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腊八喝粥,祈福辟邪

旧岁近暮,新岁将至,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腊八喝粥的习俗,古已有之,最早起源于佛教。

北宋有记载: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随着这一习俗慢慢演变、发展,渐渐地成了百姓在这一天喝粥祈福辟邪。腊八粥是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也是很好的养生饮食,在最寒冷的腊月,一碗粥、百种食材,经过小火熬制,香甜软糯、暖胃易消化,是非常健康的吃法。

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用料也十分讲究。一般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等和水熬煮。有的人家还会增加桂圆、莲子、百合、枸杞、紫米、香米、薏仁米等。

一家人分吃一锅粥,其乐融融。

注意丨不同体质要这样煮粥才养生

补阴型

补阴,就是用养阴生津、滋阴补血的一类食物来补充人体的不足之阴,这一方法可用于一般阴虚血亏者。

症状有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盗汗等。

补阴煮粥食材:枸杞、玉竹、沙参、麦冬、洋参、鸭肉、糯米、百合、木耳丁、雪梨。

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补血型

补血(养血),指以补血食物、药物来治疗血虚。

血虚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为主症。

补血煮粥食材:红枣、桂圆、胡萝卜、桑葚、花生、赤小豆、枸杞、玫瑰、糯米、黑豆、薏米、葡萄干。

补气型

补气是补气食物治疗气虚,又称益气。

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肺气虚以少气懒言,动辄喘促,怕风自汗为主症,脾气虚以脘腹虚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泻为主症。

补气煮粥食材:黄芪、红枣、莲子、芡实、山药、核桃、枸杞、栗子、小米、大米。

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健脾型

健脾,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

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

健脾煮粥食材: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白扁豆、陈皮、鸡内金(打粉)、大米、小米、猴头菇。

湿热痰湿型

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就是体内湿热。阳虚体寒的人多得痰湿;体热上火人群容易得湿热。

常见症状为肢体沉重,舌苔黄腻,脉数,多痤疮粉刺,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

湿热痰湿煮粥食材:绿豆、雪梨、百合、桔梗、麦冬、薏米、萝卜、莲藕、莲子、茯苓、葛根(打粉)。

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老人消化不好,这么办

对于消化不好的中老年朋友,需要减少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在煮腊八粥的时候,少放些豆子或者不放豆子,避免给肠道造成过大的负担。

如果经常拉肚子,可以多放糙米、大黄米、小米、山药、莲子,这些比较容易消化,对肠道刺激比较小。

在煮粥之前,把材料泡久一点儿,煮的时间也可以长点儿,这样煮出来的杂粮豆粥也就更好消化。

喝粥啦!腊八节养生新攻略

给「三高」朋友的建议

对于有「三高」问题的朋友,在煮粥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煮粥时,尽量增加豆子的比例到 1/3 以上。比如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这些豆子的对血糖的影响比谷类更低,也可以加点儿燕麦、大麦,一方面可以增加粥的粘度,让粥的口感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

不放对血糖影响比较大的食材,如糯米、白米、粘小米等。甜味的葡萄干、枣要少放,不要加糖。

食材的浸泡时间短点儿,不要煮太久太烂,留点儿「嚼头」,对控制血糖,增加饱腹感有好处。

五色纳福粥

有两种做法,分别适合消化不好或者有「三高」问题的朋友。

1.消化不好这么搭

材料:糙米、大黄米、小米、山药、莲子。做法:山药去皮、切块备用。莲子、糙米提前泡半小时。将材料混合,加 6~8 倍的水,用高压锅煮 2 个小时。

2.有“三高”的这么选

材料:红豆、绿豆、白芸豆、燕麦、糙米。做法:将所有的豆子提前浸泡 4 个小时。泡好的豆子,和剩下的材料混合,加 6~8 倍的水,用高压锅煮 1 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黄米   萎黄   薏米   糙米   补气   湿热   山药   莲子   枸杞   豆子   血糖   糯米   小米   绿豆   不好   攻略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