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舟12号”的3名航天员于7月4日上午在中国自己建造设计的空间站进行了首次舱外活动。这是继“神舟7号”宇航员进行舱外活动后,时隔13年再次进行的舱外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那么这次出舱活动中,3名宇航员分别肩负着怎样的任务,又是如何分工的呢?

机械手臂太空臂的辅助安装与调试

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的主任王磊介绍说,在此次舱外活动中,有两名航天员出航,其中一名航天员在机器人臂上安装上臂支撑和工具台,之后借助机器人机械臂进行了太空移动作业任务。另一名航天员依靠安装在船体上的扶手移动到工作场所进行了辅助工作。这次舱外活动之后,陆续还有很多出舱任务,我国研制的机械太空臂将配合航天员完成更多的在轨出舱任务,这是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的有力保障。

紧急返回核心舱实验


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在此期间他们还进行了一次紧急情况下返回空间站的验证实验。航天员在进行舱外作业时,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为了确保生命安全,必须迅速返回气闸舱,启动搭载的紧急用氧气供给装置。因此,在进行舱外活动时,进行紧急情况下的返回验证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为舱外全景摄像机安装支架

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此外,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为舱外全景摄像机安装支架。由于发射时的限制,相机事先安装在较低的位置,视野有限,所以在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必须根据任务需要扩展视野,以监视整个舱外状况。因此,需要到船外安装支架,将相机的安装位置调整得更高。

与此同时,两名航天员在进行舱外活动时,空间站核心舱内必须留下一名航天员操作机械臂。实际上,虽然机器人太空臂也可以由地上的工作人员操作,但航天员在靠近机器人太空臂的地方进行舱外活动时,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机器人太空臂的位置,可以与舱外的宇航员直接沟通。因此,航天员可以自行操作机器人手臂的这种设计和方法更加安全。

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在经过7个多小时的出舱安装工作的活动之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务组通过各自之间的密切协同,圆满地完成了出舱活动期间地全部预定计划任务。我们最可爱的两位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通过协作安全且顺利地返回了天和核心舱。这一空间站外地维修工作地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现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的三大任务 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呢?

此次空间站的出舱活动,有效地验证了航天员的出舱作业能力和紧急应对能力,充分验证了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在轨应用的可靠性。特别是在舱外进行了7个多小时的人机配合作业,为今后的航天员再次使用空间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航天员   空间站   中国   全景   神舟   作业   宇航员   支架   机器人   太空   核心   紧急   位置   操作   机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