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然说创作最关键的,是——

四个字,来我们一起念一遍——知-识-储-备。

刘昊然说创作最关键的,是——

图源:见水印



01所以什么叫知识储备?


不是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那么显而易见。


有人说知识储备是一定要看很多书,还不能是霸道总裁言情小说,得是那种经过时间印证,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书,豆瓣评分不能低于8分,说出名字就特别高大上那种,才算拥有很多知识储备。


凭什么呢?现在媒介这么丰富多元,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有了很多。我们又不是古代人了何必拘泥于书籍呢?看过很多纪录片行不行?看过很多电影行不行?看过很多动画行不行?玩过很多游戏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游戏不是现在都被列为第九艺术了吗?那艺术不就是知识储备吗?


还有刷某音,上面不仅仅有苏坡爱豆的笑容,还有很多那种听书、知识类的账号,还有很多读书人也在上面开了账号,比如易中天啊各种教授,还有几分钟看完电影的,提升效率,又能学到知识,美滋滋。


刘昊然说创作最关键的,是——


真的吗?真的不是错觉吗?


首先,书就是书,视频就是视频,电影就是电影。它就直愣愣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占据一些内存和容量以外,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改变。你用一个小时或者十天半个月把它看完了,就是看完了。一目十行也是看完了,睡着看完也是看完了,认真看也是看完了,反正当它的进度条从头到尾,你就是把它看完了。


但是你自己本身并没有一个进度条说哇呜,你的知识储备一下就增加了好多唷,不存在。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即便读了很多书,拥有很高的学历,还是会显得不太聪明的样子。就是因为,他确实看了很多书,但在看书的那段时间里,十几万字就像天上的云一样慢悠悠的飘过去了,最后没有留下一片。


自然也就没有知识储备。


比如说有人看了小仲马的《茶花女》,你问他有什么感慨?他望天,说:emmmm就是一个妓女的故事吧,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讲一个这么不道德的故事,妓女居然还是主角,我不喜欢。


怎么说呢?他硬要这么说也没错对吧。但也不好说他有很多知识储备。


所以,看书也好看视频也好看电影也好,“看”和“会看”是两件事,不然真的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看综艺看韩剧随便看什么也能衍生出作品集灵感做出很好的项目,有些人看了就是看了,除了过程中能收获到短暂的快乐,看完了也就完了。


知识储备这东西啊,是需要转化的。这种能力,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02你可能在慢慢失去转化知识储备能力


先说一个个人观察:看书比听音频、看视频,效率更高,也更容易转化知识储备。所以,看视频学习当然可以,但就像在学校上课一样,应该是辅助型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完全取代文本阅读的严肃学习方式。


为什么呢?看书效率高,这个非常好理解,因为你能够快速的根据目录梳理框架,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主次阅读,而且阅读速度全靠自己掌握,还能够随意记录重点、读后感,以便之后的复习以及信息整理。


刘昊然说创作最关键的,是——

微信读书读者做的标注


但是视频类的信息就很麻烦,你不知道他哪部分讲的是你需要或者想看的知识,哪部分是你已经懂的知识。很多时候,倍速播放,前面嫌慢了,后面嫌快了,有很多干扰项,容易走神。


文本更容易转化知识储备,则是文本媒介独有的优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就是在b站看视频有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些制作精良的科普视频内容,信息量大,逻辑也通顺,你觉得真好,想推荐给其他人,一张口,发现自己除了说不出更多的东西了,最多能想起几个名场面,但很难条理清晰的直指核心将视频内容复述出来。


如果一段信息,连复述都做不到,更别谈转化成知识储备,理解和应用了。


但是看书不一样,一本书如果是进行深度思考了看完,是能够系统性的说出这本书讲了什么?对于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及你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特别是理论类的比较抽象的知识,视频制作者如果想要将信息传达清晰,且生动有趣,只能是将其先自己嚼一遍之后,进行故事化包装,写段子,打比喻,用视觉特效比较娱乐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种方式当然没有错,它将晦涩洗去变得更容易被接受。但是当抽象的知识越具象,也就越丧失了想象的空间,视频画面中对文字配的什么画面,就是什么样。你的脑袋不用思考,想象力无处发泄,长期以往,就容易导致抽象能力的退步。


举个例子,比如说提到和坤,大家脑子里现在满脑子都是王刚。但是其实在书本上的史实记载,和珅1775年还是一个大内侍卫,次年正月任户部右侍郎,三月任军机大臣,四月任内务府大臣,此时的和珅不过26岁,博闻强记,精通满蒙藏汉四种语言,真正文武双全。但因为电视剧媒介的先入为主,大多数人对和坤的形象就局限在王刚身上了。


刘昊然说创作最关键的,是——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抱怨年轻人普遍阅读能力下降,连考卷的题目题干都看不懂的原因。抽象能力的退步,就是失去知识储备转化能力的开始,同样,也是创作能力的退步。




03没有知识储备,创作全靠锦鲤


如果你未来想要做技术类的专业,倒还好。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多看理论,多实践,就总归是能积累足够的经验在进步的。


但如果你未来想做艺术家、设计师、作家、或者像刘昊然弟弟这种演员靠输出恰饭的职业,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创作只能靠锦鲤,充满了不确定性。或许某一次你能做的特别好,但是不能保证你每次发挥的水平。


比如说我们经常能看到《奇葩说》上,有些选手对一些比较有亲身经历,有感触的辩题时发挥的特别好,其他一些题发挥的就一般。但是往往导师们对各种辩题都能找到各种角度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


刘昊然说创作最关键的,是——

图源:奇葩说刘擎老师怼如今公司制度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常年看过的书、电影,经历过的事,由一个个小点最后连成线,再连成面,帮他们形成了一张结实的网,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储备。自此,不论是任何见闻,他们都能够在自己的知识库里找到答案。


比如说聊怎么应对团队中的刺头,他们会想到《西游记》里的唐僧与孙悟空,《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与关羽,《水浒传》里的宋江和李逵……


这就是很会读书,又读过很多书的力量。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创作作品集会手足无措?


发现灵感、前期调研、确定主题、灵感转化、设计制作、成品拍摄、排版……各个环节,其实本质都是在考验知识储备、抽象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需要——带着脑子,多看书。


大多数在创作上的焦虑矛盾无助,都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所以,听刘昊然的话准没错的,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问题,可以通过私信联系康石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其先   锦鲤   奇葩   退步   媒介   抽象   灵感   文本   能力   方式   艺术   知识   时尚   电影   视频   信息   刘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