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辛吃苦的教导,为何反遭孩子漠视?抱怨中的付出,宁愿不做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抱怨,我累死累活为孩子做这做那,小心看护悉心教导,总是恨铁不成钢,又要大声嚷嚷也不一定听得进去,所以我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

谁含辛茹苦十月怀胎,我这么不容易为什么他就不能理解呢?为什么还要遭他们埋怨嫌弃顶嘴,就没有一点愧疚心吗?

对不起,没法理解。


本身,孩子和家长就是在两个界限上。你说孩子能不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你的不容易,你养育教导的不容易?并不是非常能。你说的这些,他们没有体验过,也就无从理解,你吃辛吃苦的干活,他们不但不理解,还不接受。你为他们安排好的一切,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他们,我都经历过,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才会少走弯路。但是孩子不这么想,路都是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没有经历过挫折。就不能深刻记住这样的教训,而只有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摸索出来的规律,才能被自己长久记住,远比你填鸭式的教导要印象深刻的多。你一遍遍的纠正他们的做法,边为他们做着家务边抱怨他们的不懂事,以及不作为。那么不但孩子嫌烦,自己也没有一个好心情,至于情绪对人的影响,这边就不铺开说了。


如果一边做着事情一边还不快乐,那宁愿不去做,一方面孩子并不care你的付出,一方面又苦了自己,而自己不为他们做这些事情,他们也不会邋里邋遢就出门,也不至于饿着自己。办法总是有的,要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大包大揽,最后还落的个不被理解的结果。


有些时候,你管的太多,这边也不能这么说,只是一定程度上注意孩子的方面过多过广,而让他们产生了反感情绪。而有些事情就显得有些过了,比如睡觉的时候一定不能关着房门,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冷不丁进来查一下岗,东西一定要这么排,吃完饭要马上洗碗,洗好澡以后等事情都做完了再玩。这些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要求,变成了一条束缚他们的“准绳”,而一旦他们没有做到,唠唠叨叨的话又会出现了。


那么,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并不会有很大的后果,只不过是每个人做事的习惯不一样,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而你并不能以自己的习惯去左右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如果让代际间的界限模糊了,那很难处理好两代之间的关系。没有说不这样做就会怎么样,那么为何不让自己情绪很好的去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感受孩子的成长,而一定要通过“时刻关心”的方式。寸步不离的围绕在孩子的左右,最后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只落下一句,“都是为了你,我才没有了自己的爱好”。


用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来让孩子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负疚感,是万万不可的。催生出的孩子的自卑内向心理,对他们的成长尤为不利。而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平等的与孩子相处,才是对一个独立生命体最大的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大包大揽   孩子   累死累活   准绳   恨铁不成钢   范围内   寸步不离   界限   深刻   后果   情绪   家长   事情   独立   习惯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