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近几天忙着给学生上课,所以没有及时的更新文章和视频,毕竟给学生上课是一件极其光荣而谨慎的任务。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由于我本人水平不限,所以就更加的慎重,不敢过多加入我个人的思想,只是从侧面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在课堂上,有学生问我:老师,什么是楷书?为什么网上出现那么多形式多样的楷书呢?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我跟他说,楷书其实就是自晋唐以来的规范字,是国家用来记述事情的主要文字,在此之前,最早的规范字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规范文字为小篆的,由宰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博学篇》作为标准小篆的范本,供天下学子来学习,并教学童来识字。但也保留了大篆及隶书的早期文字,汉朝的规范字是隶书,相对于秦朝的统一文字,汉朝对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包容,搜集了大量先秦的各种资料文章和书体,这对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汉朝的开明,估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四书五经等大量的上古书籍都有绝迹的可能,但先秦的文字很多难以辨认,所以汉朝对文字进行了重新规范,为了便于书写,由贾鲂重作《仓颉篇》为上篇,《训纂篇》为中篇,《滂喜篇》为下篇,用隶书书写,供人学习。自晋唐以来,书法的规范字由隶书演变成了楷书,楷书被推为各种字体的楷模,是基础的核心的字体,也是。我以来一大通道理能够让他明白一些道理呢?谁知道,他又来了一句,那为什么网上有很多的楷书,没有起到楷模的作用,连大体上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听到这句话,我沉默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从历代以来的楷书名篇和现今网上各位大师的楷书来谈起。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丑书

第一,历史上的楷书。

自楷书出现以来,可以追溯到东汉末期: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中初,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楷书在东汉末期已经出现,王次仲是东汉时期的人。而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书迹来看,最早的楷书当属被称为楷书之祖的钟繇的楷书,钟繇字元长,三国时期魏国人,善书法,尤其是楷书。后期楷书由于字正方圆,形体优美,被作为规范字来学习。我们可以看看历代名家的楷书,从中不难发现,历代的楷书都非常精美,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历史上的楷书名家很多,钟繇、二王、欧颜柳赵、文征明、林则徐等等。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钟繇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王羲之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欧阳询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赵孟頫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林则徐楷书

第二、现代的楷书。

中国书法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史上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一项主要内容,引得世界各国争相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书法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出现了不少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楷书方面刘小晴、田蕴章、田英章、曹宝麟、康庄、孟繁禧、周思言,卢中南等一大批楷书中家。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刘小晴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田蕴章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曹宝麟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康庄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孟繁禧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周思言楷书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卢中南楷书

第三,现代的书法之争。

说实话,现在的书法之争,从大的方面上来讲,是传统与创新之争;从小的方面来讲,是文化与利益之争;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是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一一谈一下。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一是传统与创新之争。我们前面说过,弘扬书法要守正创新,这个正就是指的传统。现在部分网红书法家不排除有创新的本意,但是其传统都没有学好何来创新一说呢?就跟我们搞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必须是在完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搞创新,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你让一个没有学过大量物理知识,没有做过大量物理实验的人去研究原子弹?一个没有研究过化学反应,没有做过任何化学实验的人去创新疫苗?所以说,在书法上,连楷行隶草篆都写不好,动辄就说要搞书法创新,其实就是一个笑话。这其实也是说明了某些人看不起楷书,看不起田楷,说白了自己就根本写不好楷书,有丑书的脑残粉和追随者跟我说,你没有见过他们的楷书,说实话,我还是真看了,但是实在是不堪入目。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二是文化与利益之争。其实这个很明显,书法是什么?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而现代的书法充斥了利益之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这个需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我们知道,这个举措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文化实力。但是某些大师们看准了机会,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想利用国家的政策来捞一把油水,蹭一波度,来追名逐利,从而失去了传播文化思想,提升文化素养的本质内涵。其实现在的丑书,跟以前的汉芯处理器芯片骗局一样,只是想利用国家的支持而获取个人利益而已。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三是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争。我们前面说过,大凡一个艺术家,沉醉于艺术到一个的程度时,其心理和正常人是有所区别的。就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毕加索和梵高,从心理学上来说都是精神病人或者心理偏执型患者。而一些丑书的倡导者,其实也算不上是真正的精神病人,因为真正的艺术家是把艺术提升到了一种境界,而这些人是避其锋芒,抛弃核心,在自己根本写不好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偷换概念,提出了书法纯艺术的口号。其实丑恶的用心可想而知,这种伪精神病人其实比真正的精神病人更加的可怕,因为真正的精神病人在社会影响方面来说,基本上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不打扰别人,可以说是人畜无害。而这些伪精神病人则不一样,不但自己心理不正常,还要教导别人不正常,甚至想把全国人民群众都教导成和他一样的病人,这就是非常可怕的事了。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所以说,谈到这里,我终于可以踏实地跟我的学生们说一句,楷书之所以形式多样,那是书法特有的魅力,但是有一点,你所看到的网上的很多楷书,其实是一些精神病大师写出来的,不要管他,认真练自己的,时间将会证明你的认识是正确的。

从书法大师楷书的对比,探讨书法作品得失,守正还是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楷书   仓颉   书法   小篆   书法作品   隶书   汉朝   东汉   楷模   得失   历代   大师   传统   文字   心理   国家   文化   时尚   规范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