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今天来谈一谈第七届兰亭奖金奖得主崔某人关于丑书的一番言论。我看了他写的一篇关于支持丑书的文章,我原以为其作为一个金奖得主,书法功底自然是不差,而随着书法功底的提高,其书法理论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是我错了。我觉得我自己有点高估了,看了他的文章之后,其中很多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从他文章的几个观点来看一看他的高论,然后我适当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其论点一:不能把书法艺术简单地以丑和美来划分,就像人不能用好人和坏人来划分一样。谁把人用好坏来区分呢?是一群没有成熟的孩子,或者说不了解、不清楚复杂人性的单纯人群。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我的观点:根据崔某人的观点,书法艺术既然被称为艺术,是不能用美丑来划分的,而是要用雅俗来划分。好吧,就算是从雅俗来谈书法,那我们首先谈一下雅俗。那么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呢?据词语解释:雅意为高尚,不粗俗,合乎规范的;俗意为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论语》有云:“恶郑声之乱雅乐”之说。以儒家观点看来,古老的宫廷“雅颂之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符合“礼”的规范,是完全正统、高贵的音乐;而产生于民间的“郑声”,则是极为粗野、低贱之声。那么相对于书法来说,是丑书合乎正统的规范,还是我们所喜爱的传统书法合乎正统的规范呢?不言而喻吧!可以说,这些丑书才是产生于民间的“郑声”,我上一个视频说过,某些书协会员可以说是借着政策的东西混进去的,其本质的书法水平和书法修养其实就是属于民间的,其实说是民间的,我觉得都是侮辱了民间书法文化和书法水平。真正的正统书法应该是现在为国家正文所记载的,传承下来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书法传统文化。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其论点二: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喜欢相对周正和完整的字形,人们也很容易把书法家定位为能把字写得更完美的人。大家最能接受的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来静态的完美,永远不会被大众认为是丑书,但在书法家们看来却了无生机。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我的观点:按照崔某人的论点来说,我们能看出几个矛盾的地方,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喜欢周正和完整的字形,这是其一;字写得更完美,这是其二;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静态的美,这是其三。我们先说说周正和完整,其实在大家心目中,周正和完整肯定是美,比如三军仪仗队,那么请问我国的阅兵和外国的阅兵是哪个美?肯定是周正和完整的我军更美,这种美是一种视觉美,更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书法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有的人说不能这么比?残缺的城墙是一种艺术美,那么同正完整的城墙,金碧辉煌的宫殿难道不美么?我们再来看看圆明园,是现在残缺更美?还是当初完整的更美?再说字写得更完美,其实这本身就是对正统书法的一种赞誉,老崔不但认为美,还认为更完美,这是很高的评价;三是说田楷随时都能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我们知道书法艺术不像音乐和舞蹈,书法是视觉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静态的美;而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听觉和行为艺术,是动态的美。所以说他这三个论点与他自己的观点相矛盾。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我们知道,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而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虽然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但是必须给人一种美感,让人感到身心愉悦或者深受启发。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而这所有的一切丑书能够表达其一么?我认为不能吧!如果非要说能,那么是表达出动态的美了么?很显然没有,给人愉悦感了么?更没有!是让人觉得高雅么?反正我是没有看出来,相信大多数人也看不出来哪里高雅。最能表现的或许就是哲学价值了,因为有了丑书的存在,才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元化,让我们知道了美的对立面是丑,有了丑书的衬托更显得我们的审美认知是正确的。如果书法艺术不按美丑的标准来划分,那么有个词或者很多的书法必须得改名,审美观需要改成审雅观,美学需要改成雅学了,审美认知需要改成审雅认知了,世界上大多数艺术的美学评论都必须改成雅学评论了,这岂不是乱了套了?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其论点三:有人把王镛和鲍贤伦的书法放到了丑书里面,还别说这二人的情性,直接从形体上看讲话的人对古代书体就没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这二人一偏碑、一偏帖的表达很多都是古意的今现,就好像一时间两个讲文言文的人在顺嘴嚼出来,大家听着有些蹩耳,因为大家只懂得白话!能达到这二人级别上的表达当代鲜见。这种融合自我后的抒发使得作品亘古而弥新。虽然他们还需要克服与古人书写中的进一步融合,但其“丑”已然能“丑”出滋味和格调来了。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我的观点:其实最后一句已经非常明白了,老崔也知道那是丑,那么既然知道是丑,还非得搞出一个丑出滋味,丑出格调,我也是醉了。我们试想一下,任何一个事物,哪个没有滋味?哪一个没有格调?这难道是评价书法作品的好坏么?那么一个孩子随手乱画的“书法作品”没有滋味?没有格调?我在评论区看见有了丑书追随者动辄来一句:我没有文化!说得好像没有文化都成为优点了,难道没有文化这句话很有滋味,很有格调么?反正我理解不了这种东拉西扯的东西,咱们就事说事,传统的书法到底美不美?肯定是美!丑书不管再有滋味,再有格调,他丑不丑?肯定丑!这就行了,多说无益。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说实话,我每天都吃饭,睡觉,上厕所,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是雅还是俗。我爱听交响乐,也爱听流行歌曲,是因为我爱听,不是因为它们雅或俗。
  我写
文章,我会要稿费,因为我有这个俗的需要,也就不怕其俗;但我又不会专门盯在稿费上,不是为了雅,而是为了文章或者视频做出来的效果,还有我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的自尊、自信。都知道拿钱是俗,为名利是俗,那么这些喜欢丑书支持丑书创作丑书而希望自己高雅的人,能否抛弃自身的名利,去掉各自光辉的头衔,创做免费作品,供大家欣赏?我想,假如去除了这些恶俗的东西,这些大师们真的怕会饿死在街头吧!

第七届兰亭奖得主: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用美丑来划分


  最大的庸俗是装腔作势,最大的庸俗是一边数着钞票,一边听着别人的阿谀奉承,在享受着奢靡生活的恶俗之后,还要高雅的骂上一句,你们这群无知的俗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兰亭   雅俗   视觉艺术   美丑   论点   正统   格调   静态   高雅   书法   书法艺术   滋味   观点   民间   完整   完美   简单   艺术   时尚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