体(死)的时刻

5 大的相同和小的相同是不一样的,这叫做小同异

万物既相同又相异,这叫做大同异

6 到达南方的路程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7 今天我去了越国

然后昨天我就从越国回来了

8 连环可以分解而不必毁坏它们

9 我知道大地的中央即在燕国的北方

也在越国的南面

10 人类应当不分贵贱地善待自然万物

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一种相通的物质


8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今属河南)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280年—233年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韩非子》


韩非子认为:

人性是自私的

如果不加限制的话

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要陷入争斗之中

必须用法律来规范人性


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

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法是指健全法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即使是对高贵的人

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

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完成任务有赏,完不成任务受罚

认真实行,赏罚分明

结果是没有能力的 人就被淘汰下去

只有能胜任的人在政府职务上任职了


治理国家并不是必须选贤任能

君王只需要把赏罚大权掌 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了

这样,他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9 荀子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大概生活在公元前313年-238年

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荀子》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所以人性应当受到教养

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用儒家的“礼法”来教养人

人才能达到至善

用礼来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待

制订日常 生活的共同准则


天地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自然规律

它们不可能随着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

但是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韩非子   荀子   墨子   孟子   儒家   孔子   河南   学派   公元前   君主   庄子   中国古代   通俗   创始人   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