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通血管?别把血管当水管

12月即将接近尾声,早中晚温差异常大,年轻人都裹严实了羽绒服大衣,老年人更是需要保暖。身边的中老年朋友们听说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于是做了一件令小健大跌眼镜的操作,他们竟然开始琢磨着去医院或社区门诊输点液、疏通疏通血管,以准备个好身体度过寒冬、迎接新年。


输液通血管?别把血管当水管


在小诊所里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每年要输液2次”。血管里面有垃圾,拿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输液每年通一通、涮一涮,血管里的垃圾和血管壁上的垃圾就能被清除掉。美其名曰“活血化瘀、抗血栓、促进血液循环”。

由于中老年人如果长期血脂高,的确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上的斑块沉积,血管变得越来越细,容易堵塞。我们知道,很多小诊所、小医院长期缺乏病人。患者真正出现了血栓,他们又治疗不了。于是乎,只能开始忽悠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没事就去吊吊水。这种行为持续许久又传播广泛,甚至让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都信以为真。


输液通血管?别把血管当水管


对于这样的现象,小健必须说明的是:输液不能疏通血管!所谓打通血管,主要是指有些急性中风或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溶栓,或者血管支架等,把那些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组织重新救回来。即使医生可能会为一些急性患者输活血化瘀药,那通常也只作为改善症状的辅助治疗。而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缺血坏死的组织已经坏死,能够重建血运的组织已经有新的血管供血。

血管不是水管,更不是下水道,根本无法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通开。你们家下水道堵了,只能通过工人疏通,但疏通只能保证水流,治根的办法是把水管周围的铁锈及脏污清理掉。我们的血管也是一样的道理,且不能跟下水道相提并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比较漫长,通常会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长期控制不佳,形成动脉斑块阻塞血管,或者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会因为每年一两次输液而发生改变,即使输液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补液结束后几天药物就会代谢完,不会产生血管修复效果。

输液通血管?别把血管当水管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没有任何指南及专家建议推荐输液通血管,就是看病的原则里面没有定期输液这一说法,输液只应用于急救或必要的治疗;血管堵塞是常年累月形成的,无法轻易铲除,包括三高、吸烟、年龄、肥胖、不运动及种种高危因素引起的类脂物质的堆积都可能造成血管狭窄;打吊针本身存在很多风险,过敏反应,输液反应也是会要命的。

如果血管被堵的太厉害,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动脉内膜,让血管再流通起来;或者放入支架,把血管撑开。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人体的血管何其多,通过手术只能处理掉个别大的血栓。

想要“通血管”,最重要的手段,是预防。首先是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建议到正规的体检或医疗机构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了解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查要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动脉斑块检查、心电图等。


输液通血管?别把血管当水管


养护血管我们不需要依靠输液,通过日常的调节就可以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控制血压、血糖、降低血脂。那么减肥、戒烟、戒酒应放在首位,用餐时减少高油脂的食物的食用,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停止一切“高危”行为。其次,若有心血管疾病,预防血栓可通过强效降脂、抗血小板形成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

对于已经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积极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需要药物控制的遵医嘱规律服药,有效地监测指标。


输液通血管?别把血管当水管


很多中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都是通过街头巷尾、街坊四邻、甚至是不正规的小诊所、小医院。进行健康教学通过更多平台学习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如果有新出现的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或者原有不适突然加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唯有健康用药,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才是对万病的预防良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血管   活血化瘀   中老年人   血栓   下水道   血糖   水管   动脉   诊所   血脂   正规   血压   患者   危险   因素   医院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