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风就是披风,没有披风可以披棉大衣,但是棉大衣也不是随便披的

农村物什14(披风)

披风这东西似乎是很高级的东西,农村的大部分人是没有的。就算是冬天,穿上厚棉衣之后,再加上一件披风,似乎并不起多大的作用,甚至还不如一件薄棉袄保暖。况且,如果又要用一大块崭新的好布做一件披风,也太浪费了。所以在农村几乎见不到披风,倒是很多人把棉大衣当作披风来披。比如村里只要能叫出名的村干部,几乎人手一件棉大衣,就算再冷的天也不穿好,非要披在身上。当然这是为了障显一种身份,干部的身份。在每个农村人看来,把棉大衣当作披风披的一定是干部。而把棉大衣裹在身上穿得稳稳当当的,一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棉大衣还是那件棉大衣,不同的穿法,一下子就泄露了所有的信息。

话说回来,这样穿棉大衣还是跟披风有关。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在林海雪原里就是披着一件披风,甚是潇洒,所以也就引来了所有人的模仿。哪怕是我们那里偏僻的农村,也不乏好事者。因为贫穷,谁家里也没有披风,所以有了棉大衣的往往不当棉大衣穿而当披风穿,况且杨子荣是共产党的干部,所以也就成了村干部的特权。据说村里的二流子,曾模仿村支书披着棉大衣在村里晃当,被村支书看到后,霸道的村支书一把就把二流子的棉衣扔到水坑里去了。可见,棉大衣不是谁都能披的,只有干部才能看披。

同时,电影中的蒋介石也老是披着披风。大家嘴里骂蒋介石,但他那件黑绸披风看着煞是威风。村里一放完电影,第二天常常会见到一些调皮的半大小子,披着床单,模仿蒋介石的口气,在不伙伴们面前摇鞭子,指指点点的,有模有样。虽然大家也都对烈士们衣衫不整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但没有一个愿意穿他们那样子的破衣服。一是那衣服毕竟是太破了,让人无法接受;二来还是新衣保暖呀!所以大家在看到披风之后,至多是偷偷的学着干部的模样披披棉大衣,以免被村干部看到,而不孩子们只有披披床单过过瘾了。说来只有一个原因,穷!没有那么多的布来做披风,所以犹显可贵。

披风对大人来说是稀罕物,但对于小孩子却不同。虽然大部分人还是穿父母兄弟的破衣服,但如果条件许可,大人们还是愿意为孩子添一件新衣服,那就是披风。披风披在身上不仅光鲜美观,而且披风不容易磨损。一般的小孩子披上两年就小了,可留到另一个更小的小孩,甚至可以留到下一代人来披。并且小孩子的披风用布少,也说不上浪费。于是看到一家有披风,村里许多人家都给自家的小孩子做披风,一时成为风尚。

披风一般不是自家织的土布,而是外地进过来的洋布。布质细密,有光泽,做好的披风披在孩子身上,光鲜照人,十分显眼。所以大家节衣少食,也会给自家的孩子扯上三尺洋布做披风。一般的人家,做一件简单的披风,没有风帽。而手巧的人还会做出帽子,帽子上还会绣出五色花草,就连披风上也绣出各种图案来。小孩子身上的一件小小的披风,成了村人斗手艺的最佳平台。

之所以叫披风,主要是起遮挡风沙的作用。一般在冬季才披,所以披风常常做成加棉的,像一件棉大衣,除了没有袖子。当然也有普通的,没有加棉的,相对较少。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出于大人对孩子的爱护,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呀!

披风就是披风,没有披风可以披棉大衣,但是棉大衣也不是随便披的

我小时候也有一件披风,儿时的模糊记忆中,似乎也记得自己曾经披过。但那只是小孩子才能披的披风,早早的被母亲藏在箱底。那时我家人口多,穷得揭不开锅,当然也无力给我做披风。我的那件披风,是姑姑给我做的。前些年母亲晒箱,母亲从箱底找出那件披风。抖开一看,仍是崭新的样子,帽子是一个老虎帽,绣着五色花朵。披风是丝绸做的,十分光滑,太阳一照仍闪出光泽来。不想放了二三十年的东西还是那么新。母亲说,本想给孙子孙女披的,可是现在的小孩子没有一个愿意披的。现在的小孩子更喜欢衣服上装饰的卡通图案,而这个看上去让人害怕的老虎帽,很难再吸引起小孩子的注意了。所以母亲那件存放了近三十年的披风硬是没有用上,又被母亲放回了箱底。毕竟是个老物件,那时的大人小孩子喜欢,现在的小孩子就是看不上眼。况且就算是穿上,连大人也会感到怪怪的。没有办法,时代不同了,就算有一件披风,可能也找不到人穿了。就连现在的大人,也少有披着棉大衣的,人们都穿起了羽绒服,又时尚又轻便,比棉大衣好看,谁还披它。只是,再也难以从穿着上分辨一个人的身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棉大衣   披风   洋布   箱底   蒋介石   村里   帽子   小孩子   大人   随便   身上   母亲   身份   干部   农村   孩子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