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种野草编成的东西,竟是老农的最爱,是他们双脚越冬的利器

农村物什11(草鞋)

我这里所说的草鞋,绝不同于红军长征时所穿的那种草鞋。那种草鞋一般是稻草编织成的,如现在意义上的凉鞋一样。一是轻便,二是成本低,甚至没有成本可言。想来那草鞋的原料在南方的水稻产区,随手可得,两个人拉家常之间就编出一双草鞋来,也就可知那种草鞋为何被红军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了。

我所说的草鞋不是凉鞋样子的草鞋,而是冬天穿的一种草鞋。一个如凉鞋,一个是棉鞋,所以做法完全就不同了。我所说的草鞋一般都是木底的,有的只有一层平平的木底,有的还会在下面装上两个矮矮的腿,做成木屐。不管是哪种做法,鞋底都比较厚。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木屐,但木屐之上又缝上草鞋,却少之又少,像靴子一样。

农村一种野草编成的东西,竟是老农的最爱,是他们双脚越冬的利器

这种鞋的做起来比较复杂。首先要做出木底,然后再收集足够多的芦苇。一到秋末冬初,芦苇开了白花,此时在割完芦苇之后,把芦苇的穗子剪下来,就用芦苇的穗子来编草鞋。想着那芦苇的白花,十分的蓬松,软绵绵的,看上去就很暖和。所以一到秋末冬初的季节,村外的河塘沟汊里,总有人早早的把芦苇穗子剪了,这都是为了编草鞋而做准备了。

草鞋编起来也慢,要用细绳、锥子把芦苇扎在木鞋底上,然后一层层的向上接。一锥子一锥子的扎孔拉线,很费时。不比稻草编的草鞋,两个人拉几句话就可能编好一双。而这种一锥锥扎出来的草鞋,没有三五天的工夫就做不成。草鞋编好了,往往不如人们相像的好么完美,因为绳子一扎紧,松软的芦苇变得硬硬的,没有了弹性。所以说不出它到底暖和到哪里,又大又重,十分笨拙,穿起来很不方便。穿这种草鞋还必需穿上专门的袜子,一种自家缝的棉袜子。就像做棉袄一样,两层布中间夹上厚厚的棉絮,然后做成袜子的形状。在我看来,这种草鞋之所以暖和,是因为穿了棉袜子的原因,而不是草鞋保暖。整个草鞋就是一个大木屐,冬天的农村,雨雪之后的路面到处是泥泞,这种草鞋往往起到胶鞋的作用。因为有厚厚的鞋底,不用担心泥水浸到鞋帮。就算是浸到鞋帮,里面还空有一层棉袜子,不会冻到脚。说它是草鞋,还不如说它是木屐更确切。但它毕竟是芦苇扎成的鞋,比木屐复杂多了,所以被称作草鞋。

我没有草鞋,我曾试着穿过别人的草鞋。本来一双草鞋就很笨重,如果再走到泥地里,如果你没有穿过的话,不仅会崴脚,有时草鞋还会被泥泞粘住而拔不出,很不方便。但那时的农村几乎没有胶鞋,冬天的泥泞里,人们只能选择泥屐或草鞋。我是选择泥屐的,哪怕脚没有那么暖和,也不愿拖着笨重的草鞋走路,所以我一直跟草鞋无缘。现在的农村早已修好了水泥路,不管是雨天还是雪天,路面干净得连胶鞋都不用穿,更不用说是草鞋了。所以往后我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来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草鞋了。

去年冬天回老家过年,看到村里仍有人穿那种笨重的草鞋。拖着厚厚的木鞋底在水泥路上走过,路面也敲得生响。更让人不理解的他竟然还坐到屋檐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扎草鞋。我十分奇怪,问他现在怎么还扎草鞋?他说,冬天闲得没有事可干,就扎双草鞋吧!是呀,相对于其他的村民聚众赌博来说,他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的扎草鞋,还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编好的草鞋可能没有人去穿,但总的来说还是好一种值得尊敬的行为。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总得找点事情干干吧!不闲着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老农   木鞋   穗子   鞋帮   农村   锥子   木屐   胶鞋   草鞋   笨重   芦苇   野草   凉鞋   泥泞   暖和   利器   双脚   所说   冬天   最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